镜头的组接技巧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02780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镜头的组接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镜头的组接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镜头的组接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镜头的组接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镜头的组接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头的组接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镜头的组接技巧一、动画的开场镜头组接技巧 动画的开场要将观众从现实生活带入到虚拟动画环境中去,一个动画片是否 能引人入胜,开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常见的开场方式有渐进、渐远和由 物体引导观众。1、渐近的开场方式 最常见的开场方式是渐近的景别连接,从大远景开始,接着是中景、近景。就像我们来到一个新城市,先在远处张望,接着慢慢走近才能看清城市的全貌, 平稳直观,但缺乏激情和变化。虚拟摄影机的运动方式常在远景中进行推镜头或 摇镜头,让观众的视线慢慢集中到主场景中。2、渐远的开场方式 与渐近相反的渐远景别连接的开场方式也非常受一些个性导演的青睐。突然 出现的近景让观众眼前一亮,产生一种心理期待:这

2、是哪儿?发生了什么事?随 着镜头的远离,观众才逐渐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3、由一个物体引导观众的开场方式 虽然运镜方式不同,但是以上两种开场均属于直接切入主题,进入主场景。有的动画为了强调与众不同,在开场时会拍摄一个物体(人与物),然后随着物 体的运动引导观众的视线进入主场景。总之,不管使用何种运镜技巧,让观众的视线在开场的几秒钟内就被吸引到 剧情中来是开场的最终目的。二、动画的插入镜头组接技巧 这里的插入是指在动画中插入剧中人物的回忆、想象或梦境镜头画面。1、闪回、溶入溶出的插入方式 电影中类似场面常用闪回的方法,画面一闪白,接着切入想象画面,结束时 再一闪回又切回到真实场景。此外,还有用溶入

3、溶出的方法来表现想象内容和真 实镜头的差别。2、想象泡泡的插入方式动画中除了常采用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种漫画想象框的方法。在人物开始想 象时头上冒出想象的泡泡,在结束时泡泡消散,可谓是想象破灭的生动表现。三、动画的转场镜头组接技巧动画是由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构成完整的剧集,从一个场 景转入另一个场景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包括以下9种。1、无技巧剪辑的转场方式亦称“切入、切出”,不借助任何光学技巧来交代时间、空间的变化和场景 的转换,直接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动画中大部分转场都属于无技巧剪 辑,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场景中去。2、淡出淡入(FADE OUT/FADE I

4、N)的转场方式指前一场景的画面逐渐暗淡直至完全消失(淡出)和后一场景的画面逐渐显 露到十分清晰(淡入)。淡出、淡入之间的屏幕是空的,没有任何形象,这就相 当于“舞台空虚”,让观众有喘息的时间。根据情节的发展和节奏,淡出也有快 慢之分,剧情上需要有较长的停顿,就可以慢慢淡出,然后再慢慢地淡入,甚至 中间还可以加上几格黑屏。如果剧情需要较快连接,则淡出、淡入时间要短一些。淡出、淡入的使用一定要谨慎,如果用得过多,会造成结构的零乱,有松散 之感。在分镜头中,淡出、淡入的缩略符号标注在所需转场的镜头画面旁边的说 明文字区域内。3、叠化(DISSOLVES)的转场方式指前一画面隐去之前后一画面已逐渐显露

5、,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起到时 空自然过渡的作用。叠化也可称为特殊的淡出、淡入方法。分镜头中普通的交叠 只需画出交叠缩略符号即可。如果对交叠时间有特殊要求,则需要在镜头说明区 域作详细的图解说明。4、划镜(WIPE)的转场方式用多种多样的技巧将两幅画面衔接起来,表现形式为滑移,即后一个镜头从 前一个镜头画面上渐渐划过。样式有圈入、顺时针滑入等。如果是同一场景内采用划镜,表示为压缩时间,省略表演的中间步骤。如果 是不同场景的连续采用划镜,表示为空间的转换。当前大多视频剪辑软件都内置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划镜效果,而实际上,划镜 在正规的影视动画作品中很少使用,大多应用于婚庆短片、产品广告等无情节性 视

6、频,过多出现会显得机械、做作,建议谨慎使用。5、相似形变化的转场方式用相似形的连接转场能够达到镜头的巧妙变化,而无硬切之感,动画中相似 形的转场还经常结合镜头的推拉,如将镜头推向人物眼睛,画面中出现瞳孔的圆 形特写,当镜头拉远时瞳孔已变成圆形物体,场景也随之改变。6、相似动作变化的转场方式借助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动作和动势的可衔接性及连贯性、相似性作为 镜头的转场手段。通常是在一个动作进行当中进行切换,动作的前半段在一个场 景中,其后半段人景均发生变化,很自然地实现了转场。7、特写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上个镜头以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头或眼睛)或某个物件的特写画面结束, 然后从这一特写画面开始,逐

7、渐扩大视野,以展示另一情节的环境。目的是为了 在观众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人物的表情或者某一事物的局部时,在不知不觉中就转 换了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使人产生徒然跳动的不适合之感。8、多屏画面的转场方式把银幕或者屏幕一分为多,可以使双重或多重的情节齐头并进,大大地压缩 了时间。如在打电话场景中,两边的人都有了,打完电话后,打电话人的戏没有 了,但接电话人的戏开始了。9、画外音提示的转场方式就是在一个镜头即将结束之前插入下一个镜头的声音,让观众提前感受到即 将“进入”的场景,从而有了心理上的准备并且有期待感,让转场很顺利地进行。四、动画的结尾镜头组接技巧常见的动画结尾组接方式有以下 5 种。1、人物渐远的结尾方式 镜头不动,人物渐渐走远,淡出。2、人物走向镜头的结尾方式 人物走向镜头直至完全将镜头挡住,变成黑屏。3、拉至大全景的结尾方式 镜头不断拉远至大全景,或者镜头从主体场景开始上摇,淡出。4、圈入重点人物的结尾方式 将观众视线最终落在所圈的人物主体上。圈的形状一般为圆形,也有根据故 事情境设计成其他形状。5、淡出成白屏或黑屏的结尾方式 人物、镜头均不动,直接淡出成白屏或者黑屏。也有省去淡出、直接切黑屏 的结尾方式,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适用于节奏较快的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