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发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2404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建筑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智能建筑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的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知电世界课程综合训练报告智能建筑的发展作者:姜田学号:20135889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时间:2015年 5月10日目录摘要:21 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建筑 22 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2具备优势2存在困境3未来之路43 结语 54 心得 5摘要: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 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 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 组成。据2013-2017 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 国智能建筑行业市

2、场在 2005 年首次突破200 亿元之后,也以每年 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 2012 年市场规模达到861 亿元。关键词:智能建筑、人性化、科技、发展1 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建筑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不再仅满足于如今的建筑形式,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要求 指向了更人性化更便捷更效率,这种需求促使了智能建筑概念的产生及智能建筑的发展。2 智能建筑发展现状在我国,由于智能建筑的理念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发展理念,所以我国智能建 筑主要更多凸显出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 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的是智能建筑的 高

3、效和低碳。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 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 建筑将会在未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会作为现代建筑甚至未来建筑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吸收并采用新的可靠性技术,不断实现设计和技术上的突破,为传 统的建筑概念赋予新的内容,稳定且持续不断改进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具备优势智能控制与传统的或常规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 常规控制往往包含在 智能控制之中,智能控制也利用常规控制的方法来解决“

4、低级”的控制问题,力图扩充常规控 制方法并建立一系列新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更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控制问题。1. 传统的自动控制是建立在确定的模型基础上的,而智能控制的研究对象则存在模型严 重的不确定性,即模型未知或知之甚少者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动,比如工业过 程的病态结构问题、某些干扰的无法预测,致使无法建立其模型,这些问题对基于模型的传统 自动控制来说很难解决.2. 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或输出设备与人及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很不方便,希望制 造出能接受印刷体、图形甚至手写体和口头命令等形式的信息输入装置,能够更加深入而灵活 地和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同时还要扩大输出装置的能力,能够用文字、

5、图纸、立体形象、语言 等形式输出信息. 另外,通常的自动装置不能接受、分析和感知各种看得见、听得着的形象、 声音的组合以及外界其它的情况. 为扩大信息通道,就必须给自动装置安上能够以机械方式 模拟各种感觉的精确的送音器,即文字、声音、物体识别装置. 可喜的是,近几年计算机及多 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智能控制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使智能控制变成了 多方位“立体”的控制系统.3. 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对控制任务的要求要么使输出量为定值(调节系统) ,要么使输 出量跟随期望的运动轨迹(跟随系统) ,因此具有控制任务单一性的特点,而智能控制系统的 控制任务可比较复杂,例如在智能机器人系统中

6、,它要求系统对一个复杂的任务具有自动规划 和决策的能力,有自动躲避障碍物运动到某一预期目标位置的能力等. 对于这些具有复杂的 任务要求的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便可以满足.4. 传统的控制理论对线性问题有较成熟的理论,而对高度非线性的控制对象虽然有一些 非线性方法可以利用,但不尽人意. 而智能控制为解决这类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找到了一个出 路,成为解决这类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 工业过程智能控制系统除具有上述几个特点外,又有 另外一些特点,如被控对象往往是动态的,而且控制系统在线运动,一般要求有较高的实时响 应速度等,恰恰是这些特点又决定了它与其它智能控制系统如智能机器人系统、航空航天控制 系统、交

7、通运输控制系统等的区别,决定了它的控制方法以及形式的独特之处.5. 与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足够的关于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 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6. 与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智能控制系统能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 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采用开闭环控制和定性及定量控制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7. 在与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变结构特点,能总体自寻优,具有自适 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能力.8. 与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智能控制系统有补偿及自修复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 总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机自动地完成其目标的控制过程,其智能机可以

8、在熟悉或不熟悉 的环境中自动地或人一机交互地完成拟人任务.存在困境相对于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历史还要更长,就基础功能而言,大型公共建筑 的智能化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新建办公楼宇和商业楼宇等基本都已是智能 建筑,这也就意味着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准配置。然而,智能建筑在国 内的发展状况也并不让人满意,系统稳定性差、功能实现率低、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一直 是智能建筑屡遭诟病的问题。近些年,智能一体化设计逐渐在智能建筑行业兴起。简单来说, 智能建筑一体化,就是将庞杂的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在了一起,做到了标准统一、施工方统一。 这样一来,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将大大

9、增加。建筑设计院专业配套,人才济济,但主要集中于建筑、结构、水、电、暖五个专业,能从事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人员缺少。系统集成商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大大多于 建筑设计院 且大多对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技术比较了解,对设备产品也比较熟悉。问题在于这部分人员 走出校门后未经设计培训,对建筑设计不够了解,施工图设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建筑设计 中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只搞智能化设计,与各专业 配合困难。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依据主要是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建设单位的投资情况、功能需求。 目前国内关于智能化系统技术的规范很多,但我认为这些规范功能论述较多,做什么谈得较 多,但

10、怎么做不够具体。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手头缺少一本类似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这样一册工具书。有关部门规定,建筑设计施工图必须经具有审图资格的审图公司审查,经审查合格才能取得 施工许可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经审图公司审查的极少,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一方面部分工程项目在土建施工开始后才进行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由系统集成商设计的工 程项目施工图更不会送审;部分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如果送审也由于审 图公司未配备相应智能化设计审图人员以致走过场。施工图设计质量未得到有效监督。建筑设计一般有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和施工图设计。前两个阶段一般要经规划部门、 建设部门组织的评审。由于建

11、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未与建筑设计一道委托,以致滞后未参 加评审。部分工程项目智能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但由于参加评审者为有关主管部门, 如规划、建设、环保、消防、交通、市政、电力等,连电信、广电部门也未参与,以致智能 化部分无人评审。未来之路影响智能建筑今后发展的因素较多,但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之路上,智能建 筑必须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这也可认为是智能建筑的“梦”。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急剧发展的推动和国家新四化的演变,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指导 下,为了破解城镇化带来的各种“城市病”,智慧城市建设时不可待。而智能建筑作为智慧 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广度和深度展开

12、,智能建筑必须融入智慧城市 建设,这是智能建筑今后发展的大方向。与此同时,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应从智能建筑体系架构确定、设计理念更新、标准与规范 完善、B/S访问模式确立、集成融合平台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嵌入式控制器系统 架构等方面来考虑。3 结语智能建筑方便了生活和生产,使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更加安全高效,是科技发展的重要 表现形式,即使现在在政策和技术上有一些阻碍,但是智能建筑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其带将给 生活生产巨大的变革会冲破这些阻碍,其在未来一定会飞速发展快速普及。4 心得“感知电世界”这项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即有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述的关于电的趣闻轶事(比 如特斯拉、超高压输电技术等都是我们平时不了解的有意思的事情),也有精彩的辩论课形 式使大家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更有参观实验室了解电工实验电子设备电路原理等等,我们 从中感受到了电世界的精彩纷呈。美中不足的是实验课只是参观了一下实验室摆弄了一下实 验成品,我想如果能有一两个简单的实验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即使做不成功也会使我们对 此留下深刻印象。最后感谢老师们在精彩的电世界中为我们引导。参考文献: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