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热解水解技术对比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02364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素热解水解技术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尿素热解水解技术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尿素热解水解技术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素热解水解技术对比(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素热解工艺流程简介:首先将尿素输送到装有除盐水的溶解罐,溶解形成50%的尿素溶液(需要外部加热,溶液温度保持在40C以上),荣国尿素溶液给料泵输送到尿素溶液储罐。尿素溶液经由给料泵、 计量与分配装置、雾化喷嘴进入绝热分解室,在600C, 0.1MPa的条件下分解,生成NH3, h2o和CO2,稀释空气经加热后也进入分解室,与生成的分解产物氨气和二氧化碳混合,经 充分混合后由氨喷射系统进入脱销烟道。尿素的热解反应如下:CO( NH2)2 一 NH3 +HNCOhnco+h2o 一 nh3+co2尿素热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尿素热解工艺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采用尿素热解法,尿素热解设备和

2、管 道应注意保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不加伴热带(电伴热或者蒸汽伴热)在 尿素输送过程中会发生结晶现象,另外尿素溶液在热解室里的停留时间太短,未分解的尿素 也会在热解室的尾部形成结晶在烟气脱硝系统投运初期,在喷氨格栅管道手动阀前后段有大 量的蜂窝状的沉积物,这不仅影响尿素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影响到脱硝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 定性。稀释风的温度太低、流量大再加上系统需氨量大,尿素热解需求的热量大,所以尿素 热解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能耗较大尿素水解工艺流程:将尿素输送到尿素溶解罐,经搅拌器的搅拌溶解形成60%的尿素溶液,混合泵再将溶液 送到尿素溶液储罐,尿素溶液经输送泵送至水解反应器,饱和蒸汽通

3、过管束进入水解反应器, 尿素溶液在150250C,1.53.0MPa下发生分解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解后的 残留液体回收到系统设备中重复利用,以减少系统的热损失。尿素水解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碳进入缓冲罐,再由缓冲罐输送到锅炉的喷氨系统进行脱硝。尿素水解反应方程式:CO( NH2)2 +h2o=nh2co2nh4nh2co2nh4=2nh3+co2第一步:尿素和水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此反应为微放热反应,反应速度较慢。第二步:氨基甲酸铵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反应迅速。尿素水解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尿素在水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如氨基甲酸铵等),氨基甲酸铵会破坏不锈

4、钢表 面的氧化薄膜,使管道的腐蚀速度加快,当温度超过190 r时,一般的不锈钢材料会遭受严 重腐蚀尿素溶液受热会产生固体沉积物(316L和25-22-2材质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这种沉 积物主要是由凝结的尿素和分解副产物缩二脲组成当温度超过133 r高活性的中间产物 HNCO就会和尿素反应生成缩二脲,这是造成尿素水解系统易产生堵塞的原因之一因此, 最好选择较低的质量浓度的尿素水溶液,并且在系统停车时要对尿素溶解槽缓冲罐到水解器 这一段管路进行清洗,如果冲洗不完全,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该段管路堵塞且不易疏通,一 般需要更换管道在尿素水解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会对设备造成腐蚀,而水解反应器温度较高, 因此更易受到腐蚀而造成泄漏现象,再加上水解反应器中压力较高,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极大 的安全隐患。尿素水解技术方案在前期投资略低于尿素热解技术方案在运行成本方面却远低于后者, 主要在于尿素热解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