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206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阿房宫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阿房宫赋诗海拾贝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赏析】这首小令是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开头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它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地,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鼎玉金珠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紧接着六、七句“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是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

2、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即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处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这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治国名言 1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2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4治民无常,唯

3、法为治。 韩非 5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6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西汉)刘向 7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西汉)董仲舒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房玄龄,学生用书P55)作者卡片姓名杜牧生卒年803853字号称谓字牧之,号樊川居士籍贯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相关资料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樊川文集阿房宫赋等。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二者为“小李杜”背景呈现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

4、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安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知识链接赋: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骈赋”。唐宋时,它已经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称“文赋”。1字音廊腰缦回(mn)囷囷焉(qn)不霁何虹(j) 辇来于秦(nin)鼎铛玉石(

5、chn) 金块珠砾(l)弃掷逦迤(l)(y) 取之尽锱铢(z)(zh)妃嫔媵嫱(fi)(pn)(yn)(qin)2通假字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缦”通“漫”,长久地3一词多义(1)一(2)爱(3)取(4)族(5)幸(6)而4词类活用六王毕,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朝歌夜弦朝,夜: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弦:名词用作动词,奏乐鼎铛玉石名词用作状语,把宝鼎当作;把美玉当作金块珠砾 名词用作状语,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楚人一炬名词用作动词,放火族秦者,秦也名词用作动词,灭族,杀尽辇来于秦 名词用作状语,乘坐辇车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用作状语,从北,向西5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走直走咸

6、阳趋向步行气候而气候不齐气温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明星明星荧荧明亮的星光指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经营韩、魏之经营积累的金玉珠宝筹划、组织并管理精英齐、楚之精英同上述“经营”比喻各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人可怜可怜焦土可惜值得同情6.文言句式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谁得而族灭也疑问句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7成语积累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付之一炬:一把火给烧了。比喻前功尽弃。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

7、敢吐露。,学生用书P56)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我的理解主要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2文脉图示阿房宫赋1文章对阿房宫极尽铺陈描写之能事,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说明对后面议论所起的作用即可。我的理解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第二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这些语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

8、写的好处是什么? 名师指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等,依据内容,作出判断,说出修辞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我的理解“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闪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的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的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使“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话字数相等,句句押韵,构成排比,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

9、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3全文共四段,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名师指津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明显区别,据此划分层次,概括内容。我的理解部分内容表达方式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铺陈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四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议论抒情4.第三、四段的表现手法完全相同吗?从结构上看,两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名师指

10、津从表达方式的区别与前后段的关系(铺垫)的角度分别作答。我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第三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四段则纯为议论抒情。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地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言简意赅,切中肯綮,引人思索。5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在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名师指津结合当时唐王朝大兴宫室的现实,分析“可怜”二字感慨的内容。我的理解作者用“可怜”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

11、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千。“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6杜牧写这篇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名师指津从总结历史教训和该段文字对下文与主题所起的作用角度考虑。我的理解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秦如果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

12、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7本文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名师指津根据语段之间的联系,指明结构特点。我的理解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的美女,暗示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他们的前途。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写出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代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戒,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这篇赋想象丰富大胆、文辞精练华美、句式变化有致,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名师指津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结

13、合例子,概括其在表达技巧、句式特点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我的理解(1)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2)骈句为主,整散结合。为了铺陈抒议,全文除依然保留和谐齐整的四字句,使用大量的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传统技法外,还使用了若干散句;除注重韵律,保持音韵抑扬和谐外,还特别注意了韵脚的变化。一改过去写赋句式、韵律呆板的形式,逐步向更加自由奔放的散文过渡。既俊逸流畅,又疏密有致,富于变化。(3)

14、语言精练,文辞华美。全篇起句突兀有力,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二句“蜀山兀,阿房出”极言建造工程的规模浩大。“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以后纵心溢志写尽”,含蓄地点明了全文的宗旨。开端起笔,便如此精警动人。又如“可怜焦土”四字正好与上面铺叙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同时,行文上的有力顿挫,更为下面议论蓄积了力量。这样的立意遣词,足见作者炼字句的功夫。学生用书P58抒情达意,整散结合写法指导整散结合句式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利于情感的抒发。使用这种句式,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先散后整:如“论点(散句)阐释(整句)”。先点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整句强化自己的观点。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论点,扩充文章的气势。或“设问(散句)回答(整句)”,先作一个设问,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用整句回答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加强抒情性,突出抒情点。2先整后散:如“比喻(整句)议论(散句)”。这样写的好处是:在生动形象的描述中,吸引读者的注意,让论点的产生变得水到渠成。3散整散:如“叙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