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01461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美文 美读 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5课火烧云第二课时。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其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7段,紧紧围绕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快、变化多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火烧云无比瑰丽、变幻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课文语言朴实优美,想象丰富、有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爱上大自然! 火烧云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字词教学,整体

2、感知,精读第一段”的基础上,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深入学习课文2-7段,通过体会课后第二题中四个“一会儿”等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晚霞独特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特点展开大胆想象的方法,写自己观察到的云。 教学重点是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仔细观察所得,展开丰富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自己观察到的云。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

3、 基于以上认识,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个鲜活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美文美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学生在自读感悟,合作探究中启智、冶情、审美。其教学过程分五大板块。 一、复习引入,回忆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才能收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呢?开课时,我精心设计开场白吸引学生注意,并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着画面背诵课文1自然段。再引导学生一边回忆课文内容,一边想:“你能用哪一个字来概括火烧云的特点?”学生会想到“变”字。这时,我就提出统领全文的问题“火烧云的变化很多,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有哪些变化?”导入新课,学习课文2-7段。 二、

4、多元对话,品味美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采用了情感朗读法,通过精读细讲、释疑拓展、想象体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为了避免繁琐的课文分析,我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第一步,自读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 l 课文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l 文中哪些词句使你兴奋,令你心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个段,有滋有味地读读,还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步,组内交流,同伴互补。 第三步,小组代表汇报,顺学而导,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对话。 在汇报的过程中,重点研读第2

5、、3自然段,体会课后第3题中带点儿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第二段主要是品味“烧”字。 2 “烧”字用得十分精妙,具有多方面的表达功效。 描绘色彩 火烧云刚出现在天空时的颜色是红的,但作者不用“红”字,而用“烧”字。这样既表现了晚霞如火焰般的红艳,又避免了与后面的“红通通”一词相重复。 描摹动态 “红”只表示色彩,是静态的;“烧”表示动作,给我们一种动态的感觉。“烧”突出云色彩的变化。后文所写的火烧云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都与“烧”相关。 渲染气势 “烧”得“红通通”的,天空像“着了火”。这个比喻,写出火烧云的恢宏气势。这是天地间的奇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一幅无比壮丽的图画。 照应全文

6、 用“烧”字,不仅在这一段里跟末句的“着了火”照应,而且对于火烧云这个文题起了点题的作用,同时,还与后文所写火烧云色彩和形态的变化相呼应。 2、研读第三段:分两个层次感悟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多、变化快。 激发想象,丰富感受。 首先,让喜欢这段的学生齐读,其他学生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然后,按顺序罗列表示颜色的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接着回忆平常看到过哪些颜色的云?想象火烧云的颜色除了课文中描写的以外,还可能有哪些颜色。从而丰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画面。 在汇报交流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黑漆漆、紫茵茵、白茫茫,雪白、玫瑰红等,教师相机

7、板书。 抓重点词语“一会儿”,领悟神韵。 先用笔把文中的四个“一会儿”加上着重符号,再指名配合表演,感受“一会儿”表示时间短,变化快。并用“一会儿一会儿”把学生的表演叙述出来。 这时,又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火烧云的颜色用“一会儿”连成一句话,加深对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理解。 然后用展示火烧云色彩变化无穷,美不胜收的景象,配上教师感情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烧云奇丽无比,变幻莫测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之精妙绝伦。 3、精读4-7段,感受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变化快。 在学生汇报时,我按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过程板书: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重点品读“一时

8、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这句话。用课件展示火烧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像这个又像那个、什么也不像”既突出了作者看到的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多,还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感受。 在多元对话,深入感悟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自由练读挑战读配乐范读熟读成诵”四个环节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7段,进入情景交融,人文合一的境界。 三、总结升华,热爱美 作者首先介绍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使我们产生一种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接着描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在非常具体的描写中,我们似乎已看到火烧云的变化,体会到火烧云的瞬息万变与美妙无穷。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描写火烧

9、云颜色、形状极多,变化极快的特点,把这一自然现象轻巧而清晰地描绘了出来。从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抓住学生情感趋向高潮的契机,作此总结,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文章的结构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对文章的情感有全面而深入的体会。通过个人展示、集体朗读或背诵2-7段,学生也会抒发热爱大4 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从而突出重点。 四、学以致用,创造美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点儿写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所描写的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所具有的色彩美,大概连绘画大师也难以用笔墨来渲染。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呢?”再用课件展示多幅图画,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观察到的云用一段话写下来。然后采用“指名展示-评价补充-自我修改-组内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3,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外延伸,回味美。 布置作业:1、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抄在积累本上。 2、把课文背诵你的家人听。 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耀 火烧云 变化 颜色天空什么颜色都有 热爱自然 形状马大狗狮子什么也不像 热爱生活 火烧云下去了什么也看不清 这个板书,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又能恰如其分地落实教学重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