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 (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1342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最后一头战象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最后一头战象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最后一头战象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3最后一头战象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3最后一头战象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最后一头战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最后一头战象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最后一头战象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一篇描写动物的小说。第七组课文在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的同时,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最后一头战象更为突出。课文记述了曾经在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并没有选择追寻自己种群的象冢,而是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坚强地刨开一个坑,庄肃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小说写得凝重、悲壮,扣人心扉,发人深省。文章以时间为序,扣住嘎羧

2、将逝,重披战甲,再回战场,合葬战友四个感人的片断,记叙了嘎羧生命了最后的辉煌与庄严。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它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由衷咏叹战象生命的凝重和辉煌!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二、学情分析 课文讲述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情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3、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认识了解事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三、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2、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渗透法律知识,保护野生动物。3、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课文,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难点: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1、交流预习,学习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简介作者,时代背景,初步了

4、解战象的作战方法。3、再读文章,归纳26年后4个场景小标题,归纳文章主要内容。4、学习课文1-5自然段,初识嘎羧形象。一、激情引入,回顾课文1、在上课之前让我们看这样一句话:(读)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沈石溪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句话会有新的理解。2、 1943年日本敌寇侵略我国的云南边垂,抗日战士愤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他们能够阔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被称之为战象。战斗结束后,我方八十多头大象倒在了血泊中,在人们清理它们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它就是-(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于这样一篇20

5、00多字的长文,归纳它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抓住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4、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嘎羧将逝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合葬战友二、默读课文,自主学习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后幸存下来的嘎羧在在寨子中生活26年之后,还是迎来了它逝去的日子,在它临死之前,嘎羧有太多的不舍,它都舍不得什么呢?(结合板书:象鞍,战场,战友)2、这可不是简单的三个词语,每个词后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最打动你的情节,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打动你? 三、学生交流,感悟形象(一)、重披象鞍 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

6、,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交流预设: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久别重逢的老朋友。1、学生谈体会2、追问:嘎羧和象鞍分别多久了啊?(26年)26年,再一次相见,课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久别重逢。3、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什么样呀,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作了介绍?(指名读9自然段)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7、4、老朋友就在眼前,嗄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指读)5、此时的嘎羧是泪光闪闪,它会想什么呢?(生说)它忘不了它的战场,忘不了它的战友,忘不了它那光辉的岁月,带着这样的情感,这段话又该怎样读呢?(指读)6、嗄羧此时是泪光闪闪,它的丰富的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它不会说话呀?(通过神态描写)板书:神态7、除了神态,还有什么也能让我们体会到这情感?(动作)板书:动作 作者就是通过这动作和它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嘎羧丰富的情感。(二)、再回战场 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语句?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

8、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p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交流预设1、这部分表达了嘎羧怎样的情感?(留恋 不舍) 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2、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两天前的样子,文中这样写到: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而此时的嗄羧,再来读这部分。刚才我读的是一头老象,而你读的是(年青的战象)。我刚才读的

9、是即将辞世的老象,而同学读的是(英武豪迈的年青战象)。同学读的一头即将奔赴战场的战象。同学们,就把你们心目中这头英武豪迈、奔赴战场的战象读出来吧。3、为什么嘎羧的变化会这样大?让我们体会一下此时此刻嘎羧的内心世界吧。补充想象: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见了(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仿佛想起了(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仿佛在大声说:“( )。”4、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多么令人敬佩的战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老师读想象的内容同学们读文中句子:师: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它来到

10、打洛江畔,打洛江水一如26年前那样奔腾向前生: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师:终于又回到了26年前的战场了,它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战友们奋勇搏杀,排山倒海冲向敌人的一幕幕!生: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师:那是嘎羧曾经奋勇杀敌的战场,那是洒满战友鲜血的伤心之地,那是嘎羧被村民发现的救命石!生: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师:那是嘎羧的深情呼唤,他呼唤着战友的灵魂,同时也是在告诉战友:我们就要重新在一起了,再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分开,战争不可以,死亡也不可以生: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

11、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5、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学生谈感受:是一位英雄。一位( )的英雄 )(三)、这位垂暮的英雄终于来到了百象冢,寻找自己的战友,寻找自己最后的归宿,在这部分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1、同学们课文中有过这样的介绍: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2、和战友躺在一起,是它最大的心愿。此时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

12、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临终的时刻,嘎羧在看什么?他又在想什么?写一写,学生交流。4、此时此刻,嘎羧终于和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葬在了一起,此时的嘎羧仅仅是一头战象吗?(他是一位英雄,一位( )的英雄?)板书:忠诚,善良,重情重义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怎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呢?作者沈石溪表面在写战象这种动物,其实是在写它的内心情感,难怪作者这样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此时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2、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动物也有和人类一样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让我们记住嘎羧这只有着人类情感的战象,让我们记住嘎羧这只忠诚善良有情有义的战象,让我们记住嘎羧这-最后一头战象吧!在我们今天的丛林之中,大象的身影难以见到,濒临灭绝的物种,却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来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摘抄文中精美语段。2、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巩固教师所讲知识,完成家庭作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