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01215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复习资料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击:http:/ )。A. 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B. 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C. 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D. 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解析文段是总分总结构,首先提出观点,“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中间分为两个部分解释说明,用“但是”转折词总结观点“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由此可知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是相互影响制约的,B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2、“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

2、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_的道理就能做到。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谦受益”与“满招损”B. “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C. “博观而约取”与“厚积而薄发”D. “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此处所填入的古语应是用来破解“学习悖论”的,针对学习时的两种情况,“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应该对应着“知其然”;“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还应当知其原理,即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3、某市将进行40多年来首

3、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工作,共四家公司股票上市。为此,某报就发行股票问题对3000余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股民对四家公司股票发行价的评价较温和,一半以上的人因无炒股经验而无从评价。虽然五分之一强的人认为发行价偏高,认为偏低的几近于零,但这应视为人之常情-买东西的人多倾向于认为东西贵。老股民认为新股发行价格偏高,因为他们对二级市场的情况熟悉。近年来二级市场股价低迷,相比之下,四新股的发行价就显得高了。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 )A. 购股者实际上少而又少B. 老股民不会购买新股C. 非股民可能购买新股D. 大部分人对股票知之甚少解析从“一半以上的人因无炒股经验而无从评价”一句可知,大多数人没有炒股经验,

4、D选项是对该句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4、早发育的,身高增长开始得早,增长高峰出现得也早,增长停止也早,整个增长过程可能比较短。因此,早发育类型的孩子虽然开始时显得比同龄孩子高,但成年可能比晚发育的个子矮,而体重比同样身高而晚发育的孩子要重些。在这段话中,“增长高峰”和“增长过程”分别是指( )。A. 最高身高和增长时间B. 最高增长速度和增长时间。C. 最高增长速度和增长高度D. 最高身高和增长速度。解析从文段可以知道,“增长高峰”是指增长的最高速度,“增长过程”是指从增长开始到增长停止的整个时间。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5、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东北地区的名称屡经变化。唯“关东”发端于

5、明筑山海关之后,而盛行于有清一代。延及民国时期,标志着关东作为区域的概念不仅正式形成,且已深深注入人们的意识之中。解放后,我们沿袭历史形成的格局,曾把东北作为一大行政区,其分界大致以山海关为界,不过是对历史的认同。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东北地区内的名称屡经变化,但“关东”的名称并无变化B. 解放后,曾一度把关东划入东北地区C. 明代以前,东北地区不能称为“关东”D. 东北这一名称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解析文段主要就东北地区的名称进行阐述,在明代以后,“关东”一词的概念基本沿用至今。作者以明代以后沿用“关东”一词说明在明代以前,东北地区不能称为“关东”,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6

6、、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B. 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C. 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迹写入儒林列传D. 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文学”一词的概念,紧接着说明到了汉代,文学开始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最后用史记作为例证进一步证明汉代时期文学与一般学术的分离。因

7、此,整个文段重在强调汉代以后,文学开始独立出来。故本题选择B选项7、今天,整个社会都表现出对高雅艺术的关心,政府拨出专款予以扶植,企业慷慨解囊给予支持。一个病人,需要输血,需要输氧,但是,病人健康的生活最终还要靠自身的生命力和自身的机能转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高雅艺术正在恢复蓬勃的生机B. 高雅艺术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C. 高雅艺术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D. 对于高雅艺术的界定尚不明确解析文段首句介绍整个社会都在扶持高雅艺术,接着借助病人的例子说明外在的物质帮助不一定能够帮助高雅艺术健康成长,也就是说,高雅艺术单靠外界扶持不一定能持续发展。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8、农

8、业科研单位与其他经济实体(包括国内外合资企业等),以成果、技术和资金等入股的形式,共同组织科技产品开发和承担经营风险。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科研单位与其他经济实体的合作( )。A. 或者以成果、技术的形式,或者以资金入股的形式B. 以成果入股、技术入股和资金入股的形式C. 以成果、技术和资金为相互承诺的形式D. 以成果、技术折合成入股资金的形式解析从“农业科研单位与其他经济实体(包括国内外合资企业等),以成果、技术和资金等入股的形式”可知,“成果”、“技术”和“资金”是入股的三种形式,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9、不论动机多么伟大,不论出于多么善良的心地,想要改变一个人,哪怕只是改变一个孩

9、子,都是徒然的,如果他并不能理解这种改变。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A. 人是很难改变的,无论他怎样努力B. 没有善良的动机就不能使人改变C. 孩子和成人一样不容易改变D. 只有当人自己想改变时他才会改变解析文段主要告诉我们:无论动机怎样,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理解改变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改变。也就是说,人想改变是改变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10、知识产权市场是受到专有法规特别界定与保护的知识产权产品(商品)的交换关系和法制关系的总称。它实际上是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专事集散用以减除“不确定性”的智能产品的无形产权市场。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在市场经济体系中( )。A. “不确定性”是无形产权市场的特点B. 知识产权市场是交换智能产品的场所C. 专事集散产权的场所是知识产权市场D. 知识产权市场能减除“不确定性”的产品解析从“它实际上是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专事集散用以减除“不确定性”的智能产品的无形产权市场”可知,知识产权市场能够减除“不确定性”的产品,D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