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0118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0.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基复合材料毕业论文(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承诺书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设计、调研等工作基础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对本人实验或设计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承诺书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1第二节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第三节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以与应用6第四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原则8第五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95.1钴酸锂9

2、5.2锰酸锂115.3 镍酸锂125.4三元材料NMC145.5 磷酸铁锂155.6 钒氧化物16第二章实验部分21第一节 V2O5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211.1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211.2 V2O5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优点221.3我们合成V2O5纳米片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意义22第二节实验的具体细节242.1实验药品242.2样品的制取242.3实验所用的仪器与设备252.4电化学测试过程26第三节实验结果与讨论273.1 V2O5纳米片样品形貌与结构的分析283.2 V2O5纳米片电化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33第三章结论37致38参考文献39 / 摘要在发展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所要面临的一个巨大的

3、挑战是同时实现高能量和大的能量容量。在这方面,大面积纯净的V2O5纳米片已经成功的通过一种新奇而且简易的溶蚀分解方法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进行了合成。制备出的这些产品表现出更好的锂存储能力包括高的可逆容量(290mAhg-1),较好的循环和大电流放电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低成本且高效的从母相块状晶体扩展合成大面积纯净的V2O5纳米片的方法。同时,我们这种方法所制备的V2O5纳米片相比于块状V2O5在很宽宽的温度围大大提高的锂存储性能。它可以提供15.6kWkg-1的高功率密度,同时还可以保持高达260Whkg-1的能量密度,这一点有可能弥补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差距。在0和-20这样的低温条件

4、下,它仍能提供184-158mAhg-1每库伦的高容量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从而突出了我们提出的草案的有效性和价值。这些获得的优异的性能有可能为开辟了下一代用于替代能源和电动交通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容量,V2O5纳米片,简易、低成本 Abstract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lithium ion batteries is to simultaneously achieve high power and large energy capacit

5、y. Herein, large-area pure V2O5 nanosheets a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 novel and facile dissolutionsplitting method using low-cost raw materials. The as-prepared product exhibits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including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290mAhg-1), good cycling and rate performa

6、nce. The article introduces a facile, low-cost, and effective dissolutionsplitting method for the scalable synthesis of large-area pure V2O5 nanosheets from their parent bulk crystal. Interestingly, in contrast to the bulk counterpart, the as-prepared V2O5 NSs exhibit greatly enhanced lithium storag

7、e properties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It can deliver a high power density of 15.6 kW kg-1 while the energy density remains as high as 260 Whkg-1, which would bridge the performance gap between batteries and supercapacitors. At lowtemperatures of 0 and-20, it can still deliver high capacitiesof

8、 184 and 158 mAhg-1 at 1 C and also exhibit good cyclingstability, thus highligh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of ourproposed protocol. The obtain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opensup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next-generation LIBs used for alternative energy and electrictr

9、ansportation.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ies,high power,V2O5 nanosheets,facile and low-cost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200多年前,人们发明了简易的电池装置,从而使人们对电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属于电池的纪元。200多年后的今天,电池技术经过历代前辈们的完善和改进已经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池种类的多样化,也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大到航天器,小到遥控器,手机,等等精良的电子产品,电池的身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电池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的丰富多

10、彩。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大力发展,对于电池性能的要求也在急速的提高,而且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能源体系在高效、清洁、经济实用以与安全可靠等方面的期望值也愈来愈高。因此,对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而且还要做到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和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镍镉电池、铅酸蓄电池、锌锰电池由于镉、铅、汞等有毒重金属导致环境污染且在性能方面也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生产方面已经被限制。因此,市场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绿色环保而又安全高效的电池来改善这种尴尬的境地,在这样的条件下,锂电池的研究逐

11、渐成为了研究者们心中的宠儿。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由金属锂与插层化合物或硫化物组成的锂电池。由于金属锂是重量最轻(0.534g/cm3)、原子量最小(6.94)、标准电极电位最负(-3.054V)、质量能量密度最大(3860mAh/g)的金属1,而金属锂的这些特点也使得锂离子电池成为了人们心中能够替代化石燃料的一种能源。锂电池在20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锂原电池的商品化,但是由于负极材料是金属锂,而金属锂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在锂负极上沉积产生锂枝晶,随着锂枝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不断生长,可能会穿透隔膜,造成电池部短路,引发爆炸等事故。由于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金属锂作为负极的可充

12、电锂电池没有实现商业化。为了解决锂电池的这种安全隐患,保障锂电池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能,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性能更高,安全性更好的锂离子电池。索尼公司于1991年发布了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出现,电子产品也迎来了新的时代,而且这种正极材料为钴酸锂的锂离子电池一直沿用至今,在电子元件市场依旧保持着高竞争力。1995 年 Bellcore公司2研发的集合小巧的体积与可靠的安全性能等优点与一身的以聚合物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并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征服了市场,使得锂离子电池进入了聚合物正极材料的时代。1996年Padhi和Goodenough发现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如磷酸铁锂(LiFePO

13、4),在安全性能,尤其是耐高温,耐过充电性能方面都远远强于传统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这些优良的性质也使其成为当下大电流放电动力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同年,日本三菱公司研发出了第一台以锂离子电池作为源动力的电动汽车,与此同时,索尼公司和日产公司也分别进行了电动汽车的试验,使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 2000 年开始,锂离子电池在我国实现了商品化,而后短短5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就逐渐成为了锂电大国。近些年更是以年均二十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主要是它在现有电池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技术方面的改进,并在开发和利用高新材料上作出了突破,使得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

14、密度和循环性能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适应了现阶段社会对于电池的需求。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也种类繁多,V2O5以其高容量,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在所有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第二节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与锂电池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池中不存在金属锂,只存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含锂化合物,负极材料为碳素。锂离子电池代表的是以含锂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的一类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实际上就是锂离子的在电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过程。在锂离子电池的冲放电过程中,与锂离子等当量的电子同时发生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者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

15、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一般正极材料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2(M=Co,Mn,Ni等),负极材料采用Li-C层间化合物LixC6,电解质为溶解有机锂盐的有机溶剂。典型的电池体系可表示为:LiC6|LiPF6-EC+DEC|LiMnO2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图1.1所示3:图1.1 锂离子工作原理示意图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由电解质溶液和隔膜通过外加电压的作用嵌入到负极材料中,充电的目的是为了使电池处于高能状态,即正极贫锂,负极富锂的状态;放电时, 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经由电解质溶液和隔膜,重新嵌入到正极材料的晶格中;因为锂离子在两电极材料中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因此保证了电池充放电时良好的可逆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池的稳定性和高寿命。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充放电反应表示如下4:充电时:正极 (1-1)负极 (1-2)放电时:正极 (1-3)负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