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1000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一、 磁性器件产品结构设计的发展为达成磁性器件低损耗、低漏磁、高功率密度等性能提升的目标,磁性器件的线圈和磁芯结构都有了很大发展,线圈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平面线圈、片式线圈和薄膜线圈等扁平化线圈使得磁性器件产品更加小型化同时提升了磁性器件的可制造性;磁芯主要采用PQ型、RM型、EC型或环形铁氧体磁芯,以此生产的磁性器件适合于自动化生产,是电子产品实现轻、薄、小型化的主要产品,与常规的磁性器件相比,新结构磁性器件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漏电低、散热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二、 下游行业分析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器、电力通讯设备和航天等领域,包括电动机、消费电子、

2、发电机、新能源凄恻等,目前,磁性材料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我国磁性行业下游市场的相关企业有比亚迪、格力电器、ABB、Omron等,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环保问题越来越被全球所关注,新能源汽车拥有低耗能和低环境污染的优点更受大众所喜爱,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从2017年的777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3521万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7%。三、 上游行业分析稀土材料包括钛合金、铼、稀土镁合金、三氧化二铁等,磁性材料的上游主要是稀土矿的分离、开采以及冶炼,稀

3、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故而受到国家部门的管控,国内严格控制稀土的生产和冶炼分离,2014年,工信部以集团形式开始整合全国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供给由六大集团把控,分别是中国北方稀土集团、中国铝业集团、厦门钨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广东稀土集团和中国南方稀土集团;2021年进一步整合为四大稀土集团,并开始严格执行配额制度。2021年度稀土开采控制指标为168万吨,同比增长20%,2021年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为162万吨,同比增长20%。2011年后对中国稀土的

4、供给和出口实施双管制,稀土市场供给和需求都紧缩,以至于价格持续上涨,稀土是磁性材料的原材料,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器、电力通讯设备和航天等领域,为了满足国防和新能源电器等下游领域的需要,美国、缅甸等其他国家加大对于稀土资源的开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量分布的国家,2021年中国的稀土产量为168万吨,占全球的稀土产量的60%,其次是美国,2021年美国的稀土产量为43万吨,占全球稀土产量的15%,全球的稀土产量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17年到2018年稀土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中,但由于2019年中国稀土产品价格上升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使得2019年稀土出口量同比下

5、降1264%,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057%,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2020年的稀土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大幅度下降,出口量同比下降2354%,出口金额同比下降213%,2021年中国的稀土出口量为489万吨,同比增长3814%,出口金额为422亿元,同比增长7709%。中国稀土出口均价从2017年的55万元/吨平稳增长至2020年的672万元/吨,2021年稀土出口均价迅猛增长至863万元/吨,同比增长2842%。四、 国内磁性元器件厂家迎发展良机下游逆变器行业集中度高,国内厂家居前。全球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要生产地均在中国。国内逆变器厂家凭借成本、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快速发展的

6、市场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其中华为、阳光电源自2015年起稳居市场前二,国内其他厂家如锦浪科技、固德威也迎来快速发展。根据WoodMackenzie数据2020行业CR10近80%,前两名玩家华为、阳光电源分别占据23%、19%份额,CR242%,加上其他国内厂家前十名里国内厂家份额高达60%。作为逆变器上游的磁性元器件国内厂家同样处于领先地位,头部企业有京泉华、海光电子、可立克、伊戈尔。各磁性元器件厂家客户和产品各有侧重,收入规模皆超10亿元。五、 光伏储能新能源车驱动行业发展磁性元器件是实现电能和磁能相互转换基础元器件,下游应用广泛。磁性元器件是指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原理,由磁芯、

7、导线、基座等组件构成,实现电能和磁能相互转换的电子元器件,是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域的重要分支。磁性元器件主要应用于电源和电器电子设备,并最终应用于通信、能源、医疗、汽车等下游行业,是保障电器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器件主要包括电子变压器和电感器两大类。其中电子变压器产品凭借性能稳定、转换效率高等特点,在电子产品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稳健增长。电子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实现交流电压升降或阻抗变换功能的电子元件,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2020年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规模约为6158亿元,同比增长43%。2021年以来由于中国市场的强势增长,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

8、会预计2021年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规模将达到6684亿元,同比增长85%,至2025年将达7868亿元,2020-2025年五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0%。家电为基新能源工控医疗可穿戴驱动电子变压器发展。照明、家电是电子变压器基础应用市场,占全球变压器规模比例分别为24%、15%。此外,通讯设备、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工业、医疗设备、光伏等新能源均为电子变压器重要下游应用。未来几年下游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工控医疗、通讯、可穿戴等快速发展,将成为拉动电子变压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电子变压器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日本,骨干企业包括台达、光宝、TDK、胜美达、海光、京泉华、可立

9、克等。其中,中国大陆企业约占全球47%的市场份额、中国台湾企业约占18%的市场份额,日本制造商约占全球14%的市场份额。电感器是指可以将电能以磁性的形式存储的被动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础无源元件之一,全球需求量达3千多亿只,电感器包括传统插装式电感器及片式电感器。根据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全球电感器市场空间约597亿元,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不断发展,到2024年市场空间将增至7615亿元,20192024复合增长率为75%。从应用领域来看,移动终端是电感器最大的应用市场,占全球电感器产值比例达35%。此外,汽车、工业、家电、通信设备、计算机等均为电感

10、器的主要应用市场。未来几年汽车、工业、通信市场的需求将成为电感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日系主导,电感器空间广阔。全球电感器主要制造商集中在日本、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德国等地,骨干企业包括村田制作所、TDK、太阳诱电、胜美达、Vishay、线艺电子、顺络电子、奇力新、三星电机、伍尔特等。其中,日本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497%;中国大陆电感器制造商约占全球161%的份额。磁性元件为产业中游。上游包括线材制造业、磁材制造业、绝缘材料制造业及辅材制造业,下游为各行业应用的各种电源类产品(含逆变器)。磁芯矽钢片半导体等为主要原材料。行业内公司直接材料占比通常在70%以上,主要原材料为

11、漆包线、磁芯、矽钢片、半导体等。以京泉华为例,漆包线、磁芯、矽钢片、半导体分别占2016年采购金额249%、162%、106%、54%。漆包线主要材料为铜材,矽钢片以冷轧硅钢为主要原材料。六、 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预计车载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25年超70亿。根据EVTANK数据,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800万辆,十年CAGR403%;根据产业链调研显示纯电动车单车磁性元器件价值量在300500,取单车价值量400计算。预计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25年达25亿。根据充电联盟数据20182019年国内充电桩保有量交流、直流桩比例为6:4,假设全球充电桩交直流保持这个比例;2019年新增直

12、流充电桩平均功率为116KW,未来随着高压快充方案不断推进装机功率有望持续提高;假设2021年以后商用车占新能源车比例为5%,商用车采用换电模式,不配套建设充电桩;根据产业链调研显示目前充电桩每2030kw为1模块,每个模块磁性元器件价值量200元,假设交流电每桩采用1个模块,直流桩每个采用4个模块。七、 充电桩磁性元器件空间巨大车载&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应用广泛,800V架构下车载磁性元器件加速新能源车销量不断超预期,车载磁性元器件应用广泛。2021年初乘联会预测2021全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200万辆,2025年销量600万辆,5年CAGR344%,而2021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实际销量就达2

13、138万辆,超过全年预期。磁性元器件为新能源车OBC、DC/DC等零部件上游,磁性元器件在车载应用包括车载充电机OBC电感/变压器、低压直流转换器电感/变压器(lowDC/DC)、高压直流转换器电感(highDC/DC)、滤波器等。政策+下游需求双重刺激充电桩有望加速,磁性元器件应用于充电桩核心组件。过去几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快速增长,车桩比不断降低,然而截止2020年车桩比仍有29,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104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政策+下游需求双重刺激下充电桩有望加速发展。充电桩主要分为充电模块、主控板、充电枪/线束、壳体,其中充电模块是核心部件之一,具有交直

14、流转换等功能,磁性元器件主要运用于充电模块。800V架构下磁性元器件价值量提升,车载磁性元器件有望加速。续航里程不足与充电速度慢是新能源车两大短板。提高充电功率主要有大电流低压方案和高压低电流快充方案,大电流方案对散热和线束要求较高,目前主要为特斯拉采用;高压快充方案可有效提升充电效率、提高整车运行效率,保时捷于2019年率先推出800V电压平台Taycan系列,TaycanTurboS车型的充电功率最高能达到350KW,225分钟就可以将容量934kWh的电池从5%充至80%。基于800V架构的快充方案对车载、充电桩磁性元器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价值量有望提升。过去车载磁性元器件主要被日系厂家

15、把控,800V方案需对车载元器件性能进行重新审核,迎来窗口期。八、 磁性元件市场目前世界主要的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等磁性元件的生产和消费企业为中国企业(含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磁性元件是以用户定制为主的产品,标准产品较少,我国国内企业早期主要依靠成本、服务等优势,从事代工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整体研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磁性元件企业也开始向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一体化过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研发技术实力的磁性元件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子元件生产企业正在向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变压器生产、消费国家之一,2021年中国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09059亿元,同比增长2045%,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高达58768亿元。磁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充电桩、光伏、储能、风能、医疗、UPS电源、消费类电子、工业电源等领域,市场规模巨大,根据NTCysd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变压器市场规模在1,468亿元人民币左右。随着传统变压器的升级改造,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逆变器、汽车充电桩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兴起,5G、电子设备等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升级,未来变压器的市场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