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04296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课程实施纲要一、课程宣言:儿童美术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发展创造力,因为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益。解读:罗恩菲尔德认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 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 造就出身心健康的人”。因此,他非常强调美术教育的价值,重视美术创作的过 程,主张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倡导教师不应干涉儿童美术的学习, 不要试图教儿童如何画画,而应按照其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自我 表现的机会,选择适当的表现主题与材料,引起并维持儿童创作的动机,让他们 自由自在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发展美术能力。这种自我

2、表现的过程远比表现出来的结果显得重要。二、课程目标:总目标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 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 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 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 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分目标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 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一)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1 观察

3、、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 肌理等基本造 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 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 通过耐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 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二)设计 - 应用学习领域1 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 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 展关注身边事物、 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 进行初步

4、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3 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 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三)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 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 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进能力, 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 明,珍视优秀的民族、

5、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四)综合 - 探索学习领域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阻 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 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 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 成功感。三、课程评价: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 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 技能的情况,

6、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志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 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二)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 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 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阻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学 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 鼓

7、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阻是分数、等毁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 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具体分值权重:美术学习表现占 10%,美术作业评价占 40%,期末考查成绩 占50%满分100分。得分60为合格,得分V 60分为不合格。命题画、设计制作评分标准。优秀(85 100分)A能够按照命题要求大胆创作,构思新颖,运用恰当 的表现方式,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良好(

8、 7584 分) B 能够按照命题要求金鑫构思、创作,运用强档的表 现方式,体现出一定的技能水平。及格( 6 0 74 分) C 能够按照命题要求进行构思、创作,但是技能水平 欠佳。不及格(59分以下)D不能够按照命题要求进行构思、创作。四、课程实施:(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现 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 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 所获。(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 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 评价

9、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三)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 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四)创造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 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 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 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通过观察、体

10、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引导 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受生命的情感 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 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救掌握基本的美术知 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七)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造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等方式,增强学 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辙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促

11、进每个学生在原 有基础上的进步。(八)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 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和公共财物等良好行为习惯五、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 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 术教育的特色。(一)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在美术学习中, 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 材料和泥工工具、 材料。16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二)完善美术教学的

12、基本材料和设 I 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 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等。(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学校图书馆中的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美术书籍和杂志、美术教育书籍和杂志和光盘等,可供教师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 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四)拓展课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动植物园、公园、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五)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奇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六)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裸程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展“种子画”艺术特色课程分学段对学生进行培训辅导,逐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