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003696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篇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制度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财务管理制度 1、依照项目管理规定,根据项目工作需要,简化审批程序,本着“专款专用、实事求是、合理节约”的原则执行。 2、项目经费的结汇、拨款按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规定执行,由相关领导审批。 3、经费使用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活动预算及结算,各项活动应有通知等文件,活动完成后及时报账。 4、指定专人负责记录经费使用情况,并做好与财务室的核对工作。被指定人员要协助财务人员按要求完成决算工作。 5、项目财务管理按照国家和项目规定进行监督使用。 信 息 管 理 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

2、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及管理,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相关报表和各类登记。报表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等系列个案登记卡。各类登记包含艾滋病咨询检测记录的婚前保健门诊登记、孕期保健门诊登记、分娩登记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结果报告单、保健手册、病历记录、随访记录等。 对所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婚检妇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

3、告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填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相关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紧急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二、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三、若暴露的是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四、然后立刻报告本地疾控部门,及时进行暴露后评估,以便及时得到必要的后续处理。本地疾控部门的电话是0855-5225018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防 护 措 施 医务人员接触病

4、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后,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防止交叉感染制度 一、医院、诊所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二、医疗、诊所或急诊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

5、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并根据情况将患者送入传染病院,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 三、传染病员离开或残废后,室内床单等应一律更换,并进行终末消毒(方法视病种而定)。 四、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临时检疫岗,对每一就诊病员,必须经过初步检查后才能挂号,可疑者进行隔离处理。 五、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止交叉感染。 篇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

6、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技术专家组。负责本院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工作。 二、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 三、在婚前保健门诊、产科门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四、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 五、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

7、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六、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适宜的干预措施。 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管理制度)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 八、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应当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九、加强信息管理。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

8、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十、监督指导与评估。定期开展自查与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工作质量。 篇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根据转发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惠市卫号)文件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生产过程中(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感染)和产后

9、(艾滋病病毒经哺乳等密切接触而传播)等环节。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当严峻。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几年每年增长幅度已达20%-30%,艾滋病疫情已经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部分地区资料显示,不同传播途径比较,母婴传播所占比例已由%上升到%,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逐渐增加,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并由此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根据国务院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XX)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XX-XX)确定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卫生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7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

10、范区。在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中已明确提出“阻断母婴传播”是一项重要干预措施。 二、实施目的与目标 (一)目的: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支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殖健康做出知情选择;为儿童及其父母提供关怀、支持和治疗等预防措施。达到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及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 、提高健康教育水平,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

11、覆盖率达85%; 、为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率达到85%; 、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采取预防措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服用率达到90%; 、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90%;12个月及18个月婴儿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90%。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有序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 、成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小组。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魏文辉 副组长:张海明、欧忠敏 成员:魏劲芳、刘爱民、张琼香、李桂梅、陈

12、汉谋、刘桂月、陈海雁、梁洪浪、王海卫 ()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张海明 副组长:张琼香、陈汉谋、邓明辉 成员:李桂梅、黄宓、刘群英、黎丽、庄家用、刘爱民 、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综合协调,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 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分析问题,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尽其职,有序开展工作: 宣教室:负责健康宣教专栏及宣教手册的制作,组稿在院报或媒体刊登; 医务科:负责相关人员的知识及服务技能培训,组织病例会诊、研究诊疗就治方案,督促临床科室规范做好病例的管理及医疗救治等工作; 防保科:

13、负责疫情报告、病例登记及追踪管理和资料备案;组织阳性标本送检工作;负责联系申领专用药品工作; 妇产科:负责在围产保健、助产服务时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发现疫情必须及时报告防保科、并做好相关资料的填报工作,做好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等服务; 内三区及儿科:负责艾滋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检验科:规范做好抗体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质量,阳性标本必须规范保存,送上级检测机构确认。 定期组织自查和评估工作,总结、分析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负责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常规化工作机制; ?对于抗体检测阳

14、性的孕产妇,提供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干预、围产期指导、随访及规范治疗等服务;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预防意识。 、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宣教工作纳入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加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和信息。 、开发、制作健康教育材料,在围产期保健门诊、孕妇学校、爱婴区、婚前检查门诊等处分发及指导使用。 、婚前检查门诊应为婚前保健的男女双方免费提供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提供检测服务,对检验结果为阴性或阳性者均要进行检测后咨询,进行有效的避孕指导。对感染者提供转诊、随访服务。 、在爱婴区建立艾滋病咨询热线,咨

15、询者应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培训,咨询内容应包括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帮助评估危险行为;解释检测的意义和利弊及等待结果时的预防措施。 (三)把抗体检测列入婚前医学检查、围产期保健的必检项目。 接诊医生必须与受检者充分沟通和做好宣教工作。在开具检查申请单前,必须在充分告知和保密的原则下,让受检者在“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检查申请单应注明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以便追踪工作;对于检测阳性结果,检验中心应及时报告防保科,防保科应及时组织血样送检确认工作,并将初步结果及时反馈临床相关科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待确认结果才能正式向受检者发出报告。不管是阳性和阴性结果,都不得宣扬,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保护感染者的隐私,避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