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防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0202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预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震预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震预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预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预防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震的预测与防范东港路小学 张颖若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教学难点:地震时的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地震中心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

2、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破坏。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的求生方法: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应急要点。

3、 (1)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2)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3)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应急要点 (1)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4、(2)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5)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6)驾车行驶或乘车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7)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5、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5、讨论交流。(讨论交流如何让学生在地震时应急。) 6、地震预防演练。(老师组织学生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学生听从指挥。) (三)课堂小结 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的求生方法: (1)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2)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4)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5)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6)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7)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四) 布置作业 1、掌握本节课所讲的地震预防措施。 2、自我设计一条地震时的逃生方案。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