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9959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A案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发明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的精神。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较

2、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自由选择以下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N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2、课文的哪些局部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3、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学习第3自然段Q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发明的奇迹,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R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把这句话多读几遍,联系课文内容边读边想,并背诵下来。再读全文,积累句段读课文,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B案课前准备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初探课文,认识老人1、猜字激趣。课件出示“老

4、字。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谁来说说看。?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的本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发明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揭题读题。2、自学课文。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语。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的确年岁大了、老了?预设交流点: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板书:离世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板书:过世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板书:81

5、岁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板书:再也出不来了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发明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发明了什么奇迹。预设交流点: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

6、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3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发明出这座青山,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奇迹啊!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撑持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2、集体交流。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