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古代诗歌鉴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95283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古代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古代诗歌鉴赏(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届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戴红英整理古代诗歌鉴赏(了解名词术语)一、2007年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评价的要求(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要求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全面理解,认真领悟,具体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考察对作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一)古诗的主要类别 1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4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5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体现不

2、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托物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 (二)古诗常用的一些技法 1比喻:用某物比喻美好的品质和情操,或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或小人的丑行 2对比:有今昔对比、远近对比、是非对比、善恶对比、精神与物质的对比 3衬托:有以动衬静、以暗衬明、以悲衬喜、以虚衬实 4比拟:或拟人、或拟物 (三)赏析古诗常用的词语 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2反映诗人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闲适恬淡之情 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炼、简洁

3、、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对仗工整、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等 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二、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步骤1、鉴赏 步骤 :A、理解语言分析技巧B、感受形象分析技巧C、领悟感情 方法:A、 迁移所学知识理解语言 B、抓住主要景象、意象感受形象 C、 运用情感去领悟思想内容 D、从语言和形象的角度去分析表达技巧2、评价:运用形象的概念简要

4、地表达你的思维常见考查形式与内容:语言 形象 思想感情等方面A 语言: 词语句子技巧(修辞:描摹、抒情(赋)比喻、比拟(比)夸张、互文 结构:点题、照应、铺垫、押韵) 专用词汇:生动、清新、婉约等B 形象: 技巧:衬托(借景抒情)、 寄托(托物言志) 景象:诗歌表达出来的生活图景、现象。意象:诗歌中蕴含作者情感的外物。专用词汇:凄惨、生动、宁静、和谐、亮丽清新明快、深沉忧郁、欢快流畅、含蓄婉转、粗犷豪放等C 思想感情:国家兴亡、壮志豪情、人生感慨、山水风景、友谊之歌、乡思离愁艺术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三、关于“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

5、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人物形象:(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2)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象。景物形象:诗中的情中景。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例: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6、。四、关于“语言”1、关键词句的理解: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歌语言常见特点有清新、平淡、豪壮、洒脱、含蓄、深沉、绚丽、明快、简洁和自然等。2、修辞手法:一般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对比、排比、反复、双关等。3、考查形式:修辞的艺术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五、关于“表达技巧”()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表现手法 赋、比、兴(创作方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虚实结合等等 “表达技巧”()1、典故 -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等2、风格 -浪漫

7、主义/现实主义等-豪放/婉约等-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等3、意境 -诗人的“情”与“理”-事物的“形”与 “神”专用名词术语:(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二)、风格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格。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

8、,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常见的风格有:豪迈奔放、清新俊逸、沉郁顿挫、婉约细腻、朴素自然、恬静幽远等。(三)、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诗人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诗歌的流派在盛唐最为典型: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诗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

9、内容则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诗人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同为豪放派,苏词旷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四)、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五)、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

10、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六)、表达方式1记叙 :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

11、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第二联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2描写 :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漫成一首(杜甫)(1999年高考题)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三、四句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菊花(元稹)(1994年高考题)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

1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七)、修辞手法1比喻 :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望洞庭(刘禹锡)(97高考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尾联巧

13、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愁生白发,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

14、“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山园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第三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6、排比 :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