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9397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撰写人:_日 期:_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操 作 手 册(试行)二八年八月目 录概述1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指标2一、技术能力5二、团队建设 8三、科研能力12四、运行状况15五、影响力和权威性19六、地方政府支持22附录:记录表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概 述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对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的通知(国质检科2005360号)的要求,总局对系统内国家质检中心进行了现场调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发展调查评估实施细则、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与评估指南、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验收实施细则、加强质检系统国家质检中心规划与能力建设管理工作

2、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使国家质检中心全面领会总局关于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和衡量尺度,明确努力方向,加快建设步伐,总局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历经两年时间,系统总结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发展所取得的经验、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了国际著名检测机构的先进做法,形成了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估标准,经试点、论证不断完善,成为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价体系的核心标准。本操作手册针对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从技术能力、团队建设、科研能力、运行机制、影响力和权威性、地方政府支持等事关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发展的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并对能力建设的水平进行了量化,是具体指导中心能力建设发展、衡量能力建设水

3、平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分值标准得分(=百分制得分权重)序号一级要素(权重%)二级要素(权重%)具体内容(百分制)1技术能力(30%)1.1覆盖率(10%)检验检测能力应覆盖其名称对应的85%以上的产品或项目(参数)5具备重要产品及关键项目(参数)的全项检验能力51.2国际互认(10%)按国际或国外最新先进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4与国内外同类权威检测机构的能力验证与比对3与本专业国际知名技术机构间检测结果的互认31.3盲样检测(10%)随机选定检验人员,完成指定项目的盲样现场检测102团队建设(25%)2.1带头人能力(10%)重点考察主要领导对中心的发展规划5

4、学术带头人为本中心建设发挥关键作用,在本领域具有知名度(院士、教授级、特殊津贴专家)52.2人才引进培养(5%)积极引进或培养知名专家、高技能人才、正高级职称专家、博士、硕士等各类型人才52.3人员结构(5%)技术人员的专业、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及研发人员所占比重52.4人员水平(5%)人员胜任岗位的情况53科研能力(15%)3.1科研项目(4%)在研科研项目、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对外合作项目情况43.2标准制(修)订(5%)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各类标准或规程制(修)订53.3著作、论文出版(发表)(4%)在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或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或著作43.4获奖(1%)国家、省部级科技奖

5、励13.5专利(1%)成果获得专利保护14运行状况(10%)4.1业务开展(3%)检测业务量,设备利用率1检验收入满足中心自我持续发展1技术服务收入14.2激励机制(3%)在分配、人事、科研等管理运行方面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34.3培育品牌(2%)采取措施,积极培养知名品牌24.4信息化程度(2%)电子化业务管理与网站建设25影响力和权威性(10%)5.1标委会和学术组织(2%)承担或参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其他学术组织25.2动态发布信息(2%)动态发布国内外最新相关专业信息25.3应对突发能力(3%)拥有技术储备,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参与解决全国重大疑难问题35.4促进产业发展(3%)促进

6、相关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评价36地方政府支持(10%)6.1承诺落实和持续支持(10%)对于申请筹建成立的中心,地方政府相关支持落实情况10对于已成立的中心,地方政府的持续支持与列入政府发展规划情况综合得分100评分办法实行百分制和加权法,具体规定如下: “指标体系”分为“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和“具体内容”; 明确“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的各单项权重要求; “具体内容”中的各项根据评分要求,充分考虑到申请成立(筹建验收)和已成立的国家质检中心的不同状态,明确“单项否决项”、“定性区间评估”、“定量公式计算”等评分方式,按满分100分进行评分;其中:“定量公式计算”累加超过1

7、00分的按满分计,乘法运算时应对各乘数分别按标准核定限值后(如:有累加统计的基分、因子、比例系数等)再进行乘积;“定性区间评估”应严格遵循“靠档”原则,在区间中值基础上根据情况进行评估; 各单项分值=各单项百分制得分权重,计算过程中不得修约; “综合得分”为所有单项得分的总和,满分为100分,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提供的所有材料要求,必须是与国家质检中心名称所对应专业领域相关的、近三年的工作或活动成果。对于申请成立(筹建验收)的国家质检中心可以是其依托法人单位(母体)的相关部分内容; 同一依托法人单位(母体)的多个国家质检中心,其所涉及的参评内容不得重复统计; 科研成果、技术人才等各项的具体内

8、容界定有交叉时,分值本着就高、不重复的原则进行统计。一、技术能力 国家质检中心应名称科学、合理、规范,现有检验能力覆盖对应专业领域85%以上的产品(参数),关键检验项目的检测能力齐全,配有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精、尖仪器,配套设备、确证或验证手段齐全,仪器设备配置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必备的实验场地和环境条件,并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1.1 覆盖率1.1(1)“检验检测能力应覆盖其名称对应的85%以上的产品或项目(参数)”按实际所对应产品或项目(参数)检验检测能力的最小比例如下定量公式计算分值:=MIN (,)100产品覆盖率中的统计数量可按各种分类规则分别

9、进行,但每种分类应在同一级别(层次)下进行数量统计。“规则”包括可参考的国际通行原则,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产品分类定义,国家、行业和产品标准中的分类定义,以及有关文件批复的产品范围。覆盖率计算方式可按统计具备或不具备能力的产品或项目(参数)数量进行正向或反向推测算。仪器设备配置、人员能力、环境设施条件可以作为产品或项目(参数)是否具备能力的重要判定依据。取产品或项目(参数)的各种统计比例的最小者。根据中心成立运行年限不同,覆盖率低于以下比例者均计0分:运行年份 申请筹建成立(当年)成立运行满1年满2年满3年满4年满5年最低覆盖率60%65%70%75%80%85%1.1(2)“具备重要产品及

10、关键项目(参数)的全项检验能力” 估算中心名称对应产品中的重要产品或关键项目(参数)的检验能力覆盖率,并按较小者所处的比例范围核定分值:覆盖率=100%90%80%70%60%60%分值100908070600定义:“重要产品”和“关键项目”系指专业领域内涉及人类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环保节能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种类和项目(参数),包括:体现技术水平(人员操作、仪器设备)的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涉及国际性最新先进的标准规范、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等;依据本专业领域专家的专业技术经验判定。1.2国际互认1.2(1)“按国际或国外最新先进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 统计核实授权范围内重要产品或关键项目(参数)

11、(界定范围同1.1)按国际或国外最新先进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定量公式计算得分=(100-关键项目水平扣分值)“关键项目水平扣分值”:重要产品或关键检验项目(参数)不具备按国际或国外最新先进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重要产品(即其全部项目)扣30分/种,关键检验项目(参数)扣10分/项。1.2(2)“与国内外同类权威检测机构的能力验证与比对”统计有效参与国内外同类权威或知名检测机构的能力验证与比对情况。定量公式计算得分=验证比对分值“验证比对分值”:参加国际权威机构组织构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工作得40分/次,自行组织和国际同领域知名机构/实验室比对工作得20分/次,参加国内权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和

12、实验室间比对工作得20分/次,自行组织和国内同领域检测机构/实验室比对工作得5分/次。 国内部分最高限80分。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结果有偏离、不满意或未收到反馈结果者不纳入统计。1.2(3)“与本专业国际知名技术机构间检测结果的互认”评价与本专业领域国际知名技术机构间检测结果实现互认情况,包括:中心自身的总体水平,国际互认技术机构的数量、知名度、互认程度。定性区间评估分值表分值区间评定标准要求100总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关键仪器设备配置满足本专业领域尖端项目研发需求,全面实现与本专业领域国际知名技术机构间检测报告的互认(全项目)9099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关键仪器设备配置满足本

13、专业领域重点项目研发需求,实现与本专业领域国际知名技术机构间部分项目的检测报告互认(区间内分值根据项目数量酌定)8089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关键仪器设备配置满足本专业领域重点项目研发需求,获得本专业领域国际知名技术机构关于部分项目检测能力的认同和结果数据的认可(区间内分值根据项目数量酌定)7079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部分可达国内领先,关键仪器设备配置满足本专业领域部分常规性项目研发需求,获得本专业领域国际知名技术机构关于部分项目检测能力的认同和结果数据的认可(区间内分值根据项目数量酌定)60部分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关键仪器设备配置满足本专业领域部分常规性项目研发需求,尚未实现但具备

14、与本专业领域国际知名技术机构间检测结果数据互认的基础条件0总体水平处于国内一般及以下,关键仪器设备配置仅满足检验工作开展要求和简单的基础性研发需求,未能实现任何互认并不具备基础条件1.3盲样检测“随机选定检验人员,完成指定项目的盲样现场检测”选择具典型代表性、能反映技术水平的产品所涉及的12项关键检验项目,随机选定经中心能力授权的检验人员2名进行现场盲样(或留样)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操作过程和技术交流情况综合考评检验人员的实际技术能力。定性区间评估分值表分值区间评定标准要求备注100能一次顺利完成,操作娴熟、过程正确,检测结果准确,专家交流结果体现很高的专业技术素质操作允许进行两次或两人轮换。确定换由第2人进行的,按(评定标准要求对应的分值0.8)进行计算9099能一次完成,操作熟练、正确,检测结果准确,专家交流结果体现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8089能一次完成,操作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