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92089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 狭

2、隘() 津津有味() B剔透() 步骤() 即往不咎() C濒临() 颈椎() 载歌载舞() D庇护() 广袤() 中流砥柱()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

3、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5结合语境修改画

4、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A修改: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B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C修改: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D修改: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 6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走呵

5、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是呵 是呵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语文积累

6、(共8分) 7默写(5分) (1)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1分) (2)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4)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 体小说的代表作品。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浔阳楼题反诗等。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 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随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7、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

8、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 10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

9、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11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副标题: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

10、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2)其两膝相比者 比: 13用现代

11、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洞茶,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洞茶 毕淑敏 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

12、这是砖茶。 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 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11年后,我离开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