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8888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一例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与考试焦虑有关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是某中学初三女生,因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一想到考试就焦虑不安而主动前来求助。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她改变了非理性的信念,建立了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减轻了考试焦虑的程度。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考试焦虑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4岁,某初中三年级学生。独生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

2、神疾病史。来自南方城市,父母健在。目前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思维未见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虑,人格相对稳定。身体状态:睡眠不好、食欲减退,躯体医学检查正常。社会功能状况: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心理测验结果:SAS标准分:58,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存在焦虑情绪。(二)主诉和个人陈述1.主述:焦虑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考试近两个月。2.个人陈述:“我在初三的第二次月考时,正赶上发高烧,但仍然坚持考试,由于当时情绪过度紧张,当看见考试题目时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结果,好几门功课的成绩都很差。当自己拿到成绩单和排名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顿时跌到

3、谷底。家长、老师和同学看到我的成绩后开始对我有些看法,他们认为我进入初三后退步了,再也不是常胜将军了。他们态度的转变更使我内心非常难过,根本无法接受自己成绩下降的事实。但我从不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不想让他们看我的笑话。从此,我就对月考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每当考试时我都会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继而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被我的“对手”超过,更怕让家长伤心、老师失望,也怕被同学瞧不起。但结果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下降。从此以后,一想到考试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没有信心。为了弥补我就夜以继日地学习,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搞得精疲力竭,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考试。现在我特别苦恼,不知

4、道怎么应对考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真想发泄一下,要不然我就要窒息了。(三)观察和他人反映1家长反映: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她寄予很大希望,要求也很严格,希望她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她非常上进,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很优秀,自尊心非常强,性格较内向。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后情绪非常低落。2老师反映:求助者是班级里学习最刻苦的同学,进入初中以来,成绩一直位居全校第一名,入初三后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仍然位居榜首,但在随后的考试中成绩渐渐下滑,那时她就很担心被班级里其他同学赶上和超过。她现在的学习状态不如以前,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求助者认为自己应该永远考第

5、一,没考第一就会让班主任失望、让父母伤心、让同学笑话,因此对考试成绩过分看重与担忧。3咨询师观察:求助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咨询,衣着整齐,举止得体,愁容满面,情绪低落。语言表达思路清晰,谈及考试时显得非常害怕、不安,两手不停地在膝间搓来搓去。精神正常,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二、评估和诊断(一)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自知力水平正常;情绪低落;学习压力过大,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二)诊断1.根据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统一,自己对症状有良好的自知力,并因内心冲突感到痛苦,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人

6、格特征相对稳定,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剧烈,反应也只局限在考试问题范围内,无回避和泛化,社会功能尚保持较好,故排除神经症。从病程上看,求助者的问题持续时间没有超过2个月,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不良情绪体验在控制范围内,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综合分析收集的所有资料,最后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焦虑)(三)鉴别诊断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求助者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虽有情

7、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没有表现出这些主要症状,因此可以排出焦虑性神经症。三、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求助者的认知;消除不合理的信念;减缓考试焦虑症状;改善睡眠、饮食状况;提高考试成绩。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帮助求助者学会

8、自我心理调整,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最终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达到人格的完善。四、咨询方案(一)采用的咨询方法与原理:根据咨询目标、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求助动机,该案例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8月第1版.114-129页.。该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因素来改

9、变情绪。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以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埃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认为:患者的情绪困扰乃是由个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教导患者学习“理性的治疗方法”以代替“非理性的想法”,以清除患者的情绪困扰。该理论又叫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建立的不合理信念;C是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10、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时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吕静.儿童行为矫正.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第一版.35-37页.。针对杨某的具体情况,将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二)咨询方案实施前告知求助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

11、咨询的具体办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

12、止咨询。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分4次完成,每次50分钟,时间安排从2010年11月20日开始。(四)咨询效果评估方法1、来访者主观体验报告2、班主任和同学的评价3、咨询师观察评估4、心理测验结果报告(五)咨询费用:每次60元。心理测验收费:SAS:30元五、咨询过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一)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心理诊断阶段2、领悟阶段3、

13、修通阶段4、再教育阶段(二)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1、咨询时间:2011年10月20日2、咨询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3、咨询方法:摄入性谈话、合理情绪疗法、学会放松训练、心理测验4、咨询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该学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成长中的重大生活事件。(2)与学生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正确使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技术探寻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3)说明测验的目的,进行心理测验(SAS自评量表)。(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

14、题分析。(5)确定咨询目标。(6)简单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及其规则。(7)教会求助者几种简单的放松训练(肌肉松弛法和放松肌肉法)。(8)布置咨询作业:a.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b.每天下午安排半小时的体育活动;c.每天进行一到二次肌肉放松练习。第二次咨询1、咨询时间:2011年10月27日2、咨询目的:(1)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寻找根源;(2)使求助者领悟到自身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3)进行“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训练。3、咨询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4、咨询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每天下午都能进行体育活动;

15、不再熬夜;每天进行一次肌肉放松练习,但做的不是很好。(2)合理情绪疗法:向求助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她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向求助者指出,她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现在她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让求助者与不合理信念展开辩论,将其驳倒。帮助求助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从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比如:a.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认为自己能力差,以后也不会取得好成绩。一次考试失败,肯定是有原因的,寻找原因时要客观、全面,不能单纯从能力方面去追究失败的原因,还可能是情绪上、身体上、环境上的原因导致的。因此,失败之后,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地寻找原因,总结教训,进而改进,下次考试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对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也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一次失败就让自己否定自己,那么这种毫无自信的心态就会埋下下一次失败的祸根。b.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令父母、老师失望,让同学们瞧不起。家长、老师、同学们不会因为你一次成绩不理想而对你失望、而瞧不起你。他们会帮助你克服困难,因为你是他们至亲至爱的人。同时,自己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争取下次取得好的成绩。c.只有超过别人的成绩才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