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8418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3B钢材在空气中的反应只有氧化、还原及化合反应C钢材在空气中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其负极的反应为Fe3e=Fe3D空气中太阳、风雨、湿度对钢材的腐蚀有较大影响答案D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A项错;电化学腐蚀首先得到Fe(OH)3,分解得到Fe2O3,有分解反应,B项错;负极的反应为Fe2e= Fe2,C项错。2据报道,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6H2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放电时,CH3OH

2、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6H2O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答案B解析放电时为原电池,从化合价判断CH3OH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6H2O;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反应为CO6H2O6e=CH3OH8OH,溶液的pH增大,从电极反应来看,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综上所述错误的为B项。3(2011广东,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

3、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电解原理。a和b不连接时,不能构成原电池。铁与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片上,A项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构成原电池,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生成铜在铜片上析出,B项正确;无论a和b是否连接,都是铁片不断溶解生成Fe2,溶液中的Cu2不断得到电子生成Cu,溶液颜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项正确;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时,铜片作阳极,失电子生成铜离子,溶液中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得

4、电子,D项错误。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4 molB0.5 molC0.6 mol D0.8 mol答案C解析通常电解CuSO4后脱离溶液的是2CuO2,所以把脱离产物化合(成为CuO)再放回溶液,就可使其恢复原貌。现能使其恢复原貌的是Cu2(OH)2CO3,不考虑CO2的溶解,即Cu2(OH)2CO3Cu2(OH)2O2CuOH2O,所以是先电解CuSO4后电解水。故有关系式:Cu2(OH)2CO32Cu

5、OH2O转移6e解得n(e)0.6 mol。5有下列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反应的产物为水的是()答案C解析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或空气的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负极反应AO24e=2O22H24e2O2=2H2OBO24e2H2O=4OH2H24e4OH=4H2OCO24e4H=2H2O2H24e=4HDO24e2CO2=2CO2H24e2CO=2H2O2CO2或CO2eCO=2CO26.(2011江苏,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6、 mL 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A错,因为图中所示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应该是放热反应。B错,因为醋酸属于弱酸,图线的起点对应的pH数值应在1和2之间。C对,因为从图线容易读出该温度下的溶质还没有达到饱和溶液所满足的量。D错,因为“生成物的最大量”和“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属于两个概念、两个表示法。7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

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s,单斜)=S(s,正交)H0.33 kJmol1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式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答案B解析得:S(s,单斜)=S(s,正交)H0.33 kJmol1,A项错误;可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时要放出热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较稳定,B项正确;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应该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要低,C项错误;式表示断裂1 mol S和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8、kJ,D项错误。8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答案C解析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H24e= 4H,正极为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A项错;从图中可以分析,a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阴极,若用于铁表面镀铜,则阳极为镀层金属,即铜,B项错;C项相当于铜的精制,正确;a、b两极

9、均是石墨时,a极发生反应:4OH4e=2H2OO2,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氢气体积不相等,D项错。9(2011重庆,1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A1780 kJ/mol B1220 kJ/molC450 kJ/mol D430 kJ/mol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键与反应热的关系。断裂1mol SS键需吸收280kJ的热量,断裂3molFF键需吸收480kJ的热量,而形成6mol

10、 SF键放出330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H1220kJ/mol。10(2011浙江,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

11、应为:Cu2e= Cu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之钢铁的吸氧腐蚀知识。液滴下铁为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液滴外缘氧气得电子与水化合生成氢氧根,OH与Fe2结合生成Fe(OH)2,进而生成Fe2O3n H2O。阴离子移向负极,A项错误,B项正确;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铁比铜活泼,应为铁失电子:Fe2e=Fe2,D项错误。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减小B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

12、性依次减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蓄电池工作原理、焓变、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与化学平衡的关系、离子的氧化性判断等知识点。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铅放电损耗质量减小,正极PbO2放电质量减小;C(s)CO2(g)=2CO(g)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1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1393.5 kJ/molH2(g)O2(g)=H2O(l)H2285.8 kJ/molCH3COOH(l)2O2(g)=2CO2(g)2H2O(l)H3870.3 kJ/mol可以计算出2C(s)2H2(g)

13、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H244.1 kJ/molBH488.3 kJ/molCH996.6 kJ/mol DH996.6 kJ/mol答案B解析由盖斯定律可推知,将22即可得2C(s)2H2(g)O2(g)=CH3COOH(l),同理该方程式的反应热H2H12H2H3488.3 kJ/mol,故选B。13有关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答案A解析装置中没有外接直流电源,所以不是电解池,而是原电池,

14、所以A错,D对;该电池是铁的吸氧腐蚀,在反应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Pt作正极,O2是正极反应物,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B、C项正确。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B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OH6OH6e=CO25H2OC在铁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答案A解析A项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SO4=ZnSO4Cu,置换出的铜和锌,以及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项正确;B项中甲醇作负极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OH6e=CO25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