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8375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20课识破花招防拐骗教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四年级 第20课 识破花招防拐骗 教参本课是生命安全教育第八部分“预防违法犯罪与人身侵害”的内容范畴。在这一模块中,第三条要求是“在家里遭遇小偷,或被人绑架不要激怒歹徒,要用智慧与坏人周旋”。本课重点落实课标中:学习识别可疑陌生人,掌握防拐骗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教学以“预防拐骗”为核心,让四年级的学生知道骗子的常用花招有哪些,让学生提高警惕,加强防拐骗的安全意识。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 关注身边的安全状况,关心安全问题。2. 与他人友好相处,对可疑陌生人保持必要的警惕性。(二)行为技能训练1. 学习识别防拐骗的常用花招。2. 掌握防拐骗

2、的基本方法。(三)知识经验积累了解骗子的常用花招,掌握防拐骗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预防拐骗的一些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由于骗子的手段往往具有迷惑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难点为如何识别骗子的一些花招。三、内容说分析及教学建议为了能让学生掌握骗子的常用花招和预防被拐骗,让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而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被拐骗的案例、尤其是成功脱险的案例等。教师自己也要收集一些拐骗的新闻报道等。1 引言引言直接指出骗子往往是利用我们的同情心来拐骗的,从而让学生深入思考:骗子的常用花招有哪些?如何预防拐骗?从而导入本课主题。 2 平安故事平安故事讲

3、述一位学生在公园里游玩时碰到一个骗子假装问路,欲加以拐骗,后来在其他同学等人的帮助下被识破没有得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拐骗往往发生在我们的不经意间,让学生知道提高防范的意识。在教学“平安故事”时可以主要采用阅读与复述、问答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骗子的花招有哪些?小图和同学们又是如何防范的?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3 平安指南平安指南则从“骗子的常用花招”、“ 如何预防拐骗”两个核心内容让学生深入地了解骗子是如何骗我们的,我们又如何预防被拐骗。“平安指南”是学习与交流活动。老师可重点指导学生了解骗子之所以能骗到我们,往往是利用了我们的弱点。有哪些弱点呢?引导学生在文

4、中画出来。在教学骗子的常用花招时,根据图意,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演一演以加强直观理解,对骗子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如何预防拐骗时,要强调不要有贪小便宜的想法,还要有防范意识,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在外出时,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有安全意识。还要注重实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4 平安歌谣平安歌谣主要用简洁的语言,让学生了解骗子的常用花招,以及在碰到骗子时要知道如何机智地应对。“平安歌谣”是读诵活动。老师可指导学生采用对读、朗诵、背诵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养成外出时注意防范的习惯,识破骗子的的常用花招。5 平安广角平安广角则以知识拓展的方式来展现,若被骗子拐骗后

5、,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告诉学生如何机智地设法让自己脱险,掌握逃生的一些必要技能。“平安广角”是拓展活动。主要是从被拐骗后的对策这个方面来让学生掌握安全的技能。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公共场所的呼救,求救无望装作顺从,留意观察,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四、平安演练与建议平安演练则通过做一做,说一说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学会和陌生人交往,要学会保护自己,要提高警惕,以识破骗子的花招,并能机智地应对,以防被拐骗。“做一做”是实践活动。通过创设三个情境,分别为有人请帮忙、带去玩、在商场走散,前两个是让学生认识到骗子从我们的善良与同情、贪小便宜等方面进行拐骗,第三个则是加强自身的安全意

6、识。要根据图意、文意进行演练,要注意应对的多样性,不同性,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不可以一刀切,一概而论。第1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做,不能简单地是帮还是不帮。第2题则要委婉地拒绝,第3题可以找商场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或者给妈妈打电话等方式,要教育学生不能跟陌生人走,最好也不要独自一人回家。“说一说”是操练辨析活动。通过外出创设四个情境,主要上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时候的正确做法,以减少被拐骗的机会;还着重让学生辨析如何正确地与陌生人交往。可以进讨论辨析,再演一演。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做为什么不对或对。第1题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安全,不容易被拐骗。第2、3、4题是错误的。这样做容易被骗子利

7、用,从而被拐骗。五、教学资源链接1教学时可参考王大伟主编的王大伟自救手册2教师教学中,可以准备一些被拐骗的案例或视频。3王大伟 防走失拐骗歌你拍一,我拍一,出门穿件大红衣。 你拍二,我拍二,不吃生人羊肉串儿。你拍三,我拍三,妈妈电话记心间。你拍四,我拍四,问我叫啥没名子。你拍五,我拍五,拔腿就跑小老虎。你拍六,我拍六,找到警察会求救。你拍七,我拍七,人多拥挤咱不去。你拍八,我拍八,自已做个身份卡。你拍九,我拍九,生人叫我我不走。 你拍十,我拍十,回家的路我认识。小朋友快乐平安!4. 犯罪分子常用的骗术掉包计”犯罪分子常常以利相诱,如,告知中大奖、捡到钱物平分、虚假网络信息、兑换外币、假冒“贵重

8、”物品等手段,将诱饵抛到旅客面前。碰到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旅客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要谨慎对待,冷静客观地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判断真伪,切莫让骗子有机可乘。“换钱计”骗子利用秘鲁币或伪造纸币,谎称外国货币,突遇急事要与旅客进行高额兑换。旅客一旦动了贪念,便掉进了骗子的圈套。“假同乡”骗子假扮同乡,与旅客套近乎,使其放松警惕,进行诈骗。特别不要轻信与你是老乡、同路人,把财物、行李、车票交给不认识的人看管,以防丢失。更不要吸、食、饮用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食品和饮料,以防被骗。“中奖骗局”骗子借易拉罐等道具,谎称中了大奖,欺诈旅客。“拉客宰客”一些拉客人员活动在火车站周边,主要拉客对象是一些收入低、

9、返家心切的民工、学生等,旅客稀里糊涂上车后,才发现拉客人员先前的承诺全没了,车票漫天要价、不按时发车,不仅耽误行程,人身财产安全也没有保障。民警提醒,旅客转车或搭长途车时,一定要乘坐正规运营的客车,“黑车”坐不得。“急救诈骗”不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陌生人。在候车室和列车上,有的骗子利用聊天套近乎的手段,套取家庭电话及相关资料,然后打电话给其家人,用突发急病、遭遇车祸等需钱治疗等借口让家里人汇款以骗取钱财。“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学习、考察”、“旅游”等名义骗取钱财,比如“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打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发与应用管理赴欧洲专项交流考察”名义,实际仅仅是欧洲旅游。“电话诈骗”

10、以经济犯罪为前提给受害人打电话,假冒警察、检察院、银行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银行账户存在安全问题”等理由让受害人将现金转入其他账号冻结,一般骗子会采用恐吓的手段吓唬受害人。一般这种情况涉及金额比较大,骗子对受害人的信息掌握比较详细,以致于受害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真伪。遇到此种情况,一定要给账户所在银行的官方号码以95开头的客服电话打电话确认一下,不能立马按照骗子的要求去做。5. 竹山县中学生被拐骗 冲路人喊“爸爸”巧脱身发布时间: 2014-05-09 09:55来源:荆楚网http:/ 刘东)5月7日傍晚,竹山县麻家渡镇九年制学校八(3)班学生施XX,和另外两个同学放学后结伴回

11、家。两名同学分路回家后,只剩下施晓琪独行。突然,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叫住施XX:“嗨,你爸爸叫我过来接你回家”对方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说。施XX忽然想起学校刚刚上过防拐骗的课,于是按老师教的方法问:“请问我爸爸叫什么名字?”对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此时,路对面远处有一个男子走来。施XX急中生智,向远处大喊:“爸爸爸爸”。拐骗者怕被识破,拔腿就跑,施XX因而得以脱身,安全的回到了家中。4.教育资讯:给孩子上堂防拐骗课http:/2012-07-05 09:45:19来源:网络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幼儿在受到诱惑时,同意跟随诱骗者。而在儿童诱拐案件中,只有少数采用暴力的手段,大多数试图采用语言诱骗的手

12、段。而中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儿童被拐骗现象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儿童因此失踪。那么,该如何有效增强孩子防拐骗的自我保护意识呢?认清常用诱骗手法要让孩子了解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这种手法最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手法称为“权威诱惑法”。即拐骗者能叫出小孩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说,受爸爸或妈妈委托,前来带孩子回家,甚至说得到了老师的同意。这类“权威诱惑”通过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骗孩子。第二种手法称为“物资利诱法”。例如,“小朋友,在我的车里面有一个礼物给你。想知道是什么吗?跟我到车里去看看吧。”这种方法利用诱发孩子的好奇心而达到拐骗孩子的目的。第三种手法称为“带路引路法”。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13、,有意引诱孩子。例如,“小朋友,你知道去酒店的路怎么走吗?你能不能带我去啊。”我们要告诉孩子应对上述各种诱骗手段的方法。对于前两种诱骗,要求孩子至少一定要直接与家长和老师通话确认。因此,必须要求孩子能记住家长的手机号码。而对于类似“带路”的要求,为了保护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同时又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指路法帮助他人。多进行反拐骗演习。我们要尽量通过事例分析、游戏和情景模拟问题的方法,强化孩子掌握有关防范拐骗的自我保护方法。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经验的限制,简单的说教对孩子不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直观性、形象性和操作性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家长可以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或有关新闻报道中的案

14、例,和孩子一起分析。家长可以借此询问孩子:“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另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创设情景性问题的方法,增强孩子自我防范的意识。例如,家长在带孩子到游乐场游玩时,可以询问孩子:“在游乐场,如果有陌生人说,他的宠物狗丢失了,希望你能帮他找一找,你怎么办?”避免将“坏人”模式化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教育部门特别为儿童制作了一个主题为“不要开门”的电视节目:在事先已征得孩子父母的同意的情况下,由一名男性乔装成送货员,带着一大堆礼物与五彩缤纷的气球,准备送到一些只有孩子在家的家庭中。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是,另有半数的孩子则让父母担心不已。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的姿态带“送货员”参观房间儿童对于好人、坏人的理解大多来自于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代表“坏人”的大灰狼形象通常都是贼眉鼠眼、形象龌龊,甚至通常在晚上才会出来。这些故事形象或一些艺术化的形象刻画,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思维定势,造成对缺乏经验的孩子产生判断上的误导。就像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节目揭示的一样,只要乔装的送货员西装革履、面带微笑,很多小孩都会丧失警惕。因而,家长要引导孩子打破思维定势,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坏人的含义,并教会孩子辨识和应对真正的坏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