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8123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四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选择题标准练(四)满分44分,实战模拟,20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生育率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1549周岁)人数之间的比例。读世界人口最多5国近5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完成13题。1.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家庭人口数量人均寿命A.B.C.D.2.1970年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印度尼西亚D.印度3.各国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B

2、.人均寿命的延长C.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解析】1选C,2选A,3选A。第1题,因生育率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所以生育率高,人口的出生率就高,家庭人口的数量就多,因此生育率的变化会影响人口的出生率以及家庭人口的数量,但是对人口的死亡率及人均寿命没有影响。第2题,生育率的变化会影响出生率的变化。由图中可以看出,1970年以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生育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的生育率下降最为明显,所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美国生育率1970年之后基本没有变化,人口增长模式也没有变化。第3题,生育率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3、生育率越低,反之越高。随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育率逐渐降低。我国生育率迅速降低除与经济发展速度快有关外,我国还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美国、巴西等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的变化与人均寿命的长短没有关系。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数量都在增加,育龄妇女的数量不会减少。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牧区到农区的变化过程,逐步形成了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北平原四大肉牛生产优势区。下图示意我国19802011年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4.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移动过程中()集约化程度加大良种率变化不大圈养比重上升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牛肉超过猪肉牛肉商品率提高A.B.C

4、.D.5.影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牧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B.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C.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D.农区土地撂荒现象日益增多【解析】4选B,5选C。第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移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投入的人力物力要比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多,所以肉牛产业重心移动的过程中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大、肉牛的优良品种不断增加;我国西部地区的畜牧业主要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东部地区的畜牧业主要以圈养为主,所以随着肉牛产业重心的东移,圈养比重会上升;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以猪肉为主;西部牧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中肉类所占比重大于东部地区,所以随着肉牛产

5、业重心的东移,牛肉的商品率也不断增加。第5题,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所以影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读下图,回答68题。6.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被侵蚀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7.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B.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8.下列关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GIS技术获取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影像B.利用GPS技术分析辽河河口形态变化规律C.利用R

6、S技术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D.利用GPS技术模拟辽河河口形态未来的变化【解析】6选C,7选B,8选C。第6题,读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第7题,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因此海岸向南推进。第8题,获取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影像和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主要利用RS技术;分析辽河河口形态变化规律和模拟辽河河口形态未来的变化主要利用GIS技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喷发时熔岩流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即富士五湖。“钻石富士”的奇景(下图右),是指站在特定地方在某些时候看到太阳位于富士山山顶,状如钻石般闪耀。据此回答911题。9.

7、摄影爱好者在山中湖村观赏到这一美妙瞬间,可能是当地时间()A.6:00B.8:00C.17:00D.19:0010.图中所示的本栖湖是富士五湖中唯一不结冰的湖泊,其原因可能是()A.纬度较低B.海拔较低C.泥沙较少D.地热较多11.关于富士五湖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由火山口积水而成B.补给类型不同C.各湖海拔相当D.均为咸水湖【解析】9选C,10选D,11选C。第9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山中湖村位于富士山的东北方向,只有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时,位于山中湖村的观测者向西南方向观测才有可能出现“钻石富士”的奇景,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则当地时间为17:00符合题意,19:00时太阳已经落山或者是太阳高度角太小,不会出现此景观。第10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这五个湖泊的海拔、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这两者对湖泊有无结冰期的影响程度大致一样,泥沙含量的多少对湖泊有无结冰期没有影响,所以本栖湖不结冰的原因可能是地热较多。第11题,火口湖是在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由题干可知,富士五湖为火山喷发时熔岩流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不是火口湖;既然是熔岩流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所以属于淡水湖;富士五湖的补给类型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类型相同;由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各湖海拔相当。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