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97760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的特色创新,艺术理论-摘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还要 根据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重视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突 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 特点的人才评价制度。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考核不能再沿用学科型 课程考核模式,要以职业能力目标考核为主,以知识目标考核为 辅;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以终结性考核为辅;要引入能力证据, 促进技能考证和社会实践并重视课程考核方案的创新。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特色;创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应再是高等普通教 育的简单复制,而必须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 养”等整

2、体特征,开展类型特色创新,其中就应包括课程成绩考 核的观念、原则、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创新。艺术设计课程考核要 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以先进职业教育观念为指 导,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艺术设计课程考核在引导学生 重视和积极参与职业能力训练方面的导向功能。一、以职业能力目标考核为主,以知识目标考核为铺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来说,一 定要摆对应会和应知的位置,艺术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的设 计,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对职业能力目标的考核,即围绕职业能力 目标来设计考核项目、内容、标准和分值比例,考核重点应放在 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艺术设计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 状况和程

3、度上面。而不应该将知识目标摆在首位,不能首先考虑考核哪些知识理论,更不能重点围绕知识来设计考核评价方案。 对知识理论的考核,应放在辅助的地位,应坚持必需、够用的原 则,并且应该有机地融入职业能力的考核之中。重应会还是重应 知,即重能力考核方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行为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你重能力考核,他便会积极参加能力训练,你重知识考 核,他便会依赖书本、死记硬背。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考核方案应 该成为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的有力杠杆。二、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以卷面考核为辅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指导思想是使 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以尽快适应职业岗位的需 要,高职艺术

4、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主要应体现在职业能力的掌控 上。职业能力要通过实际操控才能提高。同样,学生是否真正具 有了某种胜任职业岗位,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也只 能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客观评价和验证。卷面考试虽然也可以考一 些能力应用题,但是,其实质还是“纸上谈兵”,离实际的“率众 杀敌”还有相当的距离。“知道”怎么做并不等于实际上也会做。 不少学生就是这样,卷面上答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要做时不知所 以。有人将这种卷面应用能力称之为“知识能力”,事实上也确实 如此,其实际上还是停留在“应知”的层次。因此,高职艺术设计 课程考核必须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以卷面考核为辅。要以“真 刀真枪”的“实战”方式来考

5、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以此引导学生 重视实际操作训练。三、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以终结性考核为辅所谓形成性考核,指对学生平时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完成 情况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的考核。所谓终结性考核,主要 指期末卷面考试。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知识体系的构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养成,有其客观的 由量到质的渐变过程,表现在职业操作技能日臻熟练和相关素质 的日益提高等方面,而这非常需要经常性的鞭策与激励。而且平 时的职业能力项目训练有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往往前 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职 业能力体系出现缺憾。因此,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6、, 要特别注重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课程的每一个 职业能力训练项目都应是考核点,学生平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 主观性表现(如学习态度、到课率、组织带动能力、团队精神、 创新意识等)也应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是行为和素 质养成的重要方面。终结性考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考核手段, 终结性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应非得是卷面考试。四、引入能力证据,促进技能考证的社会实践所谓能力证据,指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参加社会职业活动的 经历、取得的成果,以及结合课程学习考取的相关职业或技能等 级证书。这些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学生已具备了某种职业能 力,因此称之为能力证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

7、为本” 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的终极目标,就是 要使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职业能力;再就现今的就业形势来看, 一是就业压力逐渐加大;二是职业准入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人 才市场上,具有实际工作经历或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成为企事 业单位择人的门槛,甚至超过了对校内学习成绩的要求。因此, 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考核必须重视将能力证据引入考核体系,实现 艺术设计课内学习成绩考核与社会实践考核、考取相关职业资格 或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艺术设计课程有相关工种职业资格鉴定 的,必须规定考取相应的等级,同时考核方案要设计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指标,鼓励学生结合艺术设计课程学习积极参加行业、 企业相关的职业

8、活动,并根据真实、相关的原则予以合理的分数 比值。五、重视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学科型课程考核模式下,艺术设计课程一般是不单独制订 方案的,基本上每门课程都按照学校关于课程考核的常规方案实 施,而常规方案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而已。因此,具体一门课 程究竟要考什么、为什么考、什么时候考、怎样考,事先不仅学 生不明白,就是教师也心中模糊,临到期末,便匆匆命套题交上 去,存在很多的随意性。这种状况下,课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行 为没有导向和调动作用,同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毫无规范性和 约束力。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特色创新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所体 现。一是艺术设计课程应该制定特色的考核方案,对“考什么? 为什么考

9、?什么时候考?怎么考? ”等问题予以明确具体的规 定,并且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便发给学生,让学生明 白,使之体现充分发挥对学生学习需求、学习行为的导向和调动 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等方 面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二是要重视课程考核方案的设 计。综上所述,艺术设计课程考核方案的创新设计要遵循上述 原则。要重点考核学生平时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艺术设 计课程目标的状况和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要强 化艺术设计的实际操作考核;要纳入能力证据。促使学生积极参 加社会实践和技能考证。其次,要明确地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方 式、考核时间、考核标准,科学设定各个考核项目的要求、分值与评价细则。特别要注意体现艺术设计课程的自身特点,形成教 师独特的创新风格。要让艺术设计课程考核真正成为体现高职教 育先进教学观念,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 艺术设计的兴趣和动力,科学调整、修正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动 机的有力“杠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