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7494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佳佳”为你整理了“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克与千克,统计,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

2、的重点内容是用混合运算、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万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

3、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包括“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学习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进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部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的计算除法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4、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一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聚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程生活 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

5、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采用同桌互相帮忙、互相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进度。 3、树立榜样让学生向榜样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4、采用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5、对于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提问,加强这些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7、培养学生会看课本的情境图,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和描述。 五、课时安排: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

6、)、表内除法(一)(10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混合运算(7课时) 两步式题4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小小设计师1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克和千克(2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二年数学教学

7、工作计划 篇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1班学生数:45人,二年级2班学生数:45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

8、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单元分析 1、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

9、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3、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

10、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4、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一):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

11、“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6、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

12、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四、教学目的 1、初

13、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

14、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