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97467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模诗歌鉴赏41-50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江城子 密州出猎1、解释加线词: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姑且 )( 黄犬 )( 苍鹰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这里指随从将士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 )(形容随从乘骑之多)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此指作者自己 )( 这里借以自指 )( 更 )鬓微霜, 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白)(会当,将要 )(这里隐指西夏)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冯唐持节出使云中郡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实际上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表现出作者献身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 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上片生动

2、的描写了一幅出猎场面,气势浩大,气氛热烈B、全词纵情恣意,随性挥洒,是典型的豪放之作C、作者在词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气概D、词中提到孙郎,赞美了孙郎亲自射杀老虎的豪气42、如梦令1、解释加线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 酣睡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指侍女)( 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2、 这首词刻画了抒情主人公爱春、惜花的细腻感情。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说沉睡了一夜,酒还没全醒,前后看似自相矛盾,其实不然B、“却道海棠依旧”是“卷帘人”的回答C、“知否”连续重复

3、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D、“应是绿肥红瘦”贴切的写出了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43、一剪梅1、解释加线词:红藕香残 玉簟秋 独上兰舟 雁字回时 ( 鲜艳的荷花凋谢了 )(精美的竹席)(小船 )(雁行 )2、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离愁别恨跃然纸上,把相思之苦表现得细腻委婉,真实感人 。 3、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是一首表现相思之情的词,词中写了独居的孤寂和对丈夫的思念B、“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的“轻”写出了词人动作轻捷、小心又略带羞涩的少妇心情,“独”则回应“轻”,表现独自泛舟的愁情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构思独特,体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

4、相印,爱深情笃,相思却又难于相见的无奈思绪D、“红藕香残玉簟秋”描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景象,在词中的作用是点明季节特点,描写当时的环境44、诉衷情1、解释加线词:当年万里觅封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 梦醒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指金兵)(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 这里代指抗金前线)(古时隐士所居之处)2、本词选自 放翁词 ,作者陆游是 南宋 朝爱国诗人。“泪空流”的“空”,既写出了内心的失望与痛苦,也写出了 悲愤和不甘,也是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3、以下对本

5、词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C )A、本词有回忆当年的英雄气概写起B、“关河梦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前线的关切之情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是作者晚年安逸生活的字眼D、整首词抒发的是报国壮志难以实现的忧愤4、“关河梦断何处”一句的意思是当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场梦幻,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军队的遗憾。5、下列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词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B、这首词的上阕写词人回忆过去的生活场景,下阕主要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C、“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写出词人不能上前线作战的痛苦和无奈。D、“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三

6、句节奏短促,说尽了词人内心的委屈和不平。6、“此身谁料”一句,强烈地反映了作者爱国主义激情,壮志难伸的悲愤,以及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4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解释加线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 牛名,亦兼指连营之广,语意双关)( 这里泛指军中乐器 )( 演奏 )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场)(像,如)(检阅军队)(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完结,完成)(博得 )(死后 )(可惜)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A、“梦回吹角连营”是说军营阵势强盛,吹号声把人从梦中唤醒B、“八百里分麾下炙”描述了连绵

7、不断的军营中大家共同分享牛肉的情景C、“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营中各种乐器奏出塞外悲壮粗犷的战歌的情景D、“沙场秋点兵”记叙了秋天时节在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的往事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是回顾自己早年的生活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壮志未酬C、“胡未灭”中的“胡”原意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在词作总指的是金D、“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指的是自己在沧州隐居,慢慢老去4、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前文发生冲突,这样写的作用是: 末句的现实完全否定了前几句的理想,理想在现实中彻底破灭。壮词由雄壮转为悲壮。 5、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抒发

8、了词人抗金决心和壮志难伸的悲愤之情6、下列属于辛弃疾的词作的是( C )A、天净沙秋B、诉衷情C、青玉案元夕D、天净沙秋思7、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早年的梦想是“了却两句”(用文中语句回答),而现实是“白发生”,两者形成强烈对比,由此抒发了作者抒发了词人抗金决心和壮志难伸的悲愤之情的感情。46、青玉案 元夕1、解释加线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形容花灯如千树花开 )( 烟火纷飞,撒落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 装饰华美的骏马和彩车 )(千百遍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箫的美称 )(比喻明月 )(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 暗香去。(这

9、里指盛装的妇女)(声音轻盈悦耳)(这里指美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猛然、突然)(零落稀疏的样子)2、 这首词极力描写元宵佳节热闹繁华的盛况,是为了(C)A、反映出太平盛世的热闹繁华的景象B、衬托出寻找到意中人的惊喜高兴的心情C、反衬出意中人甘于寂寞,不慕荣华,不随波逐流的美好品质D、渲染寻找意中人的环境氛围3、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中的第三境界引用了本词中的一句来描述,这一句是 众里四句 4、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句描写出元宵节彩灯焰火争妍斗奇的热闹的景象。5、下列对于青玉案元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A、“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句描写元宵观灯

10、的盛装女子,仪态娇美、欢声笑语伴着阵阵香气,从眼前走过。B、整首词描写了热闹非凡的元宵赏灯情景,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节日的热闹氛围中,笑语欢快,内心无比喜悦。C、词的末句是作者表明志向,表达自己和词中女子一样高洁自持,不肯与当时的世风和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宁可寂寞,也不肯屈身降志。D、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的第三种境界。47、四块玉别情1、解释加线词: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靠着)( 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此处指 溪流拐弯 )2、 有人评价这首曲时说它用了多重设障的手法,请指出曲中有哪几重障碍?凭

11、阑袖拂 溪又斜 山又遮3、对这首小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溪又斜”“山又遮”是对“一点相思几时绝”的铺陈和展开B、曲的前半部分“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是用以抒情,后半部分“溪又斜,山又遮”是用以写景C、最后“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着对离别的伤感D、小曲以送别者的视角与口吻,直抒胸臆,情感真切感人4、“杨花雪”的含义是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5、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D )A、这是一首书写离别之情的散曲。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48、天净

12、沙秋1、解释加线词:一点飞鸿影下(天空中的鸿雁)2、 说说“孤”“落”“残”“老”“寒”等词突出了怎样的一种境况? 使得整个画面笼罩着一派寂寥萧瑟的气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小曲的标题B、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游子的寂寞C、“一点飞鸿影下”句使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D、小曲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是篇写秋的杰作4、“孤村落日残霞”中的“孤”、“落”、“残”体现在了村庄萧瑟、清寂的特点,这与“绿”、“ 红”等字营造出的缤纷绚烂的秋天景色形成鲜明对

13、比。49、天净沙秋思1、解释加线词: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2、这首小令,既有深沉的“悲秋”之感,又有缠绵的 思乡 之情。3、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题目“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首句中的“枯藤”是秋的景色之一,给人以萧条、悲凉的感觉C、曲中的“夕阳”与“昏鸦”是有时间联系的形象D、末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4、对这首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这首曲题为“秋思”,“秋思”就是“思考秋天”的意思。B、“枯藤老树昏鸦”六字,起首便展现了一幅萧瑟的秋天景象,凝练而隽永。C、“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旅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D、此曲既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的人和景都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最能表现“秋思”。5、有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两句连起来最能表现游子断肠的原因,请谈谈你的理解。“小桥流水人家”_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凉_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