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考点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6868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和生物圈考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物和生物圈考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和生物圈考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和生物圈考点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和生物圈考点例析在生物学会考和中考中,生物和生物圈作为初中生物的起始单元是必考内容,而本单元涉及的科学探究是考试评价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本单元的考点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如下:组成自然界的物体分两类,一是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非生物,二是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生物。这里所说的生命现象,说的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例1】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解析】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和死亡的虫体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会弹钢琴的机器人和恐龙化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也不是生物。这类题易受迷惑的是,能运动不是生物独有的特点,非生物也能够运动,如空气的流动、机器的转动等,所以

2、,能运动并不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答案】D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包括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合、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此类题往往以科学探究形式出现,所以也是科学探究考点的重要内容。【例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请你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时,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实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施计划:将10只鼠妇放入设置好的实验装置中央,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两边的鼠妇数目,统

3、计多次。实验用10只鼠妇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往往是观察到某种现象后提出的,然后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时,一定要确定好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这样确保实施计划时,实验结果是由变量引起的,从而得出结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典型实验,也是科学探究的代表性实验,经常出现在各种生物考试中。【答案】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光照 对照实验 避免偶然性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考点三:生态系统这个内容包括的基本概念较多,如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

4、、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水平等,对每个概念的的内涵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各种考试中出现较多,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写出或选出准确的食物链、分析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原因等。【例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学校附近的鱼塘中的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实行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实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实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的食物组织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种杀虫剂A大鱼小鱼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小鱼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5种生物

5、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许多人喜欢吃小鱼了。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络。在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小球藻,消费者有水蚤、小鱼、大鱼、河蚌,通过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分析,就能写出食物网和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顺着食物链逐渐积累的,因而就可以知道很多人喜欢吃小鱼的原因了。【答案】 B CEDA 小鱼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比大鱼少 C EDA【例4】在一个草场上,生活着很多兔子和狐狸如果大量捕杀狐狸,兔子的数量将会怎样变化?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超出了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在草场上大量捕杀狐狸,兔子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这样兔子的数量猛增,使得草场上草的生长受到影响,兔子会由于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数量又会减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和能量最多的生物都是生产者。【答案】先增加后减少 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