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6814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湖北医药学院(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医药学院教案口腔医学院教口腔修复学教研研 室 室姓名庞光明课程 名称口腔修复学课程名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Prosthodontics课程简介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和畸形的病 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其基础学科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 学、生物力学等,其相关学科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口腔美学等。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口腔修 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该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学习和训练,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

2、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采用大课讲授与实验课操作 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口腔修复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操作技能,为 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教 的 求对师要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 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

3、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 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材全国统编教材口腔修复学选(2007年第六版 主编:赵铱民 人民卫生出版社)用参考书参考书籍:籍1.马轩祥 口腔修复学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与2徐君伍 口腔修复学理论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常4徐君伍现代口腔修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用5张富强口腔修复基础与临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网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地址授课章节授课对象2007级口腔学时14时间授课地点3教室教材口腔修复学教学目的 要求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

4、):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全口义齿有悠久的历史,随修复材料学的发展,全口义齿的发 展也迅速。要求医师对修复的发展全面的了解,设计和制作更符合 口腔生理条件的修复体,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健康,回归于正常的社 会生活中。教学重点难点全口义齿的解剖特点、平衡合原理、五因素十定律、戴牙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具授课提纲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无牙颌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第四节: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 第五节:全口义齿的制作第六节:戴牙第七节:戴牙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第八节:全口义齿的修理 第九节:即刻全口义齿 第十节单颌全口义齿教学主要内容注教学主要内容

5、第节:概述1-1.牙列缺失的定义: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1-2.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1-3.无牙颌(edentulors jaws):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1-4.全口义齿的组成及特点:基托+人工牙、粘膜支持式、依靠基托与粘膜紧密贴合及边缘 封闭产生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而固位。1-5.牙列缺失的病因:龋病、牙周病、老年人生理退行性改变、 其他(如:肿瘤、外伤、外胚叶发育障碍、不良修复体)1-6.牙列缺失的影响:一)对口腔功能的影响:吞咽功能、发音功能、面形改变二)牙列缺失后的口腔组织改变:硬组织(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 槽嵴吸收:影响

6、颌骨吸收的因素:拔牙的原因:牙周病引起的速度快。拔牙的时间:3个月以内较快,最佳修复时间在拔牙后3-6个 月。骨质的致密度。(4)机体的健康状况。修复体的舒适程度。颌骨吸收的方向:上颌:向上和向内方向吸收。下颌:向下和向内方向吸收。三)软组织的改变四)颞颌关节的改变教学主要内容髁状突后移,压迫耳颞神经、血管等,引起耳鸣、听力下降垂直距离缩短,颌骨的偏移,不良习惯的形成,导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1-7.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一)口腔黏膜年龄和戴用义齿对口腔黏膜的影响(义齿性口炎)黏膜对适应义齿的作用烧灼感/灼口综合征(4)味觉二)唾液:唾液分泌机能减退三)神经肌肉系统四)颞卜颌关节病第一节无牙

7、颌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一)牙槽嵴牙列缺失后,形成无牙颌牙槽嵴,呈弓背状。其上覆为高度角 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二)口腔前庭口腔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侧粘膜之间。为一潜在的间隙, 粘膜下的疏松的结缔组织。有以下解剖标志:1、唇系带2、颊系带3、颧突: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的根部, 是骨性突起,此区粘膜较薄,与之相应的基托边缘应作缓冲。教学主要内容4、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颊侧多 有明显的倒凹,与颊粘膜之间形成颊间隙,基托应覆盖结节的 颊面。5、颊侧翼缘区:也叫颊棚区,位置:位于下颌后弓区,前 缘为下颌颊系

8、带,后缘是磨牙后垫,外界是下颌骨外缘,内侧 是牙槽嵴的颊侧斜坡。特点:面积较大,骨质致密,基托可较 大范围的伸展,可承受较大的牙合力。6、远中颊角区:在下颌后弓内,位于颊侧翼缘区之后方, 因受嚼肌前缘活动的限制,义齿基托边缘不能伸展,否则会引 起义齿松动或疼痛。(二)口腔本部(proper oral)在上下牙槽嵴之舌侧,上为颚顶,下为口底。解剖标志有:1、切牙乳头: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中切牙之舌侧, 其下为切牙孔,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应 缓冲,以免压迫神经血管。上颌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点连线 前8-10mm ;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 1mm

9、范围.2、腭皱3、上颌硬区: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骨组织呈嵴状隆起且 覆盖的粘膜甚薄,故此区义齿易受压而至疼痛,并成为义齿的支点, 使义齿左右翘动,影响义齿的固位。4、腭小凹:是口内粘液液腺导管的开口,位于腭中缝后部, 硬软腭连接处的稍后方,数目一般为2个,左右各一,上颌义 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处。5、颤动线:位于软硬腭交界的部位,当患者发“啊”音时教学主要内容此区出现轻微的颤动现象,故又称“啊”线。是上颌义齿后缘的标 志,颤动线分为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为后 堤区。后堤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腭穹隆较高-垂直型后堤区,不利于固位;第二类:腭穹隆较平坦-水平型后堤区较宽,有

10、利于固 位;第三类:介于二者之间腭部高度,宽度中等,有一定后堤 区,有利于固位7、翼上颌切迹:位于上颌结节之后,为蝶骨翼突与上颌 结节后缘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粘膜形成软组织凹陷,是上 颌义齿两侧后缘的界线。8、舌系带位于口底的中线部,是连接口底与舌腹的粘膜 皱襞,呈扇形,动度较大,边齿基托边缘在此部位应形成切迹, 以免影响义齿的固位。9、舌下腺:位于舌系带两侧,左右各一。可随下颌舌骨肌 的运动而上升或下降,与此区相应的义齿舌侧基托边缘不应过 长,否则舌运动时易将下颌义齿推起。10、下颌隆突:位于下颌两侧双尖牙根部的舌侧的骨性突 起,表面粘膜较薄,易产生压疼,该区基托应作缓冲。11、“P ”切

11、迹:位于下颌骨内缘,下颌舌骨嵴前方,是口 底上升时的最高点,基托边缘应有相应的切迹。12、下颌舌骨嵴(mylohyoid ridges)位于下颌骨后部的舌面,从第三磨牙斜向前磨牙区,由 宽变窄。覆盖此区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以免产生压痛。13、舌侧翼缘区:是与下颌全口乂齿舌侧基托接触部位的教学主要内容解剖标志,其后部是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部位,此区基托 应有够的伸展。14、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远中的牙槽嵴远端的 粘膜软垫,呈圆形或卵圆形,覆盖在磨牙后三角上,由疏松的结缔 组织构成。磨牙后垫是下颌义齿的后界,义齿基托的后缘应盖过磨 牙后垫的1/3S1/2。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

12、的解剖标志。 二、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一)、无牙颌的分区1、主承托区(primary stress-bearing area): 垂直干牙合力受力 方向的区域。部位:牙槽嵴顶腭穹隆区颊棚区特点:咼度角化复层鳞状上皮与不移动的致密结缔组织意义:合力的主要承担区2、副承托区(secondary stress-bearing area):与牙合力受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部位:牙槽嵴唇、颊、舌、腭侧不包括硬区意义:分担部分合力,义齿基托与副承托区黏膜紧密接触。3、边缘圭寸闭区(border seal area):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 分。部位:粘膜反折线区+后堤区+翼颌切迹+磨牙

13、后垫意义:与义齿边缘紧密贴合,防止空气进入4、缓冲区(relief area):部位:上颌硬区,舌隆突,颧突区, 切牙乳突,残存骨突等组织学特点:骨性隆起,粘膜薄意乂:易压痛,形成支点教学主要内容(二)、义齿间隙和义齿表面1、义齿间隙(denture space):是口腔内容纳义齿的空间,是 天然牙存在时在口内上占据的空间。此空间称义齿的“中性 区”。2、义齿表面:组织面:义齿基托与粘膜的接触面磨光面:基托凹面高度光滑,边缘有一定厚度、圆缓。 咬合面:切割、碾碎食物。思考题1)无牙颌有哪些主要的解剖标志?2)全口义齿的边界是如何确定的?3)无牙颌解剖标志的意义?4)上颌后堤区的位置,意义?5)

14、无牙颌的分区及特点?第二节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相关概念:固位:是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教学主要内容稳定:是指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重防止义齿侧向和前后向 脱位。(一)、固位原理1、吸附力(adsorption):指两种物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 附着力和内聚力。影响因素:1)基托面积颌骨的解剖形态。2)接触的密合程度印模的准确性,光洁度。3)唾液的性质。2、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是抵抗液体分层的力里。影响因素:1)基托面积颌骨的解剖形态。2)接触的密合程度印模的准确性,光洁度。3)唾液的性质。3、大气压力(atmospheric pressure)1基本原理:负压、密封2形成过程:咬合排气部分真空(负压腔)3大气压力值: MPa (1.0336 kg/cm2)影响因素:1)基托的面积。2)接触的密合程度。3)边缘封闭。(二)、影响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1、颌骨的解剖形态教学主要内容1)颌骨的解剖形态影响基托面积2)牙槽突倒凹的固位作用2、口腔粘膜性质:厚度,弹性,和韧性3、基托的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