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65378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中学物理力学中经常会遇到有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连接体问题。学生觉得这部分问题处理起来很困难,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给学生补充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即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整体法或隔离法来解答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一、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还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1)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 (2)画出系统的受力示意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3)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

2、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二、隔离法把所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可以把整个物体隔离成几个部分来处理,还可以对同一个物体,同一过程中不同物理量的变化分别进行处理。采用隔离法能排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要计算物体系内部不同部分间的作用力,就必须要取隔离体来研究。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 一要包含待求量, 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 (2)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 (3)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3、。 (4)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三、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关系整体法与隔离法,不是相互对立的,在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界限,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待求量的出现为原则。四、几种应用类型的典例分析1整体法在平衡态对象中的应用平衡态对象是指研究对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例如,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1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判断粗糙地面对三角形木块是否有摩擦

4、力?如果有,摩擦力的方向如何?题目中已经明确告知三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只需要我们判断地面对三角形木块的摩擦力,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此对象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很容易得出三角形木块不受摩擦力的正确答案。2整体法在非平衡态对象中应用非平衡态对象是指研究对象有共同的加速度或对象中的某些物体有加速度。例如,如图2所示,物块与斜面体的质量分别为m、M,物块在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向上滑动时,斜面体仍保持静止,斜面倾角为。试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本题若用常规方法来求解,解题过程变得很复杂。但如果利用整体法来求解,把物块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作出受力

5、图,建立坐标轴并将加速度a沿坐标轴分解,将变得非常简单,如图3所示水平方向: FcosFfmax竖直方向: FsinFN(Mm)gmay而,axacos,ayasin故,Ff(Fma)cos,FN(Mm)g(maF)sin由此可见,用整体法解非平衡态对象问题,同样也可简化解题过程。3隔离法与整体法的交叉运用例如,如图4所示,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在某一位置平衡。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

6、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FN不变,T变大BFN不变,T变小CFN变大,T变大DFN变大,T变小选小环P和Q及细绳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力FN作用,由于环移动前后系统的重力不变,则FN也不变。再用隔离法取小环Q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5所示,所以有: Tcosmg。由于P环左移后变小,因此T也变小。正确答案选B。总之,在实际应用中,隔离法和整体法往往同时交替使用。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假设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一方面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另一方面要对物理量、物理模型、物理条

7、件、物理过程及物理状态等进行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和计算,使问题迎刃而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假设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教会学生掌握假设法,对学生学习中学物理有很大帮助。下面就利用假设法进行举例说明。 1.无法判定某一物理量的特性时(如力的方向或加速度的方向等)例1如图1所示,有、两物体通过两个滑轮连接,其质量分别为和,光滑斜面的倾角为,求、两物体的加速度。2.寻求电路故障问题时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有关规律进行推导,结果若与题中现象不符,则此段电路无故障,否则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照此下

8、去,直到找到全部故障。例2在图3所示电路中,灯泡A和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忽然灯泡B比原来变暗了一些,而灯泡A比原来变亮了一些,试判断电路中什么地方出现了断路故障。假设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本人专门编辑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遗传定律中的延伸”,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考纲规定的内容之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将抽象的肉眼看不见的基因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直观地表现出来,认同孟德尔的假说.

9、在教学中,两对等位基因形成配子的种类,两对等位基因F2的形状分离比,测交实验,我们可以设计模拟实验,加深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认同。 一、两对等位基因形成配子的种类 材料用具 塑料桶2只,分别标号 1、2,乒乓球80个,20个标上A,20个标上B,20个标上a,20个标上b,把a和A放入1号桶,b和B放入2号桶。记录用的表格及用具。 2方法和步骤 1)多次摇动2只桶,使桶内的求随机混合。 2)分别从两个桶中抓取一个小球放在一起,记录字母的组合。 3)将抓取的小球放入原桶中,重复1)、2)步骤。 3.结果和结论: 球的组和有多少种?它们的比值是多少?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二、

10、自由组合定理的模拟实验 1.材料用具 塑料桶2只,分别标号 1、2,乒乓球160个,40个标上AB,40个标上aB,40个标上Aa,40个标上ab,把每一标号20个放入1号桶,余下一半放入2号桶。记录用的表格及用具。 2方法和步骤 1)多次摇动2只桶,使桶内的求随机混合。 2)分别从两个桶中抓取一个小球放在一起,记录字母的组合。 3)将抓取的小球放入原桶中,重复1)、2)步骤。 3.结果和结论 球的组合有多少种?它们的比值是多少?性状分离比是多少?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上述模拟实验,化无形于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延伸了教学内涵,加深了学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动手能力,真

11、正达到新课标的目的。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遗传定律中的延伸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用伏安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系统误差较大,这主要是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造成的。而对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分析,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从测量原理出发,分析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可以降低误差分析理解的难度。 1.实验原理在图1或图2所示的电路中: 测出路端电压U和电流I,则有: UEIr,UEIr所以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为: E(UIUI)/(II),r(U-U)/(II)数据处理可以用UI图像。2.系统误差的来源如果路端电压U和电流I用理想电表测量则不会因电表的接入产生系统误差,但实际的电表是有一定内阻的,当电表接入电路时,必然改变电路的结构,因而产生误差。3.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在图1中,由于把电流表的读数作为总电流,那么电压表就成了内电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电压表和电源共同作为“电源”,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作为“外电路”,故有: r测r真Rv/(rR)r当“外电路”断开时,“电源”的路端电压就是电压表的读数,也就是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显然有E测E真IVrr真E真,Iv为此时流过电压表和电源的电流。在图2中,由于把电压表的读数作为路端电压,那么电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