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6494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学业达标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句话的含义是()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根源在经济。材料“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意在说明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故C项正确。A、B两项是文艺复兴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排除;中世纪的欧洲是神学统治下的欧洲,D项说法本身不正

2、确,排除。2.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批判宗教信仰推动人文精神发展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批判神学观念,但不否定宗教信仰,还借宗教来宣扬人文主义,故排除A、C、D三项;根据材料“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可知,皮特的本质意图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故选B项。3.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

3、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B.揭露教会腐败C.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D.反对禁欲苦行答案B解析材料中财主因酒后失言亵渎耶稣获刑,后因贿赂获释,反映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故选B项。4.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扰,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文化环境相对宽松 B.封建专制根深蒂固C.君主立宪已经确立 D.人文主义已成潮流答案A解析材料“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

4、作并不加以阻扰”反映出英国宽松的文化环境,故选A项;B项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开始,君主立宪尚未确立,排除C项;材料只是表明伊丽莎白女王对人文主义态度宽容,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排除D项。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马丁路德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的回答最有可能是()A.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而非苦修B.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C.人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不能靠教会D.能否得到救赎是先定的,人无法改变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依靠信仰即可得救,故选B项。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而非苦修

5、,体现的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故排除A项;人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不能靠教会,体现的是对人自身理性的肯定,没有体现对宗教的信仰,故排除C项;“能否得到救赎是先定的,人无法改变”是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内容,与马丁路德无关,故排除D项。6.教会认为,人们要获救,只有通过教会。因此教会规定了许多所谓教徒获救必经的手续和仪式,这些仪式统称为“圣事”。对此,马丁路德提出()A.信仰教会即可得救B.简化宗教仪式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信徒有直接解释圣经的权利答案B解析从材料“规定了许多所谓教徒获救必经的手续和仪式,这些仪式统称为圣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天主教会的规定,马丁路德提出简化宗教仪式的主张

6、,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7.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推知,马丁路德主张()A.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 B.圣经由教会解释C.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D.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答案D解析材料“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世俗政权高于教会。8.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二者()A.斗争矛头都直指罗马教皇B.都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C.都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D.都有利于

7、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抨击教会的禁欲主义,斗争的矛头并没有直指罗马教皇,排除A项;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而文艺复兴没有,排除B项;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来宣传人文主义,但是宗教改革并没有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排除C项;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宗教改革将人们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了出来,两者都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故D项正确。等级提升9.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8、而已。这些思想家“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是想()A.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B.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C.摆脱基督教神权统治的压迫D.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故A项正确;B项不是文艺复兴的目的,排除;宗教改革将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排除C项;D项是文艺复兴的影响,不是文艺复兴的目的,排除。10.薄伽丘在十日谈

9、中写道:“我觉得,你严厉谴责我的风流韵事,不是出于事实本身,而是出于你庸俗的偏见,说什么如果我选择了一个出身高贵,而不是一个出身低贱的人,那你也许就不会生气了。因此,你指责的不是我的过失,而是命运的过失。”这反映出他的思想倾向是()A.倡导法律至上 B.主张人人平等C.否定神权统治 D.抨击天主教会答案B解析材料批判了对出身高贵与出身低贱的差别对待,反映出作者平等的思想倾向,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法律的内容,故A项错误;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而否定神权统治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故D项错误。11.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

10、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属于“他们”主张的是()A.实现人的信仰自由 B.否定天主教会权威C.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怀疑神灵人性至上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时期利用宗教题材反对神学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项正确;A、B两项属于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D项属于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2.薄伽丘的十日谈多半故事都是以爱情等为主题,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理想情人的妩媚。这反映了文艺复兴()A.推动文学创作 B.主张恋爱自由C.反对禁欲主义 D.放弃宗

11、教信仰答案C解析十日谈和神曲宣扬爱情,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反对了宗教的禁欲主义,故选C项。文学创作是宣扬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文艺复兴推动文学创作,故排除A项;十日谈和神曲是在宣扬人的欲望和价值,不是主张恋爱自由,故排除B项;文艺复兴并不主张放弃宗教信仰,故排除D项。13.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答案A解析16世纪宗教改

12、革的实质是否定天主教会对信仰自由的垄断,是人类自我主导意识的展现,故选A项;B项是对天主教会的控诉,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C项是承认天主教会的权力的,也与题意不符;D项只是否定了教会的权力,但并没有体现出人类的心灵对自由的追求。14.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可知,宗教改革反对

13、教皇其实相当于反对了世俗的封建政治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宗教改革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故选C项。宗教改革中的宗教斗争只是表象,反封建才是宗教改革的本质,排除A项;宗教改革不是民主革命,排除B项;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宗教,排除D项。1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

14、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反映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B项排除;材料表明的是两个运动的进步性,不是局限,C项错误;D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

15、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三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