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62703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我对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解读日前,广东省教育厅教育考试中心下发了2013年度的高考考试说明。新的语文科考试说明,与2012年的相比,在考查内容的表述上没有新的变化,在试卷结构上也没有重大调整,延续了2012年的体系,可以肯定的是,在试题的命制上将继续保持稳定。但笔者比较关注后面附录的“题型示例”,由此对今年的考试说明试图进行解读。第一部分 题型示例研究(怎么考)一、语言基础1.字音题:选项中皆不出现字音,单项或分组的形式,考查多音字、形近字、音同(音异)形异字。2.字形题: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或一句。(目前在作文中考查。)3.标点符号:选择使用正确的一句。(目前在作文中考查,

2、若在文言文中考断句,则应不会单独开题考查。04年以后一直都没单独考查,虽然考纲一直都存在。)4.词语:选填近义实词;选择选项中加点双音节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在单句或语段中考查成语的使用。(近几年是双音节和成语在一个语段中考查)5.句子:选择没有语病的一句。6.句子衔接:在嵌入式空格中考查句子的顺序(不间断)。二、古诗文阅读(一)古文阅读以2007年广东卷杜环小传为例,考查封建时代后期的人物传记。1.实词理解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文言句式(最近这些年更多的是人物性格信息筛选题)4.文意的概括5.断句(仍然保留,不可忽视)6.翻译(两句)(二)古诗鉴赏以2005年广东卷寇准诗为例,有注解。1.感

3、情的变化2.画意与主题,观点型(三)名句名篇默写四选三,嵌入式或前空后空的填空三、论述文阅读以2007年广东卷王生平的创新与想象为例1.多选:五选二(选正确的项)2.单选:选出能证明论点的论据3.对写作方式的探讨,重谈某问题是否重复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分别如何做才更有利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选做阅读(一)文学类1.小说以2004年辽宁卷纪伯伦“认识自我”为例人物外貌特征及呈现手段分析;赏析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主题理解:“认识自我”有何特点,应如何看待他的“认识自我”。2.散文以2007年广东卷迟子建泥泞为例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章主题。(二)实用类

4、1.人物访谈以2007年广东卷访钢琴演奏家傅聪为例归纳采访问题的类型;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把握文章的主题,理清思路。2.科普文本以2008年广东卷刘易斯绝妙的错误为例对两句话的理解;分析科普语言的特色;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题目。五、语言运用1.语言的得体,句式的变换(小李对小王说,小王对郭老师及其女儿转说)2.仿写(写一组比喻句子,找好本体和喻体)3.改写提示语,使之更亲切、友善、生动4.为电台设计天气预报,加上衔接语,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5.仿写对联6.流程图的图文转换7.给四大名著写推荐语8.对标志图形展开联想,运用修辞写一段形象的话六、作文1.标题作文。“习惯”、“不要轻易说不”2

5、.话题作文。 雕琢心中的天使、写跟“常识”有关的经历或谈看法3.新材料作文。 寓言型作文、观点型作文(在这里调整了顺序,补充了去年的作文题,应有所侧重)第二部分 命题规律及备考方法探索一、语言基础1.字音题:广东在推普方面不遗余力,命题方面会注意粤方言与国语发音区别较大的现象,但不涉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音调问题。命题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分别考查对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异形字的辨识。越来越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包括形近音不同的字、声旁不代表读音的形声字)。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少

6、;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少;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少;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要求考生做好梳理和归类工作,把测试时记错的读音归类登记,逐次排除,同时勤查字典。本题常用排除法,对声旁相同的形声字,先注意我们较为熟悉的文字的读音选择或排除。2.词语题:实词考查重点仍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虚词考查重点仍是平时常用、语法意义上比较接近但在使用中容易混淆误用的词语;所选语料将更加注重生活化,涉及课本和日常生活、报纸杂志中出现率较高而且特别容易错的词语。要求考生重视平时积累,对不熟悉的成语要勤查词典弄清词义,切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提供的语境去辨别有关熟

7、语的运用,注意从使用对象、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特定情境等方面加以判别,了解词语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备考还要注意分类收集,正确理解词语并及时记忆。3.语病题:语境设计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选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体育、旅游、交通、新闻等多个领域,注重了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彰显地方特色;考查角度侧重于语法分析和思维理解,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句式杂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和不合逻辑;高考侧重结构性病句的辨析,主流题型是客观选择题,加大考查的覆盖面,大多涵盖三种语病错误类型。4.语段衔接题: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

8、接和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1)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2)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3)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规律为:记叙方式看时间、说明方式看空间、议论方式看逻辑)二、古诗文阅读1.文言文: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四史仍为重点;题材侧重散文与人物传记;材料多为短小的传记,且是抽取、增补组合而成的文段。题材健康向上,传主相对陌生;选文内容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记述的是传主的为官、为人、事君、待人接物之道;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受到重视(文言实词、

9、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断句与翻译)。选材课外,但考点全在课内。2.诗歌鉴赏:以短篇诗词为主,以唐宋为主的局面不会改观;名家名篇不再一枝独秀,即使选自名家也不会选名篇;写景咏物诗依然独领风骚(一切景语皆情语);以点带面考查;侧重写作技巧,不可忽视对比鉴赏。3.名句名篇默写: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结构上侧重于对偶,格式比较工整。三、论述文阅读这道题的命题材料主要包括论文、杂论和评论,涉及面侧重于接近高中毕业生的生活。选文涉及政治、经济、教育、语言、文艺、历史、法律、美学等学科,文化意味较深。该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10、把握文中信息、掌握作者观点的能力,不要求分析表达技巧。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阅读时注意理清论述层次,明确段意层意。四、选做阅读(一)文学类阅读:近年高考试卷增强了文学性,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成为命题首选材料。从选材上看,偏重于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散文。字数控制在1100字左右,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对生活、社会的感悟体验,展示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所选材料既有丰富的文学性,又有极好的教育性,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阅读命题将加大

11、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试题更加主观化,多项选择题,换成主观题或小作文式的题目。由于考生不完全明确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未能熟练掌握散文阅读题的阅读技巧,得分率普遍较低。散文材料集中在生活感悟类(主)和文化感悟类。生活即日常的生活细节,感悟即为对生活中包含的哲理的体会。(二)实用类阅读:“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实用类文本虽可以综合多种表现手法,但重点是立足于事实,强调事情的叙写。命题者会侧重诸多事情背后隐含着的“深层意蕴”、“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要求考生用理性认知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发现蕴含着的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同时,这道题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

12、文章。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考”和“判断”,提出“见解”。这要求考生储备必要的文本知识,把握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技巧,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准确解读,在复杂的叙述材料中、在深刻的事理说明中,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全面、正确地把握文本信息。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语段压缩题:在保持题型稳定的基础上力求创新,灵活度大,与“写作”紧密关联,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侧重考查想像联想能力、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备考上,须在注重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须与修辞的正确使用紧密结合,重视语体转换(如口语和书面语)能力的训练。2.选用、变换句式题:选用、变换句式常常

13、与修辞联合考查,是一定条件下的变换,要注意上下文,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3.修辞手法题:常见的修辞方法规定考查九种,不考查概念,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题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主要);要求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会单独设题,与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对联等)、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作文结合在一起考;考查修辞与仿写或连贯结合在一起,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主要选择描写、叙述或者抒情的语段,没有说明性语段。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时,是分两

14、种情形来考查的,一是简明、连贯、得体,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实用性,二是准确、鲜明、生动,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文学性。5.图文转换题一般包括三类:图表分析;徽标、平面示意图等的介绍说明;漫画。从近几年广东卷的考查来看,此题是重点,而且着重表达理性思维。要求通过读图表写出结论,分析评述问题并提出建议。一般不出现具体数字。六、作文从命题格局看,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三分天下;从命题思想看,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命题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衡量作文质量标准: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近年作文命题呈现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注重理性;回归人本和

15、生活;渗透人文、青春、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从命题原则看,内容和限制高度开放。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限制,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从命题风格看,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考题呈现延续性,反映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表达),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思想)、进行创造性表述(思维)的过程。怎样的作文才是优秀的堂上作文?陈妙云教授在广州市高三尖子生培优班的讲座中认为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思想深刻(符合题意、题材典型、表达具体、看法新颖、见解独到、具有时代意义),第二思维清晰(角度集中、论点(主题)鲜明、层次有条理、结构完美、语言表达清楚严谨),第三表达优美(文体特征突出、语言优美、句式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多样),满足这三个条件作文拿到50分以上应该没有问题。 作文书写的阅卷规律:高考阅卷在赋分方面受阅卷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书写、卷面是第一印象,因书写潦草、文面脏乱导致难读的文章,暗中失分不止标准规定的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