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6172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周德庆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微生物:是指一大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类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的种类:一、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酵母*霉菌核膜、核等染色体,仅有裸露的DNA链形成的核区域,称核质体;无细胞器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核膜,核仁,染色体;有细胞器;核糖体为80S真菌(霉菌、酵母菌等)、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三、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极小;不具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类型;严格活细胞内寄生复制的方式繁殖;对抗生素不敏感病毒、亚病毒等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科赫)1、微生物学开始建立

2、2、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3、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4、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5、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代LouisPasteur:1、解决了当时工、农、医方面提出的许多难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2、34、彻底否定了生命“自然发生”学说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创造了一些微生物学实验方法;5、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6、免疫学预防接种;7、发明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柯赫原则: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 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

3、)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原核生物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结构鞭毛菌毛糖被(荚膜等)性毛芽孢一般结构一) 细胞壁: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约占干重的1025%。功能:抗压、固形阻止大分子有害物质的侵入与细胞生长、分裂及运动有关与细菌抗原性、噬菌体吸附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rA-乙酎.氨基做萄誓(G)、&肽聚济5-乙酰胞壁酸磷壁酸四肽縫肽桥交联多层三维澜状

4、结构核褥醇型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经B-1,4糖苷键交替连接成聚糖骨架链,在N-乙酰胞壁酸上连接一四肽侧链,并通过肽桥与另一聚糖骨架链上的四肽侧链相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在细胞壁中含量高(90%),层数多。磷壁酸:G+细菌特有,主要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脂蛋白;类脂十蛋白r抗原侧链細胞膜一F肽聚糖(T菌外壁层II并乙护基葡萄亀形成网状结构川-乙酰甲壁醸四直链(第3位氨基釀由DAP取代)A心脂檢类肽聚外璧屋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链与G+细菌基本相同,四肽侧链的组成不同,无特殊肽桥,聚糖骨架链上的四肽侧链直接相连,形成较

5、为疏松的二维平面结构。G-有肽聚糖,仅占细胞壁干重的5-10%。肽聚糖结构与G+相同,但短肽尾中的3号位上L-Lys往往被其他二氨酸取代脂多糖(LPS):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组成成分,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抗原三部分组成。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古生菌的细胞壁:大多为嗜极菌;除热原菌属没有细胞壁以外,其余都具有与真细菌功能相似的细胞壁;细胞壁中含有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L型细菌: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0.1mm左右)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机制:通过结晶紫初

6、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二)细胞膜:细胞壁内侧,液态,半透膜性质,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形成双层膜骨架结构,磷脂分子的形式因

7、细菌不同而异,与细菌的生长温度有关。蛋白:整合蛋白,周边蛋白,膜外蛋白古细菌细胞膜的独特性:磷脂分子结构不同;具有单、双分子层混合膜等特点。(三)细胞质: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细菌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主要成分为核糖体、贮藏物、多种酶类和中间代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和大分子的单体等,少数细菌还有类囊体、羧酶体、气泡或伴孢晶体等。聚-卩-羟丁酸(PHB):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具有储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生产可降解塑料异染粒: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一般在含磷丰富的环境下形成。贮藏磷元素和能量,并可降低细胞的渗透压。迂回螺菌、白喉棒状杆菌和分枝杆

8、菌等含有异染粒(四)核区: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为环状双链DNA分子,一般不含蛋白质,遗传信息中心。特殊结构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状物质成分:多糖或多肽观察方法:负染法荚膜(有固定层次、厚)有致病性分类微荚膜(有固定层次、薄)粘液层(无固定层次、松散)菌胶团(包裹在细胞群上)二)鞭毛: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电镜观察观察方法光学显微镜-鞭毛染色法暗视野观察法(悬滴法)培养特征半固体穿刺接种,菌落或菌苔特征三)菌毛: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

9、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成分:蛋白质功能:粘附因子,与致病性相关观察方法:电镜四)、性毛: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四)芽孢:某些细菌在特定条件下(主要是逆境),在细胞内形成结构致密的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遗传因素形成条件特定条件(逆境条件较多)芽孢的特点:1)无繁殖功能:一个芽孢萌发为一个营养体2)抗外界理化因素的不利影响3)高度耐热4)的芽孢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因细菌而异观察方法:芽孢染色法细菌的繁

10、殖:细菌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其繁殖的主要方式是二分裂,简称裂殖。细菌的繁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步骤: 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 横隔壁形成; 子细胞分裂。另外有的细菌还存在:三分裂和复分裂。细菌的群体形态菌落(clone):由单个细菌细胞繁殖起来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落,是细菌鉴定的形态学指标之一。菌落特征的描述: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颜色,透明度等应用:微生物分离、纯化、鉴定、计数以及菌种选育等。液体培养基上的群体形态:几种表现:混浊、沉淀、形成菌膜等应用:富集培养、生化反应等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群体形态不同细菌沿穿刺线接种后

11、的生长特点不同用于鉴定某些细菌:如检测鞭毛的有无;某些生化反应放线菌:(p29)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抱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在形态上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抱子进行繁殖。生物学特点: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抱子丝三种。蓝细菌:(p33)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algae),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革兰

12、氏阴性,无鞭毛。其它原核生物一、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二、立克次氏体: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三、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养转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原体:小球状,致密,不生长,抵抗力强,有传染性始体:又称网状体,大球形,疏松,细胞壁薄,易变形,生长快,无传染性特征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直径(pm)0.5-0.20.2-0.250.2-0.50.2-0.30.25可见性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电子显微镜过滤性不能过滤能过滤不能过滤能过滤能过滤革兰氏染色阳性

13、或阴性阴性阴性阴性无细胞壁有坚韧的细缺与细菌相似与细菌相似无细胞结构胞壁繁殖方式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复制培养方法人工培养基人工培养基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宿主细胞核酸种类DNA和RNADNA和RNADNA和RNADNA和RNADNA或RNA核糖体有有有有无大分子合成有有进行进行只利用宿主机器产生ATP系统有有有无无增殖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保持保持保持保持失去入侵方式多样直接昆虫媒介不清楚决定宿主细胞性质对抗生素敏感敏感(青霉素例外)敏感敏感不敏感对干扰素某些菌敏感不敏感有的敏感有的敏感敏感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

14、植物界:显微藻类r真核微生物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动物界:原生动物丝状真菌霉菌大型真菌子实体真菌一)、细胞壁: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低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葡聚糖为主高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几丁质为主二)、鞭毛与纤毛:9+2模型,即中心有一对包在中央鞘中的相互平行的中央微管,其外被9个微管二联体围绕一圈,整个微管由细胞质膜包裹。(三)细胞质膜:p43(四)细胞核:p43(五)细胞质和细胞器:核糖体:由60S和40S的2个小亚基组成,其它的细胞器见p44酵母菌定义: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特点: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多数营出芽繁殖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和构造(一)、细胞壁厚约25nm,主要成分为酵母纤维素,它呈三明治状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都是分枝状聚合物,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二)、细胞膜:p48(三)、细胞核:p49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无性繁殖1、芽殖: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一种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