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协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96073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统筹协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坚持统筹协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坚持统筹协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坚持统筹协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坚持统筹协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统筹协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统筹协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 现。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科学发展 观的理论,不仅要掌握其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要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 抓好落 实;要抓好落实,就必须做好统筹协调。一、深入把握统筹兼顾思想的丰富含义,牢牢树立统筹兼顾思想。首先,统筹兼顾方法论是有客观根据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 任何事物和现象,如果把它孤立出来, 把它

2、看作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没有联系,那它就成为不可了解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不仅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而且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 面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自以它的对立方面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不可分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客观基础。其次,统筹兼顾方法论是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2 0世纪2 0年代,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有机体论生物学,后来他把有机体论加以推广,发展成为完整的一般系统论。现代系统理论关于系统与层次、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功能的论述,丰富 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目前在科学管理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性是系统论的重要原则,而统

3、筹兼顾正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全面考虑问题,做出适当安排。再次,统筹兼顾方法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实践表 明,坚持统筹兼顾,对于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中,利益矛盾更为突出,邓小平讲,“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全部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 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使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最后,

4、统筹兼顾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特性。唯物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坚持用全面的和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 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而统筹兼顾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唯物辩证法全面性要求的具体贯彻和生动体现。为了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坚持统筹兼顾, 以下几点是需要充分注意的:一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局部是指事物 整体的各个部分,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全局是由它的各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各个局部,也就无所谓全局。另一方面局

5、部又依赖于全局,它是全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全局,也就无所谓局部。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就是领导者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带全局性的问题上,顾全大局,局部工作要服从全局的战略要求。同时也要照顾局部利益,把各个局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二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世 界上的事物之间,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是联系的客观性、 普遍性。同时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间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各自的特点, 这是联系的具体性、 多样性。如果说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表明了事物间的统一性的话,那么联系的多样性和具体性就表明了各个事物的独立性。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又统一又独立

6、之 中,都是统一和独立的结合体。统一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统一为基础。统一性和独立性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统一性与独立性的辩证关系表明,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握统 一性,又要注意独立性。如果只片面强调统一性, 不允许有独立性,什么都限制,卡得很死, 就会失去生机。如果一味强调独立性,根本排斥统一性,随心所欲,就会导致混乱。因此, 坚持统一性和独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反对以上两种倾向。 三是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我们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 抓住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面部署,重点突破,立足当 前,着眼长远,量力而

7、行,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短期行为。加强统筹协调不仅是重要的思想方法,而且是重要的工作方法。要搞好统筹协调工作,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是基本前提。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要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弹钢琴就是讲统筹协调,统筹 协调好,才能奏出美好的乐章;邓小平同志指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展才是硬道理, 讲的也是统筹协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开发大西北,缩小东西部和贫富之间的差距, 也是统筹协调的具体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 会上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8、发展,切实抓好这个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明确得出了国家和军队建设的两个“五个统筹”。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悟深悟透。加强统筹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五个统筹”是内在的统一,贯彻“五个统筹”要求,最大限度地兼 顾到各个方面,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统筹协调是解决新形势下国家和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加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律,科学回答经济建设和国防

9、建设的目标、原则、道路等重大问题。两个“五个统筹”为我们把握经济和 国防建设新的特点、 规律,开启了认知之门, 也为我们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统筹协调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客观要求。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避免工作失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筹协调能力,所以,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凡事都要考虑周到、细致,把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切忌凭经验办事,断章取义,一叶 障目,不见泰山。加强统筹协调是保持工作后劲的现实需要。如果做不好统筹协调工作,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肯定会对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造成重大的影响。二、以统筹兼顾思想为指导,

10、深入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臵疑,义务教育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这种不平衡体现在城乡之间, 体现在地区之间,甚至体现在同一地区内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之间。 义务教育城乡实现了免费,以违规收取择校费为背景的择校却多年来高烧不退。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人们经常能发现这样的 奇怪现象:两所小学(或者中学)也许仅仅相隔百米,但其中的一所因为占据了 优质教育资源被称为“牛校”,在每年大笔收取动辄数万元择校费的“支援”下, 校园优美、学生爆满、教师高薪;而另外一所学校却由于是所谓的普通校,校舍 凋敝、教师无奈,不用说几乎没有择校生,片区内的学生还在不断流失。“择校”的根

11、本问题在于教育资源配臵的均衡问题,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 一是办学条件的均衡;其二是教师资源的均衡;其三是生源的均衡。若想真正治 愈“择校”顽疾,那么政府部门需从根源上正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臵。近年来, 部分城市采取教师轮岗、名校连锁、电脑派位等措施,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择校风。教育部长袁贵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重点环节。 他说各级教育部门一是明确职责任务,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并积极鼓励有 条件的地方扩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围。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臵

12、校长和教师资源。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 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 充机制。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更加关注义务教育 的内涵发展,在制定政策、配臵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需要。要尽快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四是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对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的资助体系,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将残疾 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要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的规模、层

13、次和速度。五是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 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 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估,及时纠正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臵不当 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教育部将定期表彰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 区。为了推动教育均衡,一些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 洪宇认为,义务教育要均衡化,在措施上还应该在这样几个方面加以细化:师资的均衡化。教师资源做不到均衡化,义务教育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均衡 化。如果师资不能得到很好的配臵,义务教育均衡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这是义 务教育能够做到均衡化的重点。那些有好的教学理念的校长、教师不能都集中在城市。当然这不是说把这些 校长、

14、教师调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待一辈子,而是通过采取“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 加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 教师定期流动政策,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教师流动的义务性、流动的程序性、流动 的定期性、流动者的待遇等。基本设施的标准化。师资是软件,还有些硬件如果差距太大恐怕也很难保证 教育的均衡。比如农村的小学校舍是破破烂烂的,而城市的中小学的校舍是富丽 堂皇的,甚至是奢侈的,那么这个能叫做教育均衡化吗?义务教育的基本设施应 当以满足当前教育教学基本需求为出发点, 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教育 设施的建设标准要大致相当,不能差距太大。课程设臵、 考核评估的一体化。

15、由于农村教师缺编现象的存在, 一些农村的 学校像音、体、美这样的课程都开不出来。这无疑导致教育发展,尤其是素质教 育发展的不平衡。 而对于设臵的相同课程, 农村城市在考察其实际教学效果的时 候,标准要一致。更为关键的是,要制定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坚持这一监测与 评价标准,从而建立城乡全国统一的课程体系与监测评价体系。财政投入的保障化。 国家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得到有力保障, 特别是对于目 前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 保证其教育基本投入, 保证教师工资待遇得到保障, 同 样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谈到教育均衡时说期待领导, 不如期待好制 度 。他说教育事关千家万户,

16、是基本的民生。老百姓关注教育部长的更换,其 实是关注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 要推进教育改革, 制订一套让各方满意的教改方 案,对于新任部长来说,是个挑战。我们不妨以民众的关注点,来共同探讨我国 教育的改革与未来发展。首先,要真正“问计于民”。新任教育部长,应该把教育决策,纳入科学与 民主程序。对于全社会高度的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任何决策,都应广泛调查、 充分论证。 如果教育决策模式不改, 依靠某个领导的英明决策, 是难以保证教育 决策不走样,能代表广泛的民意的。因此,期待好领导,不如期待好制度。其次,要真心“还权于教”。在最近的一些评论中,有人列出一系列问题清 单,抛给新任部长。细看这些问题,不少涉及学校的具体办学问题,比如征地、 盖房、中小学教师上课、大学教师考核。把这些问题揽在教育主管部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