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5637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771619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部门、人员质量责任制度二、质量否决制度三、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四、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五、质量验收制度六、仓库保管制度七、出库复核制度八、不合格产品及退货产品管理制度九、质量事故报告、质量查询和投诉管理制度十、售后效劳管理及用户访问制度十一、质量记录管理制度十二、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十三、人事教育培训制度十四、执行情况考核制度十五、特殊产品专项管理制度一、部门、人员质量责任制度一、企业负责人的质量责任1、组织贯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章;2、严格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从事医械经营活动;3、教育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4、审批有关质量文件,保证质量管理人员行使职权;5

2、、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二、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1、负责收集宣传贯彻医械监督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性文件;2、负责收集所经营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标准;3、负责起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4、负责对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进行质量审核;5、指导产品验收、售后效劳工作;6、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三、质量验收人员的质量责任1、严格执行产品质量验收制度;2、根据有关标准和合同质量条款对医械产品质量进行验收;3、建立真实、完整的验收记录,并妥善保存。四、养护保管人员的质量责任1、严格执行产品储存养护制度;2、实行色标管理,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3、加强产品效期管理;4、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控制性管理;5、做好防尘、防

3、潮、防霉、防污染及防虫、防鼠工作。五、销售和售后效劳人员的质量责任1、正确介绍产品性能,提供咨询效劳;2、产品销售前应进行复核和质量检查;3、对顾客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4、售后质量查询、投诉应详细记录及时处理。二、质量否决制度1、医疗器械供给单位,经审核或考察不具备生产、经营法定资格及相应质量保证条件,有权要求经营部门停止采购。2、医疗器械销售对象,经审核不具备购进医疗器械法定资格的,有权要求经营部门停止销售和收回已售出的医疗器械。3、来货验收中,对不符合公司?医疗器械验收制度?的医疗器械,有权拒收。4、对养护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医疗器械,有权出具停售、封存通知,并决定对该医疗器械的退货、报

4、损、销毁。5、售出的医疗器械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要求经营部追回。6、对不适应质量管理需要的设备、设施、仪器、用具,有权决定停止使用,并提出添置、改造、完善建议。7、对不符合公司?首营企业审核制度?、?首营品种审核制度?的首营企业、首营品种,有权提出否决。8、对经审批的首营企业在实际供货中质量保证能力差;对经审批的首营品种在经营中质量不稳定或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向经营部和总经理室提出终止关系,停止购进的否决意见。9、有权对购进方案中质量保证差的企业或有质量问题的品种进行否决。10、对医疗器械质量有影响的其他事项。三、经营质量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以及有关医疗器械管理规定,按

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方法?标准企业经营行为,在?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方式和范围内从事医疗器械营销活动。2、企业负责人、医疗器械质量人员应熟悉掌握有关医疗器械的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贯彻执行。3、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那么选择药品的供货商,对供货单位的生产经营合法性、资质、诚信、质量历史、质量体系状况等进行分析考察,向供货方索取盖有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同时应对供货方销售员进行合法资格验证、索取法人授权委托书、供货人身份证明、 等,以确保购进的医疗器械质量符合规定要求。4、采购医疗器械应与供货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或购货合同。5、首营企业应对

6、其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首营医疗器械产品应对其质量性以及合法进行性审核。6、质量人员负责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审核,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施监督。7、质量人员负责起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并指导、催促制度的执行。四、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1、首次经营企业是指购进医疗器械时,与本企业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首次经营品种是指本企业向某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2、购进医疗器械应以质量为前提,对与本企业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供货企业应进行包括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审核由采购人员会同质量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审核合格后,方可从首营企业进货。3、审核首营企业,

7、应如实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按表中审核要求索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有关证明资料。4、购进首营医疗器械应按规定填报?首营品种审批表?,医械质量管理人员对首营品种进行合法性和质量根本情况审核,审核合格前方可经营。并索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复印件和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5、首营品种合法性及质量情况的审核,包括审核医疗器械的生产批文、注册证和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是否符合规定。了解医疗器械的性能、用途、储存条件等内容。6、购进产品应索取合法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产品出厂检查报告书或

8、合格证,进口医疗器械其产品的包装应有中、外文对照说明书。7、供货方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红印章的有关质量批件和规定资料。五、质量验收制度1、购进医疗器械必须验明其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2、医疗器械的采购应按规定建立有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记录必须注明医疗器械品名、型号、规格、批准文号、注册证号、产品标准代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期、数量、价格、购进日期、供货单位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3、验收首次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提供的和首次经营的医械,要对其资质性、合法性、质量可靠性进行审查。4、对购进医疗器械应逐批逐件验收,并对其外观的性状和医

9、疗器械内外包装及标识进行检查。5、不得采购和验收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6、医疗器械的验收应有真实完整的验收记录,记录除含有购进记录的内容外,还应有产品质量状况记录和质量验收人员签字,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7、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购进日期、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外观质量、包装及合格证情况、验收结论、验收人、复核人等,灭菌产品应记录灭菌批号,有效期管理的产品应记录有效期。记录保存3年或产品失效后一年。六、仓库保管制度1、仓库应以平安、方便、节约的原那么,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堆码合理、整齐,无倒置现象。2、仓

10、库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清洁。库房与营业场所应有隔离设施,面积与经营规模相适应。3、近效期医疗器械要有明显的标志和示意牌。对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产品应按月填写近效期医疗器械催销表。4、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能及要求,将产品库内温度控制在1-30度,湿度在45-75%之间。并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区为绿色、退货区为黄色、不合格区为红色。5、库房内应配置垫仓板等与保持地面距离的设施、配置测量和调节温湿度设施、配置避光通风设施、配置符合要求的照明设施,配置消防、平安防鼠、防虫、防尘设施。6、医疗器械养护员应做好夏防、冬防及梅雨季节的养护工作,定期检查储存产品的质量,对近效期产品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7、做好仓库温湿度

11、管理工作,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填写?库房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产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储存和陈列质量的平安。8、对储存和陈列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报质管人员确认和处理,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区存放,待查明原因后,作退货或销毁处理,处理结果应有记录。假设属假劣产品那么应报当地药监部门,监督处理。9、仓库应定期进行扫除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工作。七、出库复核制度1、建立医疗器械产品出入库复核记录,入库品名应与购进验收记录相符合。2、产品出库前做好复核和质量检查,实行批号跟踪,搞好出库登记,内容包括销售日期、购货单位、产品名称、

12、规格、数量、生产厂商、外观质量、包装及合格证情况、发货人、复核人等。有生产批号或有效期管理的应记录生产批号和产品有效期。3、产品出库做到票、帐、货相符合。出库复核记录应保存3年或产品失效后一年。4、对每批产品的出售进行批号跟踪。根据记录应能追查每批产品的销售情况,必要时,应能全部追回。5、对销售退回的产品,存放于退货区,经验收合格的存放于合格区,不合格的存放于不合格区,并有明显的色标示意。6、发现包装破损、封口不牢,封条严重损坏,包装内有异常响动、渗漏等现象均不得出库和销售。八、不合格产品及退货产品管理制度1、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作拒收处理。2、质量管理人员在检查产品质量发现或上级明

13、文规定的不合格产品,应立即通知停止销售,及时报告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3、不合格产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区内,并有明显标志。4、不合格产品确实认、报告、报损、销毁处理要履行审批手续。5、退货产品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6、未接到退货通知单,验收员和仓管员不得擅自接收退货产品。7、所有退回的产品,存放于退货区,挂黄牌标识。8、所有退回的一二三类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均应按购进产品的验收标准重新进行验收,作出明确的验收结论并记录。验收合格前方可入合格品区,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应报质检部进行确认后,将产品移入不合格库存放,明显标志,并按不合格产品确认处理程序处理。9、质量无问题或因其他原因需退回给供

14、货方的产品,应经质检部审核后凭进货退出通知单,通知配送中心及时处理。10、产品退回、退出均应建立退货台账,认真记录。九、质量事故报告、质量查询和投诉管理制度1、在经营过程中,对质量查询、投诉、抽查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做好记录备查。2、在经营过程中已售出的医疗器械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追回医疗器械和做好记录。销售记录应保存在产品售出后三年。3、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发生部门于六小时内报告公司经理和质检负责人,公司应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局。其余重大质量事故由发生部门于二日内报公司经理和

15、质检负责人,公司应在三天内向药监局汇报。4、发生质量事故,公司各有关部门应在总经理领导下,及时、慎重、从速处理。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和部门,事故经过,以事故调查经过为依据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预防措施,并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那么。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5、凡发生质量事故不报者,作隐瞒事故论处,哪个环节不报,就追究哪个环节负责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通报或行政处分,处分。6、对顾客的投诉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处理。分清责任,不得无故推辞或拖延。十、售后效劳管理及用户访问制度一、售后效劳管理制度1、企业应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维修等售后效劳能力。2、企业在停业、歇业期间不得停止对其已售出产品的售后效劳活动。3、企业应在营业场所明示效劳公约,公布监督 号码和设置意见簿,接受顾客投诉、查询、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及的反映,做到件件有交待、桩桩有答复,详细记录、及时处理,对留有地址或 号码的要搞好家访或 答复工作。4、医疗器械广告宣传要实事求是,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为准,不得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