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56372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的控制措施1 钢筋施工现状承包模式带来的问题随着总承包模式及劳务分包模式的成熟应用,各总承包单位基本没有配置钢筋工,钢筋施工承包给劳务公司。现阶段,劳务公司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基本停留在挂靠水平,大多数没有进行任何的技术培训与技术管理。钢筋工不是特殊工种,不管从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还是政府监管部门,管控相对少。钢筋施工队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一般采用师带徒的模式,师傅的技术水平决定队伍的水平。采用这种模式减轻了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施工队伍理论知识欠缺,对规范图集不熟悉,凭施工经验为主,施工质量决定于师傅的水平及责任心。钢筋质量通病难以消除钢筋

2、是结构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但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的管控不到位,钢筋为隐蔽工程等因素影响,几乎大部分工程都存在钢筋施工质量通病,有些质量通病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2 规范对钢筋施工的强制性条文钢筋施工主要涉及以下四个规范,这四个规范合计有12条有关钢筋施工的强制性条文。这些强制性条文主要涉及到操作人员资格、材料合格、材料复验、工艺试验等。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班组有可能出现错误,需加大隐蔽前的检查力度,其它条款都主要在于项目部的控制。因此,只要施工员熟悉规范,做好隐蔽工程前的受力钢筋安装复核,就能避免不符合强制性

3、条文的要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共有3条强制性条文,即分别为:5.2.1、5.2.3、5.5.1。分别规定了材料检验、抗震结构受力钢筋的力学性能要求、受力钢筋的安装要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共有2条强制性条文,即分别为:5.1.3、5.2.2。分别规定了钢筋替换书面依据及抗震结构受力钢筋的力学性能要求。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共有5条强制性条文,即分别为:、5.1.10 。主要规定焊工资格、材料合格、工艺试验、评定方法。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共有2条强制性条文,即分别为:3.0.5、。

4、分别规定直螺纹套筒的强度要求,与钢筋连接强度试验及评定方法。3 关键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关键施工工序是指施工全过程(含选料、加工、安装、半成品保护),钢筋工程质量对结构安全(含钢筋的耐久性、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钢筋加工质量、钢筋的连接质量、钢筋的安装位置等)的影响关键环节。施工中影响钢筋耐久性与混凝土的粘结力的有钢筋的表面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加工质量主要涉及直螺纹的加工及钢筋弯曲,钢筋的连接质量主要涉有连接位置符合性、各种连接处的施工质量。钢筋锈蚀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钢筋锈蚀分三种情况,采购进场时已经锈蚀。另一种,在现场堆放过程中产生锈

5、蚀,则属于保护不当。最后一种因现场停工,已经安装的钢筋产生锈蚀,如漏出结构部分的柱钢筋、剪力墙钢筋等。如果情况不严重,可用电动钢丝轮、钢丝刷清除表面浮锈,也可喷涂除锈剂除锈。对于未安装的钢筋,如果产生严重锈蚀,则严禁使用。对于已经安装的钢筋,需编制补强方案。防止钢筋产生锈蚀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钢筋进场后,应分类堆码并做到上盖下垫,底下垫1530 cm的枕木或者砖砌体,上面盖雨蓬布,并且避免积水。如果工程因冬季停工或其它原因停工,停工时间较久应采取保护措施。钢筋防锈蚀的保护措施主要有防锈涂层法、阴极保护法、惰化钢筋法和防锈水泥混凝土等方法。一般选用表面涂刷标号M5水泥浆,这种方法操作方便、价格

6、便宜,而且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如果停工时间较长,则采用在钢筋表面的涂刷钢筋阻锈剂三到五层,每层1到2mm。大直径钢筋端部约20mm长度区域存在局部压扁的缺陷,该缺陷是工厂轧制钢筋定尺切割时挤压造成的。如果直接进行套丝作业,前面几个丝扣存在断丝现场。加工时,应把压扁区域先切除后再进行套丝作业,端部应切平。丝扣的公差为02倍的螺距,加工完成应用直螺纹量规检验合格率不小于95%。箍筋的弯曲内直径不足图1角部钢筋安装放样图箍筋的弯曲内直径一般只采用直径为20转轴来弯曲,甚至有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曲也采用直径为20、40转轴来弯曲,弯曲内直径严重不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

7、015)第条,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2 335MPa 级、400MPa 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5.3.5 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倍;3 335MPa 级、4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规范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因弯弧内径太小使钢筋弯折后弯弧外侧出现裂缝,影响钢筋受力或锚固性能。在要求班组必须按规范严格执行弯曲内直径,班组一般都会以大的弯曲直径,箍筋无法安装为由而不能实施。见图1,假定角部纵向

8、受力钢筋直径25,箍筋直径10。按规范要求,以箍筋内弯曲直径为40放样,如果按设计的理论位置,安装箍筋时确实难度很大,甚至装不上。但只需纵向受力钢筋需向内移动3 mm,即达到图示虚线位置,即可满足要求。实际操作中,柱子四个角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可在最底层开始进行适当的内移即可满足要求,梁底的两个角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可进行适当的内移也可满足要求在。按常规方法,绑扎有困难的是梁面上的两个角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因为常规方法,梁面上的钢筋是处于同一平面,角部钢筋只能向内侧平稳,不能向矩形断面的对角线方向内移。为此需改进传统的梁纵向受力钢筋安装时的临时支撑方法,把中间钢筋支撑高度比角部钢筋增加3mm,从理论上能

9、满足安装的要求。图2中,在临时支撑的中间部位增加3mm厚的扁钢,使中间钢筋的临时支撑高度大于角部两根钢筋(虚线位置这实际安装位置),箍筋可顺利绑扎。图2角部钢筋安装放样图角部钢筋中间钢筋扁钢临时支撑横梁纵向受力钢筋搭接位置不正确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与构造详图(12G901-1)对梁纵向受力钢筋的要求: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允许搭接位置约在跨中的1/3净跨处(具体参照图集第2-1页),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允许搭接位置约离支座外侧梁高到1/4净跨区域(具体参照图集第2-1页)。对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要求:搭接位置在离梁底和梁顶超过规定值的区域,这个规定值为以下三种情况的较大者,分别是柱截面的长边(圆截

10、面为直径)、1/6柱净高(嵌固层为1/3柱净高)、500。纵向受力钢筋是钢筋安装中的重中之重,为满足图集对纵向受拉钢筋搭接位置的要求,该部位必须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不能放任班组自由发挥。首先,在钢筋抽料时,结合钢筋的供货长度,考虑好各构件各条纵向受拉钢筋具体的搭接位置。做出详细的钢筋下料图,该图必须经专业主管审核后方可进行采购及下料。尤其要注意嵌固层的位置,要求是超过1/3柱净高。比如首层净高4.8m,那接头位置就应该是在中间。直螺纹连接不合格钢筋直螺纹连接没有拧紧,导致连接节点承载力严重下降,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安装时应用管钳拧紧,使两根钢筋端部在套筒中心互相顶紧,安装后的外

11、露螺纹不宜超过2个丝扣。安装完成后,用扭矩扳手校正扭矩,扭矩值见表1。表1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扭矩(Nm)100200260320360钢筋气压焊连接质量不佳钢筋气压焊是采用氧气乙炔焰对钢筋对接处进行加热,使其达到塑性状态后,施加适当压力,形成牢固对焊接头的方法。钢筋气压焊可用于直径为1640mm的级、级或级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其两直径的差值不得大于7mm。质量要求(1)偏心量e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5倍,且不得大于4mm(图3a);如是不同直径钢筋直径焊接,应接较细钢筋计算。

12、偏心量大于规定值时,接头应切除重焊。(2)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如果大于4,应重新加热矫正。图3气压焊外观质量要求(3)镦粗直径d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图3b),如果小于此规定值,应重新加热镦粗。(4)镦粗长度L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且凸出部分平缓圆滑(图3c),如果小于此规定值,应重新加热镦长。(5)压焊面偏移dh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倍(图3d)。压焊缺陷及消除措施钢筋气压焊连接质量不佳,存在轴线偏移、镦粗直径及长度不足、未熔合等缺陷。表2 气压焊接头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焊接缺陷产生原因措施轴线偏移(偏心)1.焊接夹具变形,两夹头不同心,或夹具刚度不够1.检查夹具,及

13、时修理或更换弯折1.焊接夹具变形,两夹头不同心1.检查夹具,及时修理或更换镦粗直径不够1.检查夹具和预压油缸,及时更换镦粗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钢筋表面严重烧伤调整加热火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未焊合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梁钢筋与劲性柱连接质量不佳梁钢筋与劲性柱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为钢柱上焊接直螺纹套筒与钢筋丝扣连接、钢柱的连接板与钢筋焊接连接。施工中主要存在钢筋完全安装完成后才进行焊接作业,导致焊接操作位置非常有限,焊工操作困难,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不佳。主要的原因是钢筋工与焊工施工顺序没有合理协调,钢筋工及焊工各自按常规作业方法作业。钢筋工把一根梁的所有纵向受力钢筋及箍筋全部绑扎完成

14、,焊工才进行焊接作业。施工顺序应调整为:从梁的底层纵向受力钢筋安装起,每安装一层钢筋,就紧跟着完成焊接作业;然后再继续上一层钢筋安装与焊接作业。直螺纹套筒与钢柱的焊接最好安排在钢结构制作厂完成。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超偏差板钢筋存在保护垫块密度不够,支设不牢固,铁马凳加工尺寸不正确,支设位置不正确,踩踏变形等问题。经常出现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导致实体检测不合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对板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

15、许偏差为+8mm,-5mm。底层板钢筋保护层措施板底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或者塑料垫块,垫块垫在板筋相交处正下方,厚度同设计要求的板底保护层厚度,间距7501200。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尺寸为4040,材料为1:1.5水泥砂浆制作,并按规定养护达到强度后方可使用。采用塑料垫块,塑料垫块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为加强连接牢固性,水泥砂浆垫块上可预埋钢丝,用钢丝与板筋相交处绑扎牢固。厚度小于150mm的上层板钢筋保护层措施(1)设置常规铁马凳材料采用二级钢筋,直径比板筋提高一个等级,马凳长为120mm,支腿长为相邻两根板筋间距加100mm,高度为:板厚-上下层钢筋直径-上筋保护层厚度-下筋保护层厚度。图4铁马凳安装图马凳必须安装在垫块的正上方,马凳上共需绑扎五个点,分别为每个支腿两个点,及马凳的正上方一个点。马凳间距为7501200,与垫块布置密度一样,呈梅花型布置。(2)采用细石混凝土“复合”垫块这种垫块顶面呈十字凹形,集板的厚度标记及负弯矩筋固定于一体,虽然垫块制作量大些,但其效果较好。厚度大于150mm的上层板钢筋保护层措施采用“人”形马凳,马凳筋采用二级钢筋,直径比板筋提高一个等级,间距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