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9558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昆明理工大学题库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 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 误差复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类似毛坯误差的现象 (形状误差、尺寸误差、 位置误差) 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2. 什么是磨削烧伤?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哪些?磨削烧伤: 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 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 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磨削用量;工件材料;正确选择砂轮;改善冷却条件。3. 什么是传动链误差?提高传动链传动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传动链误差: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传动的误差。 措施:缩短传动链;降速传动,末节

2、大降速比;提高传动元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误 差补偿装置。4. 减少工艺系统受热变形的措施 ? 减少发热和隔热;改善散热条件;均衡温度场;改进机床机构;加快温度场的平衡;控制 环境温度。5. 什么是工艺系统的刚度?误差产生的原因? 工艺系统刚度:垂直作用于工件加工表面(加工误差敏感方向)的径向切削分力与工艺系 统在该方向的变形之间的比值。原因: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都将分别产生变形y机、y夹、y刀、y工,致使刀具和被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工件产生 误差。6. 工艺规程的设计规则? 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包装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 ,达到

3、设计图样上规定 的各项技术要求;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设法降低制造成本;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程度,保证生产安全;7. 什么是粗基准?精基准?选择原则? 精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静基准;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自为基准粗基准:选用工件上未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 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便于装夹的原则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8. 什么叫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表面层 影响因素: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中没有包括的上工序留下的空间位

4、置误差本工序的装夹误差9. 什么叫时间定额 ?组成部分? 时间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组成部分: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 间10. 夹具的工作原理 ?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这是通过工件各定位面与夹具的相应定位元件的定 位工作面 ( 定位元件上起定位作用的表面 ) 接触、配合或对准来实现的; 夹具对于机床应先保证有准确的相对位置, 而夹具结构又保证定位元件定位工作面对夹具 与机床相连接的表面之间的相对准确位置, 这就保证了夹具定位工作面相对机床切削运动 形成表面的准确几何位置,也就达到了工件加

5、工面对定位基准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使刀具相对有关的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调整到准确位置, 这就保证了刀具在工件上加工 出的表面对工件定位基准的位置尺寸。11. 什么叫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 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原因: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产生的定位误差12夹紧力的确定原则?方向确定原则:垂直于主要的定位基准面使夹紧力最小使工件变形最小作用点的确定原则:应落在支承元件或几个支承元件形成的稳定受力区域内 落在工件刚性好的部位尽可能靠近加工面,这可减少切削力对夹紧力的力矩,从而减轻工件的振动 大小确定的原则:切削力,类比法,实验法13机械

6、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先加工定位基准面在加工其他面先加工主要表面在加工次要表面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加工面后加工孔14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切削加工:刀具几何形状的复映;工件材料的性质;切削用量;切削液。 磨削加工:砂轮的粒度;砂轮的硬度;砂轮的修整;磨削速度;磨削径向进给量与光磨次 数;工件的圆周进给速度和轴向进给量;冷却液润滑。15减少原始误差的措施? 减少原始误差;转移原始误差;均分原始误差;均化原始误差;误差补偿。二,名词1. 六点定位原理 :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 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1. 过定位 :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

7、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2. 加工精度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加工 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3. 原始误差 :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4. 误差敏感方向 :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5. 主轴回转误差 :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6. 表面质量 :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7. 生产过程:从原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 称工厂的生产

8、过程。8.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 或半成品的过程。9. 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10. 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11. 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 序。12.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次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例如: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13.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金属分

9、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一次走刀。例如:粗车外圆 分几次走刀。14.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15. 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16. 安装:工件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2者的区别:安装是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装夹是定位和夹紧的过程。17. 基准: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是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18. 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19. 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试题一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选择题(30分)1.

10、衡量切削变 (增加、减少)2 .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 YT10 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YG6 YT30)。3 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4. 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5. 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6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7.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钻床)。8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 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9 进行精加工时,应选

11、择(水溶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 (退火,淬火)处理。11.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 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12. 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G应不低于(二级、三 级)。13. 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 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机构。14. 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3, 4,5)个 自由度。15. 工艺过程是指O二、夕卜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三、简述切削变形

12、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 速与最低转速。(8分)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 (8分)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 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 序尺寸L及公差。(8分)七、 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o.16mm试计算定位误差 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8分)八、 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12分)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 0.03 mm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U.U817

13、.979mm均方根偏差为0.04mm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1.201.251.301.5F0.38490.39440.40320.4332试题1参考答案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2.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减少3.YG3,YT54.5.8.增加,增加字母,数字,车床 9.软,紧密6.Tc,Tp7.附加运动,成型运动10.好,麻花钻切削油,退火11.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12. 系统,级13.14. 1, 415.螺旋,圆偏心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六个基本角度是:ro

14、、a o、kr、kr 入s、a o变形规律:ro T, A hj; VcT, A hj; f T , A hj ; HB T , A hj积屑瘤高度HbT ,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A h J四.最高转速约1400r/min,最低转速约10r/min五.刚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与法向的变形丫的比值。机床刚度曲线特点:刚度曲线不是直线;加载与卸载曲线不重合;载荷去除后,变形恢复不到起点。六.I0L= 22amm七.定=0.022mm定位装置可行。八.工序1:粗车各外圆、端面、60圆孔;精车200外圆与端面,精镗 60孔;精车96外圆、端面B与端面C (车床)工序2:插槽(插床)工序3:

15、钻6-20孔(钻床)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九.尺寸分散范围:17.859 18.099mm废品率:17.3%试题二一、填空选择题(30分)1 .工序是指2. 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增大,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大,减 少)。3. 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 CA6140车床可加工、等四种螺纹。5. 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选配法)。6. 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增加,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增加、减 少)。7. 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最好,最差);粗磨时应选择(硬,软)砂轮8. 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9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