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95553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道在设备上布置注意问题发布日期: 2010-5-1 收藏 评论 没有找到想要的知识 1.1 管道布置常用的标准、规范有哪些?答:(1) GB50160-9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 GB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 SHJ12-89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设计通则(4) GB5025-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5) GBJ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6) GB50041-92 锅炉房设计规范(7) GB50264-97 工艺设备及管道隔热工程设计规范(8) SHJ22-90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与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与施工规范(9) SHJ40-91 石油化工

2、企业蒸汽伴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10) SHJ41-91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11) HG/T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1.2 在基础工程设计阶段,配管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 通过管道应力分析进行配管研究,从而确定主要管道走向图和初步管道布置图;(2) 配合装置布置专业 ( 或总图专业 )确定总平面布置图,设备布置图;(3) 编写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和详细工程设计阶段所采用的标准、规范和规定;(4) 配合管道材料专业提出部分管道材料汇总表,以便进行采购工作;(5) 完成部分设备管口方位图、设备上的大型管架预焊件和需要热处理设备上的 预焊条件,发送设备制造厂加工

3、使用。1.3 在详细工程设计阶段,配管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 通过管道应力分析,完成施工版管道布置图;(2) 完成全部成品单管图和设备管口方位图;(3) 绘制管架图及伴热系统图;(4) 编制管段表、管架表、设备地脚螺栓一览表;(5) 配合管道材料专业提出最终管道材料汇总表;(6) 编制配管专业管道设计说明书。1.4 管道布置设计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答:(1) 管道布置设计应遵守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2) 配管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3)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 简称 PID) 、公用系统流程图、管道命名表、安全阀 表;(4) 设备布置图;(5) 设备表、设备规格及设备图;

4、(6) 有关专业的设计条件;(7) 管道材料等级规定、配管材料数据库。1.5 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 符合管道及仪表控制流程设计的要求;(2) 应符合有关的规范、标准和规定;(3)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4) 满足施工、操作和维修等方面要求;(5) 在确定进、出装置的管道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6) 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 单元 ) 、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 ( 单元 ) ,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1.6 管道敷设的方式有哪几类?其优、缺点是什么?答:管道敷设方式有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

5、两大类。(1) 地面以上通称架空敷设,是石化装置管道敷设的主要方式。具有便于施工、 操作、检查、维修及经济等优点。(2) 地下敷设1) 埋地敷设:其优点是利用地下的空间,使地面以上空间较为简洁,并不需支承 措施;其缺点是管道腐蚀性较强,检查和维修困难,在车行道处有时需特别处理以承受大的 载荷,低点排液不便及易凝油品凝固在管内时处理困难, 带隔热层的管道很难保持其良好的 隔热功能等,故只有在架空敷设不可能时,才予以采用;2) 管沟敷设: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提供了较方便的检查维修条件;还可敷设 隔热层的高温 、易凝介质或腐蚀性介质的管道 ;其缺点是费用高 ,占地面积大 ,需设排水点, 易积聚或串

6、入油气,增加不安全因素,污物清理困难等。1.7 管廊上管道布置设计时应如何考虑?答:(1) 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2) 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3) 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廓相连接的设备一侧;(4) 需设置“n”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n”型补偿 器宜集中设置;(5) 低温管道和液化石油气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6) 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 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宜布置 在下层;(7) 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予留 1020%余量。1.8 沿塔管

7、道布置设计时应如何考虑?答:沿塔管道的布置设计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 应满足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2) 管道布置应从塔顶部到塔底部自上而下进行规划,并且应首先考虑塔顶和大 直径的管道的位置和自流管道的走向 ,再布置压力管道和一般管道 ,最后考虑塔底和小直径 管道;(3) 应考虑方便操作、维修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4) 每一条管道按照它的起止点都应尽可能短,但必须满足管道柔性的要求;(5) 每一条管道应尽量沿塔体布置,并且注意有一个“好的外观”;1) 有两种情况可考虑:一是每一条管道分别布置;二是按管道成组布置( 这种方式如管道的集中荷载较大时,应取得设备设计人员的同意 ) ;2)

8、 在管道侧沿塔外壁呈同心圆布置,或沿塔外壁呈切线布置。1.9 塔顶管道布置设计的要点是什么?答:(1) 塔顶管道一般有塔顶油气 、放空和安全阀出口管道 。塔顶放空管道一般安装在塔顶油 气管道最高处的水平管段的顶部,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2) 塔顶油气管道内的介质一般为气相,管径较大,管道尽可能短,要“步步 低”,不宜出现袋形管,且具有一定的柔性;(3) 每一根沿塔管道,需在上部设承重支架,并在适当位置设导向支架,以免管 嘴受力过大;(4) 分馏塔顶油气管道一般不隔热,只防烫;如该管道至多台冷换设备,为避免 偏流,应对称布置;(5) 塔顶为两级冷凝时,其管道布置应使冷凝液逐级自流,油气总管与

9、冷凝器入 口支管应对称布置;(6) 当塔顶压力用热旁路控制时,热旁路管应保温,尽量短,其调节阀安装在回 流罐上部,且管道不得出现“袋形”;(7) 减压塔顶油气管道与塔开口直接焊而不采用法兰连接,以减少泄漏。答:(1) 塔体侧面管道一般有回流、进料、侧线抽出、汽提蒸汽、重沸器入口和返回管道等。为使阀门关闭后无积液, 上述管道上的阀门宜直接与塔体管口相接 ,进( 出) 料管道在同一角 度有两个以上的进 (出) 料开口时,管道应考虑一定的柔性;(2) 分馏塔侧线到汽提塔的管道上如有调节阀,其安装位置应靠近汽提塔,以保 证调节阀前有一段液柱,其液柱的高度应满足工艺专业提出的要求。1.11 塔底管道设计

10、有何特点?答:(1) 塔底的操作温度一般较高 ,因此在设计塔底管道时 ,其柔性应满足有关标准或规范的 要求。尤其是塔底抽出管道和泵相连时,管道应短且少拐弯,又需有足够的柔性以减少泵嘴 受力。塔底抽出线应引至塔裙或底座外,塔裙内严禁设置法兰或仪表接头等部件。塔底到塔 底泵的抽出管道在水平管段上不得有“袋形”,应是“步步低”,以免塔底泵产生汽蚀现 象。抽出管上的隔断阀应尽量靠近塔体,并便于操作;(2) 除非是辅助重沸器,或者是两个以上并联的重沸器同时操作,而且要求在较 宽的范围内调节其热负荷 ,塔底到重沸器的管道一般不宜设阀门。 塔底釜式重沸器带有离心 泵时,重沸器的标高应满足离心泵所需要的有效汽

11、蚀余量 ,同时使塔底液面与重沸器液面的 高差所形成的静压头应足以克服降液管、重沸器和升气管的压力损失。因此,管道的布置应 在满足柔性要求的同时,管道应短,弯头应少。1.12 塔上人孔的布置应符合哪些要求?答:(1) 塔的人孔应设在塔的操作区内,进、出塔比较方便、安全、合理的地方;(2) 设置人孔的部位必须注意塔的内部构件,一般应设在塔板上方的鼓泡区,不 得设在塔的降液管或受液槽区域内;(3) 塔体上的人孔 (或手孔 ),一般每 38 层塔板布置一个;人孔中心距平台面的高度一般为600mm至1200mm之间,最适宜高度为800mm;(5) 一座塔上的人孔宜布置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整齐美观。1.1

12、3 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液化烃的管道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液化烃的管道设计的原则是:(1) 管道不得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2) 管道应架空或沿地敷设;(3) 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 ,应采取防止气体或液体在管沟内积聚的措施 ;并在进、 出装置及厂房处密封隔断;(4) 管沟内的污水,应经水封井并排入生产污水管道;(5) 取样管道不应引入化验室;(6) 金属管道除特殊需用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连接。1.14 调节阀组安装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1) 调节阀应尽量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2) 为便于操作和维修,调节阀组应尽量布置在地面或平台上,且易于接近的地方。调节阀距地

13、面或平台面的净高应不小于 400mm;(3) 调节阀的膜头与旁通管外壁 ( 或隔热层外壁 ) 净距应大于 200mm;(4) 调节阀与隔断阀的直径不同时,异径管应尽量靠近调节阀安装;(5) 隔断阀的作用是当调节阀检修时关闭管道用,故应选用闸阀;旁通阀是为调节流量之用,一般选用截止阀,但旁通阀D阻150时,可选用闸阀;(6) 热管道上的调节阀组的支架,两个支架中应有一个是固定支架,另一个是滑动支架;(7) 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多调节阀时,在满足操作、检修和安全通道的条件下,应考虑形式一致,整齐、美观;(8) 要注意工艺过程对调节阀位置有无特殊要求。1.15 加热炉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

14、(1) 加热炉管道布置随加热炉的炉型不同而异: 在布置加热炉的管道时, 应对其进出口管 道、燃料系统管道、吹灰器管道、灭火蒸汽管道等统一考虑;(2) 加热炉的管道要易于检查和维护 ,燃烧喷嘴和管道 ( 包括燃料油 、燃料气和雾化蒸汽 ) 要易于拆卸;(3) 燃料油和燃料气的调节阀要装在地面易于观查和维修处;(4) 加热炉的进料管道,应保持各路流量均匀;对于全液相进料管道,一般各路都设有流量调节阀调节各路流量,否则应对称布置管道,气液两相的进出管道,必须采用对 称布置,以保证各路压降相同;(5) 转油线应以最高温度计算热补偿量 ,并利用管道自然补偿来吸收其热膨胀量 。1.16 加热炉区的工作蒸汽

15、有哪些用途?其蒸汽分配管及灭火蒸汽管道设计有何特点? 答:加热炉需要的工作蒸汽,主要是供给喷嘴雾化,炉体灭火、吹灰器吹灰、消防、吹扫和 管道伴热。其管道设计的特点如下:(1) 蒸汽分配管:一般水平布置在地面上,其管中心标高距地面500mm两端设有支架,用管卡卡住,蒸汽分配管的底部应设置疏水阀;(2) 灭火蒸汽管道:1) 由装置新鲜蒸汽管上引出的一根专用管道,其总阀应为常开的;2) 至炉膛及回弯头箱内的灭火蒸汽管均应从蒸汽分配管上引出;3) 灭火蒸汽管道上的阀门的下游管上, 紧靠阀门处宜设泄放孔。 泄放孔的方位应 布置在阀门手轮反方向 180的位置上;4) 蒸汽分配管距加热炉不宜小于 7.5m ,以便安全操作。1.17 管壳式和套管式冷换设备的管道布置应如何考虑?答:(1) 工艺管道布置应注意冷热物流的流向,一般冷流自下而上,热流由上而下;(2) 管道布置应方便操作,并不妨碍设备的检修;(3) 冷换设备的管道,只能出现一个高点和一个低点,避免中途出现“气袋”或 “液袋”,并设高点放空,低点放净;在冷换设备区域内应尽量避免管道交叉和绕行;尽量 减少管道架空的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