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轴对称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4791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轴对称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轴对称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轴对称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轴对称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轴对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轴对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轴对称一、 教材分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生活中的轴对称”是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轴对称中的第一节内容,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轴对称的知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在初中阶段,它不但与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平移、翻折、旋转)中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轴对称的知识分为六个课时,本节属于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2、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

2、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折叠、剪纸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3)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欣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 教学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地位,重点确定为: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4、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二、 教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发现法,同时以直观演示教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为辅。初一

3、学生活泼好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法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探究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情境等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教学准备:投影仪、剪刀、已裁好的圆、矩形、等腰三角形等。三、 学法指导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图片欣赏出发,以感受、观察、概括、操作、归纳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

4、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学具:剪刀、已裁好的图片(圆、矩形、五角星等)、白纸。四、 教学过程设计(一)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之中,对称给人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探索第九章轴对称,这节课先来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本节课的自然引入。)(二)、创设情境,观察特点,形成概念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以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丰富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2、观察特点、形成概念问题1:这些美丽的图形来自生活,细心观察之后,你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么?用自己的语言描

5、述。(鼓励学生积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图形的共同特征。)问题2: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时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列举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并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三)、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理解区别问题:你能自己动手做出一些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么?1、做教材中的“剪纸”活动。 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观察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

6、系,并与同伴交流。2、作“印墨迹”实验。 在纸上滴几滴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呢? 观察探究、相互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活动,鼓励人人亲身经历与实践,积极思考,更体会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3、类比观察,发现区别 再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如:两扇门、两只小脚印等。 观察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在学生的发现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现象的特点,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学生理解即可,暂不深究。)板书: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

7、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他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图形本身具有的特性翻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合对折后与图形的另一半完全重合(四)、加深认识,寻找对称轴1、你能将我手中的图片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么?(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对称轴,再动手操作验证,将活动内容转向对对称轴的探索。)2、你能折出准备好的每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么?(让学生把自己手中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图片试着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看各有几条对称

8、轴。)(五)、综合练习、巩固应用、课外拓展1、请采用任意一种方式(剪纸、印墨迹等)自己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不同的创作。)2、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随处可见,我们每天使用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你能识别它们么?并能说出他们的对称轴么?(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他们各有几条对称轴?0123456789ABCDEFGHIJK(2)你能发现哪些汉字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么?口工用中由水日甲田(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轴对称现象,共同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弘扬中国文化。)3、课外拓展,激发求知欲望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许多轴对称图形,

9、他们不但体现了一种对称美,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么?-表盘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衡。-人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价值。)(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培养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七)、课后作业1、必做题:习题9.1: 1、2、3、4;2、选做题:阅读教材100页。附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轴对称”一章中第一节内容,它看似简单,却也是今后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

10、础,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节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如下:内容上,基本保留原有教材中的主要资源,设计生活化、情趣化的引入情境,运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的“数学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剪纸和印墨迹试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及表达个人感受和想法的机会,使学生充分的感知后,自然形成本节课的概念。教师仅作为知识的组织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及概括总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巩固阶段同样以形象有趣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一试身手后对不足作出及时反馈,小节的设计由学生自由表达,不限制形势,并运用多媒体演示增大了课堂容量,可使课堂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同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