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94726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70517125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07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嗾使(su ) 拮据(ji) 猱猴(no) 娉婷( png)B. 俨然(yn ) 绦虫(to ) 感喟(wi ) 俯瞰(kn )C. 颀长(q ) 丛冢(zhng ) 怂恿(sng ) 骠勇(pio )D. 愤懑(mn ) 蓦地(m ) 炽热(ch ) 鞭挞(t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广州的林女士因为着急出门与朋友聚会,竟然忘记关上自家的防盗门,结果让小偷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大肆窃取财物十余万元。B. 美国首都华盛

2、顿地方法院6月23日就白宫和国会因2006年8名联邦检察官被解职风波而发生的争执召开审前听证会,白宫和国会各自派出法律代表对簿公堂。C. 这个国家的男男女女体质很好,身体挺拔,风度翩翩,但并不十分高大。几乎所有人都面宽、眼小、鼻扁,男人只在下巴处有几根胡须。D. 用PSP、手机或iPad等玩游戏、看小说,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对此,专家表示,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视力下降、颈椎不适等问题,提醒“玩客一族”应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和姿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B.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

3、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D.“呐,不要说我没提醒你,酒驾呢,是违法的,罚款呢,我也不想的。”你如果在武汉街头看到这样一条TVB体的交通安全标语,会不会顿感亲切?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此刻,厚厚的雪将三座墓连为一体,好似年迈的孔子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挽着孙子,正欲漫过洙水,奔赴各地讲述道德,施行仁义其东是孔鲤墓,其南是孔伋墓,这种墓葬格局名为携子抱孙跨过洙水桥,绕过享殿,就到了孔林的

4、中心孔子以及其子孔鲤、其孙孔伋的墓地。孔子墓高而圆,似一隆起的马背,称为马鬣封孔子墓坐落在洙水之阳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5、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迺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二世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今恬之宗,

6、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注释:戎狄:泛指我国西部、北部少数民族。雅:平素,一向。迺:同“乃”。二世:胡亥。 (选自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

7、的一项是(3分)A.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 授予官职B.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带领、率领C.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 侥幸D.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 过失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二世遣使者之阳周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D.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收河南,筑长城B.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C.高即私事公子胡亥D.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

8、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秦始皇授给他上卿的官职。B.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就赦免了赵高。从此赵高与蒙毅结下了怨仇。C.全文以概括简练的笔法,客观地记述了蒙氏兄弟的事迹。使蒙氏的忠信与赵高的奸诈形成鲜明的对比。D.本传篇末批判了蒙恬在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创伤累累尚未痊愈的情况下,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修筑长城,而不顾百姓疾苦。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9断句和翻译(10分)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太 史 公 曰 夫 秦 之 初 灭 诸 侯 天 下 之 心 未 定 痍

9、 伤 者 未 瘳 而 恬 为 名 将 不 以 此 时 强 谏 振 百 姓 之 急 养 老 存 孤 务 修 众 庶 之 和 而 阿 意 兴 功 此 其 兄 弟 遇 诛 不 亦 宜 乎 何 乃 罪 地 脉 哉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3分)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掩柴扉”即“关门”之意,结合全诗,你认为作者是进门,还是出门?并简述理由?(3分) 颈联与尾联写了什么景?抒了

10、什么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6分)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 ,人道寄奴曾住。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题。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

11、会完全同意的。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

12、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13、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13.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A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