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4566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威市阿都乡五保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一、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1.1项目立项背景多年来,阿都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五保老人生活状况,把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工作和民心工程来抓。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社会养老保障全面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二五”计划,拟定按乡区域布局规划、集中建办区域性五保敬老院和五保敬老院。面对“十二五”期间农村敬老院建设艰巨任务,必须加快规划实施建设步伐,力争实现全省及宣威市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报送农村敬老院建设规

2、划方案的通知(云民电200548号)精神,阿都乡拟定建设阿都乡五保敬老院。我乡目前已有126位五保户,其中有78位是60周岁以上的,为切实解决和改善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和居住条件,填补我乡五保集中供养的空白。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决定在梨树集镇南侧李家田建造一座敬老院。1.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宣威市阿都乡五保敬老院项目主办单位:阿都乡人民政府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期限:1年,即20102011年项目建设地址:阿都乡乡梨树集镇得南侧李家田(详见示意图)建设目标和内容:宣威市阿都乡五保敬老院占地1500平方米(2.5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床位80床,硬化场地600平方米,绿化场地1000平方米。

3、投资估算:项目估算投资9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7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5万元,预备费10万元。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3.1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3.2云南省民政厅、财政厅、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1.3.3关于转发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报送农村敬老院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的通知;1.3.4宣威市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二五”规划报告;1.3.5宣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7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他相关资料。二、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意义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党和

4、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形象。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2006年第456号)的具体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决策;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举措。项目的建设符合宣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维护宪法所赋予五保对象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宣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阿都乡乡现有60以上老年人3768人,农村五保户126人;全乡都没有敬老院、集中供养率为“0”,全乡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是力争用五年时间将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以上。离这个目标相距甚远,以

5、集中供养方式解决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农村五保户的“衣、食、住、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2.3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阿都乡位于宣威市东北部,距市五保84公里,是云南省20个最边远的民族特困乡之一。全乡60个村民小组、171个自然村,辖谷兴、阿都、姜棚、同兴、施都、合庆、梨树、增坪、银厂、发吉、大佐、荣胜等12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发吉村为民族村。境内山高坡陡谷深,最高海拔2480.8米,最低海拔1300米。有农户9858户37858人。国土面积125.66平方公里,耕地30273亩,人均0.8亩。乡党委下设15个党总支,57个党支部, 585名党

6、员。2009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2.7元,人均有粮392公斤。三、建设规划与建设规模3.1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1)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宣威市阿都乡乡梨树集镇南侧李家田,土地面积1500平方米,地形较为平坦,地貌相对简单,地质结构良好,没有任何建设物和林木,无需拆迁。(2)建设条件该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供电、供水、排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地质、气候、水文情况良好;建筑材料资源充足、近便;施工队伍众多,能为本项目提供有利的条件。3.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3.2.1规划原则(1)项目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前乡辖区内五保户及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结合五保供养工

7、作需要综合考虑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水平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合老人身心特点,具备老人的“食、住、医、娱”功能,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原则。根据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采用灵活的、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法,合理布局安排功能区域,做到功能分区、空间序列及环境景观良好的衔接。要充分考虑到五保敬老院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要能适应当前实际和今后事业发展需要,在规划上留有余地。(3)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在五保敬老院的规划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为入院老人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又要充分考虑到基本满足老年人的娱

8、乐活动环境。3.2.2建设标准(1)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敬老院建设规模及标准要求进行建设。(2)主体建设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注意美观。(3)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要有利于老人生理、心理,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特点。(4)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应符合建设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产品;走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建筑过道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5)合理设置相应的供电、给排水、消防、通讯等设施;电源开头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头;床头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设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3.2.3规划期限规划建设年限:2010年2011年3.2.4规划内容

9、整个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其中敬老院占地800平方米,绿化占地700平方米。3.2.5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项目主要建筑为业务用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层高为一层3.6米,二层以上3.3米,(2)给排水工程给水:水源从沿街铺设的乡给水干管直接接入,院内给水管原则上沿道路铺设,给水管网的干管采用环状网供水,管径为DN100。室内给水管采用枝状布置,管径为DN75,给水管道埋深0.81m。排水:五保内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和生产用水一起通过院内污水管道排入集镇污水管网。生产、生活污水管道管径为DN100。(3)电力工程供电:电源取自乡10KV供电线

10、路,外线采用15mm2型电线高空接入,建筑物室内均采用暗设PCR10 mm直径线管,6 mm2电线埋入。防雷、接地保护系统:建筑物层面设置避雷带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内钢筋混凝柱内主筋作接地引下线并与基础主筋连为一体,接地装置由建筑基础梁钢筋及人工接地体组成低压配电网络TNSPEN系统,零线在建筑物进户线处做好重复接地。弱电系统:按需要在院长办公室、服务及门卫值班室设置电话,娱乐室和值班室预埋电视线。(4)绿化、环卫、消防工程种植各具特色的绿化植物(花、草、树)。走廊、宿舍设置卫生垃圾箱和垃圾篓。设置干粉灭火器。(5)工程管线布置综合要求为确保各种管线功能正常发挥,避免相互干扰,在管线施工时,须注

11、意沿路段、相关地段管线间的相互关系,严格按工程管线综合的有关技术要求执行。3.2.6总图布置总图布置以方便老人的供养、就医、休息与活动,符合老人护理要求为原则。本项目用地位于阿都乡梨树集镇南侧李家田。总图布置采用分散式类型,把敬老院各组成部门分别设置在院内。园中穿插布置庭院绿化、草地、菜地,保持院内的环境舒适和宁静。敬老院主体建筑居住楼位于基地西面,楼房坐西朝东,具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条件,有利于老人居住及活动。基地正面侧为大门、值班及接待室;在基地的北面为餐厅和厨房。院中设置绿化带、菜地、整个布局分布简洁,错落有致。3.2.7项目区的平面设计项目业务区内设有2栋建筑屋。新建筑面积:800

12、平方米,全框架结构,抗震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层高:一层层高3.6米,二层以上层高3.3米。建筑施工图设计时必须按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和需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进行具体设计;楼内设有院长办公室、服务员值班室两间,医疗保健室、被褥储藏室、康复活动室、娱乐室、办公室等行政管理和医技管理用房。3.2.8立面设计:满足使用、安全要求,适当考虑美观,主要体现简洁大方的效果。3.3建筑规模与功能定位3.3.1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用地共2.5亩,根据建设用地及五保敬老院集中供养敬老院标准,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老人容量为日均80人(床位使用率80%),

13、最大容量为日均100人(床位使用率100%)。3.3.2功能定位本项目建设功能定位:(1)办公区:设置院长室、服务员室、储藏室等。(2)生活区:设置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3)保健区:设置医疗保健室、娱乐室、康复活动场所等。3.3.3设备配置院内设各种规划的相配套的设施。楼内设卫生间,并安装坐式和蹲式大便器、软管淋浴头、洗漱用具,房间内设有衣柜、鞋架等老人生活必备设施。活动室购置健身、电视、娱乐服务等器材。住宿楼和厨房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解决热水供应问题。3.4项目实施计划(1)2010年5月2010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2)2010年8月完成施工设计及相应审批手续;(

14、3)2010年9月底动工;(4)2011年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3.5组织机构、管理服务体系3.5.1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本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实行主管部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作业设计并组织实施,负责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管理、资金的使用和结算,保证项目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其组织管理程序如下图:阿都乡人民政府阿都乡中心敬老院保健室后勤室服务部财务部办公室3.5.2项目保证服务体系(1)协调管理与技术协作阿都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阿都乡民政办具体组织实施,电管所、水务所、村建所为技术协作单位。(2)资金的管理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由财政所负责监管,严格施行“专款专

15、用”,资金的拨付严格按工程资金使用程度拨付,并自觉接受上级和国家财政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部门的审计。严格遵守项目财经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渠道畅通,按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计划顺利实施。(3)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与施工设计, 把好施工设计关,根据上级下达的建设计划和批准的设计,组织实施。(4)项目监测由技术部门对项目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数据档案。四、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4.1项目环境保护现状项目区位于阿都乡乡集镇得龙路卫生院旁,项目本身无环境严重污染因素,项目不涉及环境敏感性问题。主要有:(1)项目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由乡镇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完成达到经营、生活用水标准。(2)排水(污):项目区相临街道、地下排水设施完备。(3)噪音:项目区内的噪音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期间机器作业、街道上来往的车辆。(4)废物、废渣: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及活动场所的废弃物,由乡环卫工人定期清除。4.2环境保护措施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音等规定治理项目区,需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排水(污):项目区建设将设置排水(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