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94234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范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制度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 姓名、性别、床号 3 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 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 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 责任护士负责填写。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 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 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

2、血运良好。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 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 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 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1)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 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2)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 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8、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

3、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1)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 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 误后方可离开。(2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 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 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 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3)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 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4)病情、

4、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 可离开(5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 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6) 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 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7)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 者对接记录单。(8)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 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篇二:门诊及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5、制度及程序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程序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尤其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 别患者身份标示的制度及程序:1凡住院病人,在病房办理住院手续时,均需配带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 及有效核对依据,并告之病人目的,防止自行取下。2腕带上应注明患者住院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及诊 断。3“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 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给患者带前要经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带上。4在进行与病人一切相关操作、交接等处置时,必须使用两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问或床号作为识别的

6、唯一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 字,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5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与病人 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 作。6有效识别患者身份的程序: 方式一:当患者意识清、在病床上操作时:患者白报姓 名,与床头牌、操作物核对 方式二:当患者意识不清、在病床上操作时:看腕带,与床头牌、操作物核对方式三:患者意识清、不在病床操作时:患者自报姓名,与腕带、操作物 核对方式四:患者意识不清、不在病床操作时:让患者家属报患者姓名,与腕 带、操作物核对操作物包括:操作时患者的药物及治疗单、抽血单、验检单、检查单、手 术通知单

7、等。篇三: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病人在院期间应被正确识别身份,包括门、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1、住院病人均应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2、腕带佩戴规范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 等);(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 能被正确识别;(4)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准确快 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 手术病人(包括微创手术)、危重病人以及过敏性体质病人必须佩带腕 带,作为病人识别标志。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 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有损坏,及时更新,

8、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带腕带,垫1 -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在医院死亡病人需经家属确认尸体后才去除) 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核对腕带。附: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规程(一) 目的保证医院相关运作流程和政策符合国际病安全目标的要求,通过有效的监 控措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执行,以确保病人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 发生。(二) 标准1、正确识别病人:要使用至少两套病人识别码(1) 当给病人用药、输血或输血制品、抽血标本或采集其他临床检验标本、 给病人进行其他任何治疗或操作时,至少要有两套病人识别码。(2) 住院病人使用住院号(性别或年龄)

9、和病人姓名作为病人的识别码,在病 人入院时记录在腕带上;急诊抢救室的病人使用病人的姓名(对于身份不明的昏 迷病人,由接诊的医护人员临时命名)和门诊号作为病人的标识码,在病人进行 抢救室时记录在手腕带上;门诊病人使用病人姓名、就诊卡号作为病人的识别 码,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可以作为病人识别的补充信息,当使用识别码 有困难时可选择这些补充信息,询问病人后再与这些信息进行核对。患者身份 识别制度。在核对病人的识别码时,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回 答,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信息进行核对。(3) 放射科、检验科等辅助科室允许使用流水号或住院号、姓名等其他符合 要求的号码作为病人标本的识别

10、码,但科内必须统一,并在科室管理规程中书 面写明政策。(4) 在病人的血袋、药袋和标本的标签上要写明(或打印出)进行病人的识别 码,以便与病人进行核对(5) 在给病人治疗、用药、输液、输血、抽血或留取其他标本时要对病人的 识别码进行核对。(6) 病人的床号和房间号不能作为病人的识别码使用。2、有效改善相互沟通(1) 在工作只能需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接到各类的紧急口头报告时, 必须有一个口头确认过程,护士或接听报告的人首先要把别人告诉你的信息写 下来,要有书面记录,然后大声复述一遍口头医嘱的全部内容、各类检查紧急 的口头报告内容,对方确认无误。(2) 医院允许在病人抢救、中深度镇静治疗、手术

11、时使用口头医嘱。在紧急 情况下,在医师不能立即到达又需要立即处理时可以使用电话医嘱,其他情况 不准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原则上尽量减少使用电话医嘱,患者出现病情变 化,下级医生请示上级医生后,上级医生在电话中下达的医嘱要由值班医生或 管床医生下达书面医嘱后护士才能执行,而且要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相关内容。(3) 口头或电话医嘱下达后,护士即要立即书面记录(可记录在口头医嘱单 或其他记录纸上),并根据书面记录内容大声复述给下达医嘱的医生后,听到复 述医嘱后,医生要明确示意,经确认无误后护士执行。在特别紧急且人手紧张 的情况下,护士记录口头医嘱会影响到病人抢救时,可先按要求在保证正确用 药的前提下执行口

12、头医嘱,事后立即补记医嘱内容。口头或电话医嘱要在病人 抢救完成后六小时内在电脑系统内补录,并打印签字。手术病人的口头医嘱单 要求下达医嘱的医生和执行护士签字确认,并存入病历中保存。(4) 所有急诊检验结果、危及到病人安全的异常检查、检验结果(简称危急 值)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检验科和其他辅助检查科室要建立检查危急值 报告标准,标准中要包括检验、检查危急值得项目名称、临界值、报告流程和 报告责任人。并以书面的形式确认,同时要对全科人员、新入职员工进行培 训。检验危急值得报告可以通过 lis 系统自动控制,并提醒检验师。所有急诊 检查项目的结果和/危急值结果的书面报告要在审核后立即发送,并电

13、话通知临 床科室,以便医师及时得到相关报告。(5) 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在接听到急诊检查结果、危急值结 果报告后,要有书面记录,并将记录的内容大声复述一遍给报告人听,要得到 对方的确认。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名称、检查结果、 接听电话时间、报告给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的时间等。各科要有记录本登记, 以便职能部门检查。(6)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检查项目高危报告后,要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 和处理,必要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请示报告,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7) 在急诊病人入院前与接收科室进行电话沟通时,需将收治病人的姓名、 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生命体征、基本病情、病人可能

14、需要的特殊医疗设备 (氧气、心电监护、呼吸机能)以及病区问的其他相关信息等告知病区,病区接 电话人员要有书面记录并大声复述给打电话的人员,要得到对方的确认,同时 医护应相互告知。其他情况下进行的电话沟通要按进行记录。3、消除手术错误(1) 手术前暂停:为了避免手术病人、手术方案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在手术 开始前停止术前所有操作及术前核对。(2) 手术前核对 为了避免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在手术室的手术和门、急诊小手 术都要列出核对清单,手术开始前要停下其他所有工作认真核对清单中所要求 的内容,一致确认手术病人、手术方案、手术部位和病人体位是正确的且在正 确的手术室,手术需要的所有医疗文书齐全

15、,医疗设备已准备好且功能正常。 在手术室进行的手术、手术前核对要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手术病人本人 (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根据中“手术前核对 清单”中的内容进行逐项核对,核对内容由巡回护士记录,并将参与核对人员 名单记录。 门、急诊的小手术应在手术前由病人本人(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 生、治疗护士一起核对,核对内容由治疗护士记录在中,并将参与核对人员名 单进行记录。 当核对清单内的项目无法通过(填“否”)时,手术不得进行,如果在特 殊情况下仍需手术时,要经过医务部或总值班同意。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以争 取时间、抢救病人生命为主要责任,可以先抢救,后报告。(3)术前手

16、术标记:所有手术操作,包括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在门诊进 行的手术、在急诊进行的小手术都要进行手术标记。标记要精确、清晰可见, 可能情况下由病人讲出病变部位。 住院病人由手术医生在病区进行手术标记,门、急诊手术的病人也应有 手术医生在门急诊进行手术标记,除非是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可以 在手术室手术前铺单前进行手术标记。手术标记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参与,清醒 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触动病人的肢体方向确定左右,要得到病人的认同。昏迷的 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请病人家属参与,要得到病人家属的认同。 手术切口、穿刺点和手术部位的标记都要准确、清晰,铺单后还能够看 得清楚。手术标记要使用蓝色和紫色油性标记笔。 手术标记笔应放在各病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