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94098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音乐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述,让幼儿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2、在律动中感应拍子与节奏。活动准备:挂图、铃鼓、圆舞板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师:端午节快要到了,龙舟爷爷好高兴!原来,又要举办划龙舟比赛了。今年刚出生了一只小老鼠,却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1、请幼儿说一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里人都会做什么。2、教师出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二、语词律动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划龙舟比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1.教师念儿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子。2.播放CD,幼儿模仿老师念语词做拍子练习,间奏部

2、分划船。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儿歌节奏,在黑板上画短短长,幼儿念语词,教师画。4.幼儿拍手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5.边念儿歌,边拍出黑板上的节奏线。三、乐器演奏师:我们的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舟,一种是圆舞板龙舟,一种是铃鼓龙舟哦!1.圆舞板龙舟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舟吧!请幼儿敲奏圆舞板并念儿歌。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2.铃鼓龙舟师:圆舞板龙舟比赛完,该到铃鼓龙舟啦!请幼儿拿好铃鼓后站在蓝色线上,排成一条长长的龙舟。播放音乐,踏步前进,念儿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根据图片、图谱提示记忆歌词,唱准歌

3、曲中的附点节奏。2、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体验集体配合演唱的快乐。活动准备:1、歌曲磁带。2、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各一张。3、画在黑板上的图谱。4、每人一根塑料袋做的尾巴。重点: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体验集体配合演唱的快乐。难点:唱准歌曲中的谁的尾巴短和兔子尾巴短。教学方法:图谱演示法、整体教唱法、分组对唱练习法。活动过程:一、按节奏师幼互相问好:小朋友们好。董老师你好。(12345。54321)引入: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请来了六只小动物,他们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你们想不想见到它们呀?(想)“那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二、学习歌曲尾巴歌。1、老师出示动物的图片:这是谁呀?(小

4、猴子)它的尾巴是(长长的)这是谁呀?(小兔子)它的尾巴是(短短的)这是谁呀?(小松鼠)它的尾巴像(一把伞)“那你们知道他们今天要进行什么比赛吗?”(幼儿自由猜想、回答,提醒幼儿注意听别人讲话。)2、引导幼儿回答歌词中的提问(看图片、动作):师:下面老师问小朋友们问题,小朋友们用完整的话来回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好像一把伞?幼: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师: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呀最呀看?幼: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呀看。3、出示图谱:启发幼儿根据图谱提示一起朗诵歌词,练习有附点节奏的歌词。4、“有的小朋友把小动物们的尾巴比赛编成了好

5、听的歌曲,让我们来静静地听一听吧!”老师放录音,幼儿欣赏。5、播放歌曲录音,老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同时带领幼儿整体学唱歌曲。“这首歌的名字叫“比尾巴”,你们喜欢听吗?”(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小朋友们可以轻轻的跟着唱。”三、练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1、启发幼儿讨论演唱这首歌曲的方法。老师:刚才我们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演唱呢?怎样唱可以把歌曲中的提问和回答的部分表现得更清楚呢?幼儿分两组进行对唱。2、引导幼儿用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小组对唱方式演唱歌曲。四、活动延伸:播放歌曲录音,玩游戏“捉尾巴”。游戏玩法:每个幼儿带上尾巴,互相追逐躲闪,不让对方抓到。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碰

6、撞。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三)活动目的: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有关小燕子的动作。3.能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较为清楚的唱出歌词。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之前活动中对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认识2.物质准备:小燕子的图片(头饰)、歌曲磁带、歌词配图活动过程:1、猜谜,导入。教师: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什么动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他?2、教师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说它是谁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到了小(二)班来做客,它还想教小朋友们唱一首歌,小朋友们要不要跟小燕子学本领?播放

7、音乐,请幼儿仔细听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词里都出现了什么?播放完毕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边说教师变按照幼儿说的把歌词的配图按歌词的顺序粘贴在黑板上。遇到难点可再播放一次,帮助幼儿一起找出歌词演唱的内容。在幼儿说出歌词的同时可以让大家共同想想歌词可以配上怎样的动作。3、学唱歌曲,并可适当的加上创编的动作。(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边唱边指示歌词相应的图片。(2)幼儿跟着伴奏学唱23遍,用图谱来提示幼儿来记忆歌词。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动作,以便幼儿记忆,感受歌曲的优美。4、幼儿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1)教师应用图谱轻声地带幼儿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创编的一些动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歌曲表演

8、。(2)请幼儿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带上肢体的一些动作,感受音乐的柔美。5、结束部分:小燕子的歌很好听,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舞蹈)经典音乐活动方案(四)目标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1、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2、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

9、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3、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二、幼儿学唱歌1、教师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2、教师引

10、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活动延伸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经典音乐活动方案(五)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

11、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2.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3.能力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

12、舞蹈。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难点:唱准并掌握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_。_。_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道具筷子、音乐盒、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1.师生问好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录音我从草原来)师配乐朗诵: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美丽的草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二。走进草原1.听音乐草原上欣赏草原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2.你们能看出是

13、哪个少数民族了吗?(生:蒙古族)师:你们真聪明!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三。学跳筷子舞1.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似乎有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生:喜欢)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筷子舞。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四。学唱歌曲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带来

14、了美的享受,那我们说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听?想不想把这首歌曲也学会呢?(生:想)1.播放歌曲,生聆听后师板书课题。2.带着问题复听范唱。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歌曲的延长情绪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量?(稍快的或欢快活泼的)3.跟节奏说唱歌词。板书节奏难点。_。_。_4.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5.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6.表演歌曲师:同学们谁想当神气的小牧民?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挑选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和说唱组的成员。师:其实音乐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你热爱音乐,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五。拓展延伸蒙古族还有一种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音乐声减弱)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