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观后感孔夫子电影观后感1000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39893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孔子观后感孔夫子电影观后感1000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影孔子观后感孔夫子电影观后感1000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孔子观后感孔夫子电影观后感10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孔子观后感孔夫子电影观后感100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夫子电影观后感1000电影孔子观后感孔子这部影片对春秋时代文化的再现首先在于官职名称。在影片中,春秋时期,王室或侯国中职位最重要者为卿士,是君主之辅佐,当时简称为卿。而在卿位者仍有详细官职,如在影片中,鲁的三桓,分别担任司徒、司马和司空,而因为当时鲁国实际政权掌握在三桓手里,即“陪臣执国政”,而孔子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因为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孔子的官职变化正是周礼的表达。周礼还表达在“礼”“乐”的制度上。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如季孙斯父亲季

2、平子死后,就由季平子的嫡长子季孙斯继承了父亲的一切,而等季孙斯死后,自然是由他的嫡长子季孙肥继承父业。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在器用的表达:天子之乐的时候,可以四面悬挂乐器演奏,诸侯只能三面悬挂乐器演奏;天子用玉磬,诸侯用石磐;而孔子中鲁国岁末大祭的时候的四面的器乐钟鼓正是春秋文化的再现。在服饰上的表达那么为深衣和胡服,春秋战国时期,上层社会大体流行深衣和胡服。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而平民多穿短褐。如在影片的开头,孔子拜见鲁定公时所穿的正是中原地区的宽大式深衣。影片中我觉得人物形象塑造得最生动的是颜回,当他坐在漫天黄沙之中等待孔夫子时,本就给人一种苍凉悲戚之感,而对着夫子他只含着泪说:“夫子是形,弟子是影,回,要跟夫子一起走。”得弟子如此,孔夫子也算一生无憾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