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09级的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3799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给09级的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写给09级的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写给09级的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给09级的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给09级的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给09级的你李学通吉冠浩不知不觉,在法大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八分之一。 不知不觉,陌生的校园和面孔早已变得那样熟悉。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定义为“成长”。在过去的那个学期,师弟师妹,不知你是否适应了大学这种自主的生活, 是 否过的充实,是否还记得那最初的梦想。“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新学期开学伊始,你应该思考一下上 个学期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你希望在大学里获得什么?你追求 什么?有没有目标?有没有行动?在我看来,大学生活绝不意味着轻松,只意味着自主。你可以自主设计自己 的生活。相对充裕的时间,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去忙,听各种课程和讲座、博览 群书、社团工作、专心学英语、实

2、践兼职、娱乐消遣毕竟,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只要你自己感觉生活充实、问心无愧即可。学习方面,大家应当积极对待从这个学期开始,大家的课程基本就要自主安排了。 选择很多,需要你找到 最适合自己的老师、课程。民法总论一一为权利而斗争大一下学期,民法学原理(一)是最难的一门专业课。民法本身的博大、厚 重、精妙,外加民法总论部分的高度抽象,使得这门课有些难以理解。作为民法 的初学者,在没有学习民法各种具体权利之前, 总论也不可能通透理解,所以大 家不要期望过高。不过,如果你能认真听听适合自己的老师的课程, 平时多看看相关书籍,多 思考、多交流,还是可以对民法总论有一个较好的把握的。教材以外,民法好读、民法劝

3、学、为权利而斗争、外国民商法精要 等都是不错的入门书。对学术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也读读台湾学者王泽鉴的书, 诸 如民法总则和“天龙八部”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八卷),甚至可以 尝试一下德国学者拉伦茨的德国民法通论、梅迪库斯的德国民法总论。在此,我还要强调一点,即民法的精神内涵一一意思自治、捍卫私权!学好 这门法学,不需要什么坚定地政治立场,更不需要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只需要 你对自己生活的热爱。所以,学好民法的人,一般都是有活力的、有朝气的、有 信心的。宪法学一一秉持心中的那份绿不禁想到前些日子老师说的话:如果你将研究方向定位在宪法乃至宪政, 那 么,你将一辈子悲哀;可是,大家若都不研究宪法、宪政

4、,那么中国的宪政将要 永远悲哀所以,大家对于这门“一看见便想哭”的学科,应该有一份责 任感。毕竟以“限制公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的宪法学,值得每位法大学 子去了解和秉持一份信念。也许,宪政实现的那一天你我都看不见, 但是无论在 何时何地,希望大家都有这样一份念想,在自己生活变得冰冷暗淡的时候,用它 来取一下暖。关于宪法我推荐书籍如下:1、桃李江湖,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铗秤弹咏在修远路上,沈岿,北京大学出版社3、宪政的中国之道,王人博,山东人民出版社4、宪法学导论,张千帆,北京大学出版社5、比较宪法,钱端升、王世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史积人文之底蕴身为法大学子,我们应该对这

5、门学科心生敬畏。一方面,中法史是我校法学 的保留科目,在全国堪称翘楚;另一方面,中法史是法学和史学的交叉学科,并 渗透古代政治、哲学、文学等思想。所以大家可以借这门学科,达到“积人文之 底蕴”的目的。关于中法史我推荐书籍如下:1、公主之死,李贞德,三联出版社2、乡土中国,费孝通,出版社不限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以上两门学科可能不会那么感兴趣, 也不会刻意去 读很多书。但是,只要上课认真听,平时多翻翻教材,期末考前好好复习,成绩 还是会比较理想的。社团方面,大家应当有所抉择一方面,我们要有责任感,要善始善终,要明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进而不辜负师兄师姐近

6、半年来的关照,要对得住属于自己的那支团队;另一方面,我们在社团工作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发问,多留心部长、 主席(主任、会长)的工作流程,进而积累相关的管理经验毕竟,无论我们大二去留如何,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总应该给自己 一个交代!从而,毕业那天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一声: 我骄傲,我曾为那个社团流 过汗、流过泪,并将我宝贵的青春也留在了那个社团!6月份左右,社团就要换届了。有意向继续在社团深造的同学,现在就要开 始考虑一下自己究竟要不要留在社团里,要留在哪个社团里的问题了。功利的讲, 依靠社团的打拼和积累,也是一种走向成功的道路。交际方面,大家应当用心把握由于自主选课, 致使同一行政班级的同学、 同一寝室的兄弟、 姐妹可能并不 在一起上课。 如果你平时不多和他们交流沟通的话, 与他们的关系, 也许会逐渐 疏远。但另一方面,在同一课堂听课的人来自不同班级、 不同学院, 这也是一个拓 展人脉的好途径,于此你可以认识一些新朋友。总之,路是要靠自己找寻的。上面仅仅是一家之言,望师弟师妹批判吸收。最后,道一声:“勉之, Fighting !”2010-3-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