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3701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汶上实验高中(现就教于汶上一中) 冯振启学习目标: 、 结合文体特点,提纲挈领,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走进马克思“跨越时空的美丽”人生,汲取精神营养,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设想: 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放式”的阅读,实现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点拨,总结出有价值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学生“启而不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怎么办?学生提出的问题未能扣

2、紧学习目标怎么办?学生提出的问题出乎意料怎么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发挥? 一、导入: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人物,什么样的人物才可以称得上伟大呢?有人这样说,伟大的人物往往开启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才使得共产主义这个“幽灵”在欧洲徘徊,并在全球掀起了无产阶级砸碎旧锁链、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使人类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对于社会形态的最美好的愿望和构想!为实现这

3、一构想,马克思倾尽了毕生的精力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进马克思的人生世界! 二、问答预测: 1、关于本文的内容结构: 开头述其哀悼念悲痛 主体赞其功评说敬仰 结尾颂其德悼念 【方法点拨】结合文体悼词性质的演说词,一般要求有四部分内容: 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介绍去世者的简历(生平事迹)。 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优秀品质,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家属。 、关于主要贡献(主体) 理 论 贡 献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科学家)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 (对于历史科学)

4、 其它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实 践 贡 献 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革命家) 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对于无产阶级)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最伟大的贡献) 【方法点拨】 抓住关键段:如第二段(总评) 抓住关键句:如过渡句”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正因为这样” 抓住关键词:”发明了”、”还发现了”、”独到的发现”、“小册子”、“工作”、“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 关于“先后”顺序(结构安排): 问题预设:先说革命家行不行? 欧美战斗者的无产阶级 总:两个“对于” 历史科学 分:科学家(理论)革命家(实践) 注: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革命家(他认为科学是

5、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前者成为衬托,“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就更突出了马克思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三、关于品味语言,理解全文及体会情感。 问题预测: 、 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参考: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 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参考: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 、 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

6、”、“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去世了”(或“离开我们了”、“去了”、“与世长辞了”等) 参考: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既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 这是一种饰的修辞手法,蕴涵着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空白”、“不久”的含义如何? 参考:“空白”、“不久”分别从空间、时间上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第三段该如何理解? 提供方法:去枝叶,找主干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抓主干,理枝叶“正一样”是状语;“即事实

7、”是插说部分;冒号以后的文字是“简单事”的复指成分。 、“豁然开朗”与“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含义怎样? 明确:构成鲜明对照,衬托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表现了对马克思的热情赞颂和无限敬仰的感情。 、“该是很够了”、“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有什么含义? 参考:该满意,该骄傲自豪了,“但是”马克思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衷心喜悦”、“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的含义如何? 明确:突出强调了马克思的作用、地位,在人类历史上是最早促使无产阶级觉醒并寻求自身解放的人! 10、“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能否颠倒顺序? 参考:“满腔热情

8、”是对待革命事业的态度,“坚忍不拔”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卓有成效”是斗争的成果。前两者表明革命情操,后者表明革命成果,不可颠倒。 11、“老实说也可以自豪”? 参考:再次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12、“正因为这样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这样”的含义是什么?“最”突出了什么? 1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回敬”。 明确:比喻。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气概。 14、“而我敢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参考:对马克思由衷的赞扬和无限崇敬的感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毫无私心,人格魅力) 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

9、,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品质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方法点拨:理解词句内涵的途径:结合语境关键词修辞手法 四、这篇悼词性质的演说词,给人的感觉似乎并不悲伤(“哀而不伤”,反倒有点豪气。),恩格斯为什么会这样写? 参考:鼓舞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化悲痛为力量。 对马克思热烈赞颂,马克思的死,可谓“重于泰山”,“死得其所”。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豪迈壮阔的人生观有关。 五、练习: 我们这一单元的总标题是跨越时空的美丽。不错,马克思的确给我们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美丽,马克思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请同学们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

10、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意志精神,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一生里几无一个私敌。 马克思的美丽注定要跨越遥远的时空! 、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给我们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美丽,请同学们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克思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深刻的思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 屈原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浪漫的文学,还在于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怀; 鲁迅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犀利的文笔,还在于他那伟岸的人格; 、 写一篇短文 题目:我能干什么 在马克思墓前的思考 要求:作为当代中

11、国的一名高中生,假如你正站在马克思墓前,关于“我能干什么”这一人生课题,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又会作出怎样的回答? 附: 马克思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座右铭:思考一切。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时这样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