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教案-冀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3501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教案-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教案-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教案-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教案-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教案-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昼夜的形成教学设计马选学校 李燕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3、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昼夜现象。 教具准备:大地球仪1个,台灯一台教学过程: 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因为地球教学新课板书一、地球的运动 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

2、地球是怎样进行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这儿准备有台灯和地球仪,你能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吗?你能通过演示来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电灯,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旋转地球仪时的方向,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下面这几个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日出日落产生了什么现象?(白天黑夜)学生回答完毕后,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吗?若问题4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用一较大的玻璃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

3、、思考后回答。(还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教师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各地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评:学生此时的猜想,并不是凭白无故的,他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及刚才的观察,作出了合理的推论,这就是科学的假想。科学的假想是做科学的第一步,接下来,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将会围绕验证这一假想而进行。再请学生自己动手用电灯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如教材图1、昼夜交替演示图所示,思考下列问

4、题: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当中国是白天时,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处在白天的有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处在黑夜的有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将地球仪转动180度,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中国处在黑夜,美国处在白天。)地球上某地经历一次白天和黑夜大约多长时间?(24个小时左右,即一天。)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从北极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俯视为顺时针。)在同一时刻,中国北京的畅畅同美国的姨妈互相问候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球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的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教师小结:(边小结边板书)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板书设计: 昼夜的形成 自转运动 绕转轴心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产生现象 昼夜交替 ?课外实践 认真观察: 我们除了通过昼夜可以知道时间,在大自然的景物中还有哪些可以表达时间?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课后反思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有个别不知从何处思考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看别人怎样观察,听别人怎样介绍,也学到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