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934019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测科管理制度范文搞好地测工作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随着矿井规模的逐步扩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时对地测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日常工程质量,避免返工、窝工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规范操作,共同搞好测量工作,特制定本制度,具体如下:1、地测科根据采掘计划要求对井下巷道进行实测、定向、标定中腰线,对提供的地质、测量资料全面负责,如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有出入时,负责重新解释或重新测量。2、对于指导施工的实测数据,由测量员进行解算,并备注草图和说明,完成后由测量技术员进行复算,计算无误后报地测科科长审批。3、测量原始记录、测量计算表、测量成果必须分工作面分类由地测资料员进行整理并归档

2、保存。4、一般性开口、定向、延伸导线点由测量测技术员负责,但出井后必须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检。涉及大型工程如:_m以上巷道对贯、主要巷道变向、改变原计划等,必须由技术总监、地测科科长、测量技术员共同商议,并确定测量方案。5、测量外业观测、内业资料计算从起始数据、原始资料、成果计算到填图、绘图必须经过严格的校核或计算,未经校核的资料和图纸不得使用。6、单位工程结束后,实测数据要与设计数据资料进行比较,计算偏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误差较大,要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各单位工程要及时进行总结。7、地测科成员必须对井下各地点工作面情况准确掌握,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测量,及时准确标定

3、巷道中腰线,不得因测量不及时或不准确而影响正常施工。8、因测量工作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要认真查找原因并重新进行测量,提出补救措施;损失无法挽回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报矿长处理。储量管理制度一、本矿地质测量机构的地质、测量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储量管理工作。二、储量、回采率必须以地测机构提供的数据为准。地测机构必须按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统计表式,实事求是地进行测算填报,对数据准确性负责。三、地测机构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搞清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探测采空区,及时为生产、建设提供各种地质资料。四、地测机构必须参与_采掘作业规程,参与编制和_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及回采计划,及时提

4、出合理开采与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见和建议。五、地测机构必须具备储量计算方面的各种基本图件,并要及时将探测的地质变化填图、记录。要有储量、块段开采、回采率、损失量及储量增减等台帐。六、地测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调查了解资源开采情况。检查验收采掘工程质量,当发现浪费、破坏资源情况和采掘工程不符合规划、规程要求时,应及时填写并下发“丢煤通知单”,矿总工程师必须在通知单上签署意见,并及时采取措施。七、为了给各煤层的合理分层开采与联合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地测机构应按矿井地质规程的规定,认真_对煤厚、层间距的探测及统计工作。八、每个工作面、采区、矿井开采结束时,地测机构要参与现场验收,核实储量,分别计算出工

5、作面回采率,采区回采率和矿井回采率。九、矿总工程师要定期_地测人员分析储量、回采率动态,找出储量损失原因,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措施。地质环境保护制度为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止造成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我矿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中应如实反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二、对井下采空区实行全部垮落法或人工放顶等措施,以达到安全状态。三、地面应建立环境保护设施,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四、“三下”采煤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可靠措施。五、制定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并符合国家地质灾害治理设计规范。六、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做好水土

6、保持、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七、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的要求进行采掘。八、对于不明井田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部门进行评估。九、地面应建设处理废水、矸石的场地,不得随意排除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十、及时填汇采掘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5地测设备、仪器、工具使用、发放、保管、校检制度1、地质测量设备、仪器、工具必须妥善保管,建立技术档案,实行台账管理,按照类型分别登记,内容包括:设备、仪器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性能、精度鉴定、损伤和修理记录等。2、地测仪器工具必须有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校验,并填写校验记录卡片。3、仪器工具必须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

7、良好安全的地点,不得靠近暖气和火炉。在夏天野外使用仪器时,不得在阳光下暴晒,要用雨伞遮挡阳光。4、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各项精度指标必须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否则,要及时返厂校正,严禁入井使用。5、仪器设备使用前,操作者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的不得操作。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许强力震动和发生碰撞,不准座压仪器设备箱架,以免变形和损坏。6、测量仪器要经常保养和维护,确保使用精度,使用完后必须用专用软布将仪器上的灰尘、水气擦净、凉干,并上油保存,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7、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贵重设备,应配备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管理使用。并每年对仪器

8、设备检定一次,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需要修理的要及时修理,需要报废的每年年底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8、仪器工具发生丢失或损坏时,必须及时追查原因,进行处理。9、仪器工具外借时,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批准后,方可办理借出手续。借出的仪器要及时返还,均应当面进行检查,如返还时有损坏,应照价赔偿。7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1、开拓延深地质报告、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编制完成后必须报公司初审,经省煤炭管理局审批。2、勘探工程设计、采区地质报告编制完成后必须报公司有关部门审批。3、各类采掘地质说明书必须经矿生产、安全等有关部门和矿总工程师审批才能使用。4、储量的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必须

9、按规程规定向有关部门报批。5、各种村庄、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保安煤柱、防水煤柱必须经矿安全、生产部门、矿总工程师审核签名后,报公司地测科、生产科和公司总工程师审批。6、每月的储量平衡表,三量报表、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上报。7、凡重大测量工程,如地面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大型贯通测量、岩移观测工程等,均需编制设计或方案报公司地测科审批。工程完工后必须提交成果资料、图纸和技术总结。8、各种交换图,绘制完后必须请矿总工程师召集有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认真地_修改,确认无误后方可打印报送。9、各种地测资料,必须由技术负责人认真校对、对算审核签字后方可使用。8地测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0、矿井地质测量资料是煤矿建设和生产的技术基础,对地测资料应进行定期分析,提高资料质量,并妥善保管,为了达到更好地为煤矿生产服务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一、资料定期分析制度1、对日常收集的地测资料,及时进行校核、整理、计算和填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各类贯通工程应在贯通后立即进行联测、计算和精度评定,对_米以上的贯通要及时写出技术总结。3、由地测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1。_地质图和地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总结矿井地质规律,按月提出地质、水文地质预报。4、每月对矿井涌水量作一次综合分析,每季度一次总结,年终进行全面总结。5、每年对储量动态、“三量”情况作一次统计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和合理建议。

11、二、资料保管及提供制度1、各种日常用图应有图套、图签,并存放在便于使用的图柜里。2、对日常地测资料,综合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报告或总结时,应根据技术档案保管规定进行分类,并建立一套目录、索引,达到便于查找的目的。每年_-_月份归档前一年的资料、9图纸。3、向本单位提供的地测资料、图纸,须经部领导批准后方可提供,属借用资料必须登记清楚,如属外单位借阅,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4、使用资料时,应爱惜图纸、资料,不得损坏,严禁在图纸上乱写乱画,对于损丢、_地测资料者,按国家档案法处理。5、对于无继续保存价值的废旧图纸、资料,在消毁时先列出清单,经有关领导批准后,予以销毁。地质预测预报管理制度10为了进

12、一步搞好地质分析工作,准确预测判断工作面施工中的地质变化,以便提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和减小地质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根据地质质量标准化要求,特制订本制度。一、地质预报要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预报及时、内容齐全、准确,措施得当。二、编制地质预报,必须做好地质资料搜集及地质综合分析工作,要建立健全地质档案,有专门的地质构造分析图纸及台账。三、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超前预报,条件许可时采用物探手段,如掘进巷道用地质雷达,回采工作面用坑透仪,查明隐状的小型地质构造,陷落柱等地质因素,及时为生产服务。四、矿井年度地质预报,要根据矿本年度生产作业计划,对矿井开拓,准备巷道,综采工作面等重大工程

13、及有关重大地质问题做出预报。五、地质预报包括文字和图纸两项内容,月度地质预报要根据当月下达的作业计划进行编制,并经矿总工程师签字后,发放有关领导和单位。六、每月预报之前,要对上月预报情况认真总结。对于由于预报及时准确,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避免事故,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总结经验;对于漏报、错报或预报出入较大的要分析原因,作为借鉴,并作详细记录。跟踪测量技术管理制度一、为了进一步搞好地测标准化工作,及时、准确地测定各级导线点,标定巷道中、腰线,服务好_组,根据煤矿测量规程及实施细则、地质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等有关内容,制定本管理规定。二、井下基本控制测量:1、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按

14、规程要求及时延长,在延长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所测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和边长按相应的测量精度进行检查,符合规程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延伸测量。2、井下基本控制点应设臵成永久点,设臵在顶板牢固的地方,统一编号并用油漆注记清楚。3、基本控制导线测量所用仪器、测量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4、基本控制导线实测完毕应及时进行内业计算,并对测量原始记录、计算表、测量结果及时归档。三、施工测量:1、各类施工工程,设计单位应提前三天送交设计图纸,以便测量人员有时间进行审核、验算、查找资料,到施工现场查找测点,准备测量给线前的工作。2、变更设计应有设计单位用书面形式通知。3、测量人员接到设计后,应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_

15、,验算与测量有关数据,当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纠正。4、准备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现场标定施工中、腰线,在标定前必须对起算点、边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标定工作。5、主要巷道中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标定,腰线用半圆仪标定,经纬仪或全站仪及时进行测量校正。6、新开口的巷道中、腰线用全站仪(经纬仪)或罗盘仪标定,巷道掘进4_m后时,应检查或重新标定中腰线测量。7、巷道中、腰线应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及时延设,中、腰线点成组设臵,每组一般不少于_个,点间距以不小于_m为宜,最前面一个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应不超过_m,在延伸中、腰线点过程中,对所使用的和新设的中腰线点均须进行检查。8、测量人员标定中腰线后,控制标准在现场交待给施工单位负责人,随后以书面形式下达到调度室、施工队组,并有负责人签字。9、巷道每掘进_m应至少对中腰线点进行一次检查测量,并根据检查测量结果调整中腰线。10、使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掘进方向时,测量人员应做到:激光指向仪在下井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和技术指标符合要求,保证其下井后能够正常工作。激光指向仪的设臵位臵和光速方向,应根据仪器标定的中、腰线点确定,所用的中、腰线点一般不少于三个,点间距离以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