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3500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中文摘要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银行运营效率、塑造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成功首先要归之于拥有一个高效率的组织结构。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更加激烈。低下的组织效率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我国商业银行曾做过多次改革,但是多年堆积而成的弊端非简单的改革就能根除,需要进一步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以适应当前金融环境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研究了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理论及有关模型,其后选择了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西方国家有关组织结构的理论总结出其

2、成熟经验,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功能定位明晰,以条线为主:以业务拓展系统为中心设置部门,重点突出;按经济效益设置分支机构;组织结构随环境、战略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等等。本文在第三部分对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进行了分析,包括改革的内容、效果,另外通过对民生银行的100名员工调查问卷,总结出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对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及对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的剖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变革提出现实建议。本文共分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必要性,介简单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基本原理阐述部分。企业组织

3、的演变以及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为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组织结构定义进行界定,明确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组织结构的成熟经验。通过对德意志银行、美联银行组织结构的变革过程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改变现行的直线职能型结构,向矩阵型组织结构转变,进行“中间层”的革命,压缩管理层次,消除等级官僚制,使基本的组织结构由U型向M型甚至矩阵型转变的结论。第四部分以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为案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改革。首先介绍了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的

4、必要性、改革的内容和效果,随后通过调查问卷总结了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后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方面的成熟经验,同时总结民生银行在事业部改革方面的利弊得失,对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改革提出九点建议,这也是本论文的最终归宿和意义所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论文选题的背景一、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组织结构调整的迫切性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DB格拉迪曾经强调指出,“金融事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强战略上的计划性和组织上的灵活性”。1这是因为组织的构建规定着相应的商业银行行为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制约着商业银行职能的发挥。因此,适当的组织管理,特别是组织结构

5、的设计与管理,能使银行在日益剧烈的竞争中形成高效率的决策系统和通畅的信息网络,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实现其经营目标。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组织结构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说现在实行的是5级管理,甚至是6级管理,即总行一一级分行一二级分行一县级支行一分理处,管理层次过多导致机构臃肿、对市场反应迟缓、信息传递失真、办事效率低下、监管不力和信息不对称等缺陷。“中国国有银行本身存在致命的制度缺陷,国有银行依然没有彻底改变其准行政性机构的性质,进行的是非企业化运作,强调增长时便降低了安全性,当强调安全性时又牺牲了效率。2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组织结构存在的诸多弊端对调整组织结构提出迫切性的要求。二、合理的组织结构

6、对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效率可以说是商业银行的生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的每一个缺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运营效率低下。“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与设计是影响和决定商业银行组织效率、从而对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影响和制约作用的组织管理因素。”3交通银行总行课题组指出,导致商业银行组织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缺陷,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的“静脉,是事关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因素。4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的组织效率,而构建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组织手段,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商业银行作为

7、特殊金融企业的载体,在质上规定了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要求,涉及货币、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金融资源配置,涉及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组织机制和组织资源等商业银行组织要素,这些是直接事关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要素,它们整合的状况及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和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发展能力和水平。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否科学、运转是否灵敏、正常,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组织成本、组织效率和发展速度。“银行组织是为了实现商业银行目标所必须的要素,即银行管理要素之一。5三、经济形态的变化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更

8、高的要求。l、客户多样化需求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提出新要求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客户对商业银行也提出更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首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开展经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资金调度和融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越来越多地运用复杂的交易手段和财务手段,企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银行能够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面对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银行必须提高服务层次,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加大创新力度和服务深度。商业银行要由以网点为服务中心的经营方式向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方式转变。2、商

9、业银行外部竞争日趋激烈首先是来自金融脱媒的压力。“金融脱媒是种金融现象,是“脱离了”银行这个传统的“金融媒介的资金融通和金融媒介的形式,是资金脱离银行信用的中介或媒介所进行的直接融资现象。”6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份额日益下降,商业银行的融资角色正在弱化,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金融脱媒趋势下优质贷款客户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直接融资规模的增加对商业银行贷款有着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优质客户的不断分流,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将降低,商业银行要增加贷款就必须加大对风险相对较大的中小

10、企业贷款的投入力度,金融脱媒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管理的难度。3、中国银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结束以后,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将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会加快,它们的经营范围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技术手段、服务品种、竞争实力等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的进入必然对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商业银行将面临这种巨大的冲击,很可能丧失一批优质客户。2001年在南京发生了震动整个金融业界的“爱立信倒戈事件”。由于中行、工行和交行无法操作近20亿元的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爱立信公司在还足这些银行的贷款之后,转向花旗

11、等外资银行贷款。外资银行大多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在经营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营,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内控制度,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率决定了它们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一、论文研究的内容第二节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和民生银行事业部暴露的问题,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方面的理论,包括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结构体系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对比分析;然后研究了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以;文章在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的内容及效果,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民生银行员工对于事业部改革的看法和建议。根据前面对商业银行

12、组织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出现的问题,文章在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改革的个人建议和想法,这也是本文的最终归宿。二、论文研究的方法本文根据本人在山东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过程中所学到的关于经济学的科研方法、知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外结合、学科结合的基本导向,计划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调查访问笔者选取和跟踪调查了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进程,并且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的员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直接从相关人员那里得到很多一手资料。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属于同一范畴的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共性和区别,研究事物存在、变化的共同条件

13、和不同特点。本文通过对不同组织结构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从而揭示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为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改革明确方向。第二章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理论综述第一节基本理论概念界定一、关于组织结构的定义罗宾斯认为,组织结构是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7达夫特认为8,组织结构分为:组织纵向层级内容一正式的报告关系,即层级数与管理者的管理幅度:组织过程,即个体如何组合成部门,部门如何组合成组织:组织横向内容一各个部门的相互有效沟通、协调、合作、整合,构成整体系统。Johnchild认为9,组织结构反映在组织图上,组织图是对一个组织基本活动和过程的可视描述,组织

14、结构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组织结构决定了正式报告关系,包括层级和管理者的管理跨度,第二是由个体如何组合成部门,再由部门到组织,均由组织结构来确定,第三是组织结构包含了一套系统,以保证跨部门的有效沟通、合作与整合。Stuart Ranson进一步认为组织结构的这三个要素涉及了组织的纵横方向。前两个要素是组织的结构框架,属纵向层级,第三个要素则是关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的。丁国政则给出了银行组织结构的定义:所谓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指银行为管理和运营业务而设置内部部门和机构,并确定机构之间的功能和权限,确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管理模式的组织方式,是银行经营的微观基础。彭纯认为,商

15、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也即层系,是一个多元素的结构模式。每个企业内部的结构(层系)管理系统即为该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多层串联、同层元素并联和元素金字塔结构。12束兰根、李正东认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指表现商业银行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划分,即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结构和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指组成一家银行集团的主体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或企业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构成状态,是构成银企一体化或发展全能银行的重要模式。懵二、国外组织结构理论的演进l、企业组织理论(1)古典组织理论在20世纪初之前属于组织理论的古典阶段,代表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的核心就是组织结构合理化,用其科学和理性的准确性、严格性和普遍性来解释组织结构的变化原因,理论的重点放在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分析上,但忽视了人在组织中作用。一H(2)科学组织理论科学组织理论其实是对古典组织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