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经典题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93481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场经典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场经典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场经典题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场经典题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场经典题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场经典题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场经典题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考点7电场1.(2010安徽理综T18)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为定值电阻,R,、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1:6rA*A.保持R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小吊B.保持Ri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L-ii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时,F将变大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时,F将变小【命题立意】本题以电容器为背景,结合电路、带电

2、小球的平衡问题,主要考查电场、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的动态分析等知识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规范解答】 选B.分析电路可知 Ri的作用相当于导线,R2增大时,R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两板间的电压变小,场强变小,电场力变小,绳子上的拉力F等于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而重力不变,电场力变小,其合力变小,绳上的拉力F变小,B正确。2. (2010福建理综T18)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

3、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轴线上的A点在。点右侧与。点相距为r(rm, a、b两点的电场线的方向不同,故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4. (2010 新课标全国卷 T 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 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命题立意】本题以实际应用的静电除尘器电场的电场线为基础出题,分析带电

4、粒子电场中运动轨迹,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及曲线运动的特点。【思路点拨】由电场线的方向和疏密分析电场力及加速度的变化,根据力与速度方向关系,即可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规范解答】选A,粉尘受力方向应该是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从静止开始在非匀强电场中运动时,带电粉尘颗粒一定做曲线运动,且运动曲线总是向电场力一侧弯曲,由于惯性只能是A图那样运动,故A正确;不可能偏向同一电场线内侧或沿电场线运动或振动,故不可能出现BCW的情况。5.(2010浙江理综T15)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

5、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命题立意】本题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主要考查导体、触电、静电屏蔽等静电知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根据日常生活观察的实际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分析,从而作出判断。【规范解答】选B,因为金属衣和汽车外壳都有静电屏蔽的作用,所以选项A、D昔误;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时,两爪之间的电势差很小,通过小鸟身体的电流也很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昔;金属是良导体,可随时将产生的静电导走,故B正确。6. (2010安徽理综T16)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R=0.1m的圆,P为圆周上的一点,0、P两点连

6、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日。若空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100V/m,则0、P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A. Uop=-10sini(V)wpB. Uop=10sinu(V)UpC. Uop=-10cosu(V)D. Uopu10cosi(V)【命题立意】本题以静电场为背景,结合电场线,主要考查电势、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等知识点。【规范解答】 选A.由图可知匀强电场的方向是沿丫轴负向的。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所以 P电势【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高于。点的电势,0、P两点的电势差UOP为负值。根据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Uop=Ed=E,Rsin6=1

7、0sin8V,所以A正确。7. (2010江苏物理卷T5)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点的电势最低C. x1和两点的电势相等8. X2点的电势最高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命题立意】本题通过E-x图象变分规律,考查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及图象信息,题目设置较难。【思路点拨】通过分析E-x图象和对称性,建立合适的物理简单模型来解决问题。【规范解答】选C本题可辅助下列对称的电场线来解决,如图所示。沿W*舁电场线电势降落(最快),所以0点电势最高,A错误,B错误;根据U=Ed,电场强度是变量,可用E-x图象面积表示,。点到,与到事1

8、点的电势降落相等,所以C正确;x1和x3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电势不相等,D错误。8.(2010山东理综T20)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 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i8.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若将一t探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b点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命题立意】本题以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为情景,结合电场力做功,主要考查静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线的性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等知识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电场线的性质电场力做功特点电势能的变化【规范解答】选B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

9、度越大,故A错;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逐渐降低的,B对;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故C错;在原电场中,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b的过程中,电场力也做正功,所以在合电场中,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根据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可知:电势能将减小,D正确。9. (2010天津理综T5)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电场的性质和动能定理。对电场的性质综

10、合考查是高考中的热点。【思路点拨】根据电场力做负功判出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高电势的地方电势能大,判出电势的高低。正确理解电场的强弱与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无关。【规范解答】选C.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说明正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升高,故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C正确;但是a.b两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故B错误;从做功情况反映不出电场力的大小,也不能反映电场的强弱,故A错误;动能的变化取决于合外力做功,电场力做了负功不代表合外力也做负功,所以动能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10. (2010北京理综T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

11、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日。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不斤七升UkIA.保持S不变,增大d,则日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e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e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则日不变【命题立意】本题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为背景,既考查了考生的探究能力,又考查了控制变量法方法的运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规范解答】选a,由c =、c =可得:u = 47TkdQ ,保持s不变,增大d,则U增大,即e变大, 4 二kdU;RS故A正确,B错误;保持d不变,减小S,则U增大,即日变大,故C、D错误。【类题拓展】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对平行板电容器白

12、有关物理量QE、U、C进行讨论时,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只有过程清晰,结果才会明朗准确。我们可以把这类问题分为两种情况来分析:1.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所带电量Q保持不变,当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变化时,有C_rS4k二d一Q4k二dU=CrSLUQ4k二QE=一二=dCd;rS2.电容器始终和电源相连这类问题由于电容器始终连接在电源上,因此稳定时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根据下列几式讨论C、QE的变化情况。Q =CUU ;rS4k:drSC=4kpd的两平行极板,11.(2010江苏物理卷T15)(16分)制备纳米薄膜装置的工作电极可简化为真空中间距为如图甲所示,加在极板A、B间的电压UAB作周期性变化,其正向电压为U0,反向电压为-kU0(k1),电压变化的周期为2,如图乙所示。在t=0时,极板B附近的一个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