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3265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练习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招徕(li) 干涸(h) 栖息(q) 精巧绝伦(ln) B挑衅(xn) 庇护(b) 蓬蒿(ho) 龙吟凤哕(hu) C家醅(pi) 祈祷(q) 彷徨(png) 引经据典(jng) D炮制(po) 炽热(zh) 哂笑(shn) 美味佳肴(y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萧瑟 睥睨 顾名思义 不可明状 B执拗 伫立 盛气凌人 冥思暇想 C暄嚣 逍遥 囊萤映雪 一视同仁 D肮脏 迁徙 翻来覆去 黯然失色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3分) A全球第一高楼建到110层,令台北101大楼相形见绌。 B中国中产标准莫衷一是,中产阶级普遍没有安全感。 C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女,为了拿回手机,在众目睽睽下竟向小偷下跪。拿回手机的她哭着离开站台。这事,发生在前天中午的公交站台上。 D可以说,化工股是左右逢源,的确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短线一旦涨升,空间可相对乐观。4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生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十几部作品。 C琦君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她

3、的作品多以家乡为背景,勾画了一幅幅中国农村社会的朴实生活图景。白先勇评价琦君的文章是“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D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汪曾祺,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的美。5下面句子均有语病,请按提示加以改正。(4分) 苏东坡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他认为那不尽然。在玄学方面,他是印度教的思想,而且在气质上,他却是地道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人生观的混合。所以,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的表现。(1)第处成份残缺,应在 后加上

4、。(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4)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6下面是2011年1月-5月中国CPI这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数据,根据表内资料写出你的结论(3分)(不超过20字)月份CPI2011-O14.92011-024.92011-035.32011-045.42011-O55.5(注: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7(一)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有关高考作文的三则材料,写出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点的变化趋势。(3分) 材料一:2001年高考作文试题: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二:2004年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5、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材料三: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三个学生看法不一,请选择个角度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二)为了缓解学生高考的压力,学校决定在教学楼的走廊处粘贴高考标语,请同学们也设计一则吧。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三)如果你是高考生,在距离考试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带准考证,这个时候你 看到了执勤的交巡警,你该怎样向他寻求帮助?(3分)

6、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一)古诗文积累(12分,每空1分)8默写填空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论语) (3)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最能够体现作者闲适自得的名句是: , 。 (4)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达自己爱国热忱的名句是: , 。 (5)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名句是: , ! (7)在行路难中,作者表示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破险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的句子是: ,

7、。(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5分)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8、,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越明年 越: (2)去国怀乡 去: (3)长烟一空 一: (4)或异二者之为 为: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作者认为引起登

9、楼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12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这句承上启下,并回应“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写出了作者的自勉之意,也有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达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D选文骈散结合,简洁凝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为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17题。(20分)最后的背影张秀超 (1)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2)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

10、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3)“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4)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5)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6)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7)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我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8)深秋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