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93214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爬坡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课改版3年级上 爬坡题北京课改版3数上-爬坡题第一单元 乘法【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2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要点提示: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解析:因为要写的算式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哦,只要运用表内乘法,找出积是12的两个数,然后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写成整十数就可以了。积是12的口诀有两句,在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加上0,每句口诀都有两种写法,共能写出4道算式。解答:206=120 602=120 304=120 403=120【例2】竖式计算。 472= 5033= 3405=要点提示: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解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

2、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果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一可以按照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方法二一位数和多位数0前面的第一个数字对齐,与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解答:【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 603+604+605+606+607=605 解析:要点提示:仔细观察,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07减去2加到603上,凑成两个605;606减去1加到604上,凑成两个605;再加上中间的那个605,总共5个605,列式为6055,结果是3025。解答:5 3025【例4】开心玩具店新进了一批玩具,其中玩具机器人有17个,每个玩具机器人的售价是8元,这些玩具机器人能卖多少钱? 要点提示:求几个几相加的和选择乘法列式计算。解析:每个玩具机器人的售价是8元,17个这样的玩具机器人就是17个8元,列式为178.计算时,既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用加法计算时,17个8

4、写起来比较烦琐,我们可以计算8个17,结果是一样的,列式为17+17+17+17+17+17+17+17=136(元);列竖式计算时,8要与17个位上的“7”对齐,然后用8依次去乘17各数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与那一位对齐,个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加上从个位进上来的数。解答:178=136(元)答:这些玩具机器人能卖136元。【例5】观察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要点提示:先找出每个算式的规律,再按要求填写出所求算式的结果。解析:此题是一道趣味数学题,培养归纳推理能力。解答时要先仔细观察各题的因数和积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不必通过计算每个算式,就

5、能得到所求算式的结果。规律一:第一个因数是00,第二个因数逐题增加1,除第一题外,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规律二: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为所求的积,所以998=792,999=891.解答:998=792 999=891北京课改版3数上-爬坡题第二单元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2厘米=( )毫米6000米=( )千米 3千米=( )米 80毫米=( )厘米要点提示: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解析:2分米里面有2个1

6、分米,也就是2个10厘米,是20厘米;1米里面有1个10厘米,是10厘米;2厘米里面有2个1厘米,也就是2个10毫米,是20毫米;6000米里面有6个1000米,是6千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是3000米;80毫米里面有8个10毫米,也就是8个1厘米,是8厘米。解答:20 10 20 6 3000 8【例2】下列几个长度中,最长的是( )。A. 400厘米 B.40000毫米 C.45米 D.1千米要点提示:先换算成统一单位,再比较。解析:可以把它们都换成以“米”为单位:400厘米=4米,40000毫米=40米,1千米=1000米,经过比较后得到1千米 45米 40000毫米 400厘米。

7、解答:D【例3】暑假,爸爸、妈妈和小红乘坐火车去北京游玩,途中要行445千米。他们上午9时出发,火车每小时行1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解析:要点提示: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火车行驶的时间=行驶的总路程。通过数钟面上的刻度,可知从9时到12时要经过3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50千米,3小时就行3个150千米,即1503=450(千米)。最后将火车3小时行的路程与要行的路程作比较。解答:12-9=3(时) 1503=450(千米) 450千米445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北京课改版3数上-爬坡题第三单元 除法【例1】口算。2005= 30005= 3505= 363=要点提示:口算除法不要急

8、,先想乘法再做除。利用表内除法算,末尾添0要数清。 解析: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口算方法: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再看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用“相乘法,算除法”的方法进行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先把被除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分别用几个十和几个一除以除数,再把除得的结果加到一起,就得到最后的结果。解答:40 600 70 12【例2】4267的商是( )位数;7097

9、的商是( )位数。要点提示:判断商是几位数,实际是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比大小。解析:如果被除数的第一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第一位够除,则商是三位数.解答:两 三【例3】填空。 629,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点提示: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估一估结果。解析: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应该不够商1,即除数应该比6答,比6大的数字有7、8、9,其中最小的是7.解答:7【例4】在里面填上合适的数。 要点提示:笔算除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解析:在第一道算式中,根据被除数下方给出的数“6”,可以判断出商百位上的数是1,百位上的7减6得1.要知道被除数十位上是什么数,可以根据它下方给出

10、的数“8”和“1”进行判断。想什么数减8差是1,那就是9。确定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9以后,再分析19减什么数差是1,答案是18,由此可以判断出商十位上的数应该是3.最后,根据余数为0,可以推知商个位上的数应该是3.在第二道算式中,可以用商十位上的数6和除数4相乘的积加上2,得出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分别是2和6,然后根据余数2,可以推算出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是2,商个位上的数是5,4乘5得20,22减20,正好等于2.解答:【例5】一共有90人参加表演,先排成人数相同的9列,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 (1)每列多少人? (2)每个圆圈多少人? 要点提示: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选择除法列式

11、计算。解析:(1)已知共有90人参加表演,要排成9列,求每列多少人,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909.在口算909的得数时,可以把90看作9个十,9个十除以9就是1个十,即909=10.(2)要将90人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求每个圆圈多少人,应列除法算式903进行计算。在口算903的得数时,可以把90看作9个十除以3就是3个十,即903=30.解答:(1)909=10(人)答:每列10人。(2)903=30(人)答:每个圆圈30人。【例6】某企业向希望小学捐418套课桌椅,需要7辆卡车运送,平均每辆卡车大约运多少套课桌椅? 要点提示:估算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进行,如:4187,想7( )最接近

12、418。解析:要求平均每辆卡车大约运多少套课桌椅,列式为4187,因为要求的是大约运送的数量,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利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4187可以看作4207.解答:418760(套)答:平均每辆卡车大约运60套课桌椅。【例7】小明沿着一条小路来回跑了1趟,一共跑了84米。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要点提示:这里的“2趟”是指2个来回。解析:要求这条小路长多少米,要用所跑的路程84米除以跑的次数。因为小明沿着一条小路来回跑了2趟,实际上是跑了4次,因此列式为844.解答:844=21(米)答:这条小路长21米。【例8】三年级有90名学生。

13、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要点提示:这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用来解决第二问所需的信息已从第一问的答案中给出。解析:三年级共有90名学生,每2人用一张课桌,求需要多少张课桌,就是把90名学生,每2人分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解答,即902=45(张)。把45张课桌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53.解答:902=45(张) 453=15(张)答: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45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15张。【例9】(1)李老师为幼儿园买下面玩具中的一种用去114元,买下面文具中的一种用去125元。李老

14、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2)如果李老师用这些钱只买文具盒,可以买多少个? 要点提示:5的倍数的个位是5和0,2的倍数的个位是双数。可以根据它们的这个特征判断能不能整除。解析:第(1)题,李老师买一种玩具用去114元。已知玩具有两种:一种是小熊,一种是皮球。由于玩具只能整个地购买,通过列算式1149和1146可知只有买皮球才可能是整数个,因此李老师买了1146=19(个)皮球。同样的道理,可以推导出李老师用125元买的文具是钢笔,买了1255=25(支)。第(2)题,通过第(1)题得知李老师一共花了114+125=239(元),如果只买文具盒,就用239除以文具盒的单价。解答:(1)1149=12(个)6(元)1146=19(个) 1258=15(个)5(元)1255=25(支)答:李老师买的玩具是皮球,买了19个;买的文具是钢笔,买了25支。(2)114+125=239(元) 239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