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3155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目 录摘 要11 前言22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22.1 来源22.2 降解性32.3 应用方向42.3.1 人工脏器42.3.2 人工组织42.3.3 护理和医疗用具相关的医用材料42.3.4 药用高分子53 医用高分子的性质53.1 生物功能性53.2 生物相容性54 医用高分子的表面改性方法64.1 物理方法64.1.1 表面涂层64.1.2 物理共混74.2 化学方法表面接枝法74.2.1 表面接枝改性74.2.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84.2.3 光化学固定法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4.3 表面仿生化改性94.3.1 表面肝素

2、化94.3.2 表面磷脂化94.3.3 表面内皮化内皮细胞固定法95 总结与展望10参考文献1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摘 要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现阶段最为安全的一类医用材料。同时,合成加工的简便,来源的广泛,使得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性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结构的限制,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体中的相容性还未达非常理想地到人们要求。因此,也就产生了以表面改性为主的一系列增进其相容性的改性方法。本文通过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以及表面改性方法的介绍,体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越和不足之处,同时也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医用

3、高分子;生物相容性;表面改性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 前言医用高分子材料(medical polymer)是一类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之一1。医用高分子材料需长期与人体体表、血液、体液接触,有的甚至要求永久性植入体内。因此,这类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生物体替代性(力学性能、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在化学上是不活泼的,不会因与体液或血液接触而发生变化;对周围组织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不会产生遗传毒性和致癌;不会产生免疫毒性;长期植入体内也应保持所需的拉伸强度和弹性等物理机械性能,

4、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能经受必要的灭菌过程而不变形;易于加工成所需要的复杂的形态3。随着近代医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全世界应用的有90多个品种,西方国家消耗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以美国为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患有各种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需进行800万次手术进行修复,年耗资超过400亿美元,器官衰竭和组织缺损所需治疗费占整个医疗费用的一半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我国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2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2.1 来源按照来源,可将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为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

5、。常见的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PE(polyethylene,聚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LA(polylactic acid,聚乳酸)及其衍生物、有机硅橡胶等。其优点是工艺成熟,机械性能相对较好,加工性能较好, 能够同时表现多种功能性5。常见的天然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壳聚糖、明胶、海藻酸盐类、纤维素等。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天然医用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而且大多无毒无害,与人体的相容性相对较好,因此天然高分子材料逐渐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首选,对其进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6。2.2 降解性按照降解性,可将医

6、用高分子材料分为降解性和非降解性高分子材料。降解性医用高分子大多为生物高分子材料,表1列举了常见的生物医用高分子及其应用。同时也有不少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及其衍生物,聚己内酯等具有可降解性。可降解医用高分子在生物体中能够被降解,降解产物大多为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毒无害,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医用高分子材料7。非降解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氯乙烯、有机硅橡胶等。非降解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多为合成材料,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同时因为是合成高分子,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得到不同的性能,加工性能相对更好。一般来说,非降解性医用高分子的机械性能也较好,故常用于医疗器械或者组织填充物8。表 1

7、 常见的生物医用高分子及其应用聚合物特点应用蛋白质良好的血液相容性静脉注射类药物释放体系胶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消化吸收性对组织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无异物反应可降解缝线,人造皮肤,伤口敷料,人造腱、血管,硬脑膜代用品,止血剂,眼科治疗装置,取代眼睛玻璃体及药物缓释体系明胶水溶性生物可降解材料药物的微胶囊化及包衣,人造皮肤,防止伤口体液流出和感染多糖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核聚糖作用载体生物合成聚酯热塑性,良好组织相容性和物理性能骨科材料,药物控释体系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3 应用方向根据应用方向的不同,医用高分子可以分为以下四类:2.3.1 人工脏器

8、作为软组织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工器官,其应用前景已为人们所看好。随着人工脏器性能的不断完善,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表2列举了一些可以用于人工脏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9。表2 用于人工脏器的部分医用高分子材料人工脏器医用高分子材料心脏嵌段聚醚氨酯弹性体、硅橡胶肾脏醋酸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肝脏赛璐玢(cellophane),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肺硅橡胶,聚丙烯中空纤维,聚烷砜血管聚酯纤维,聚四氟乙烯鼓膜硅橡胶腹膜硅酮,聚乙烯,聚酯纤维2.3.2 人工组织指用于口腔科、五官科、骨科、创伤外科和整型外科等用材料,主要包括:牙科材料(蛀牙填补用树脂

9、和人工齿冠材料等),眼科材料(人工角膜、人工晶状体和人工眼球等),整形外科材料(人工乳房,人工鼻及鞍鼻整形)等。2.3.3 护理和医疗用具相关的医用材料该分类包括一次性高分子用品(注射器、输血输液袋等)、高分子绷带材料(弹性绷带、高分子代用石膏绷带、防滑脱绷带)、医用缝合线、护理用高分子材料,如:吸水性树脂(尿不湿、卫生巾、弹性冰、防褥疮护理材料)等10。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3.4 药用高分子药用高分子是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一个分类。根据药用方向的不同,又分为以下三个小类11:1)高分于缓释药物载体:时间控制缓释体系(如康泰克等,理想情形为零级释放)、部位控

10、制缓释体系(脉冲释放方式);2)高分子药物(带有高分子链的药物和具有药效的高分子):抗癌高分子药物(非靶向、靶向)、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分子药物(治疗动脉硬化、抗血栓、凝血)、抗菌和抗病毒高分子药物(抗菌、抗病毒)、抗辐射高分子药物、高分子止血剂;3)药物制剂和包装用高分子材料(这里的包装材料不涉及外包装材料,特指药物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的高分子材料,它们往往对提高药效、方便药物起作用等方面有一定效果):药物制剂用高分子材料(液状制剂中的高分子增稠剂、稀释剂、分散剂和消泡剂;固体制剂中的高分子粘合剂、包衣剂、膏剂和涂膜剂)、微胶囊等。3 医用高分子的性质3.1 生物功能性 医用高分子的生物功能性是使

11、用的依据,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用途,医用高分子应展现不同的生物功能性。例如:当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时,机械强度是它的功能性12;壳聚糖作为缓释药物时,缓释性是其生物功能,作为靶向修饰物时,靶向性又是其生物功能13。3.2 生物相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包括2个方面:一是材料反应,主要包括材料在生物环境中被腐蚀、吸收、降解、磨损和失效等;二是宿主反应,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如炎症、细胞毒性、凝血、过敏、致畸和免疫反应等。对于非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稳定性和相容性是重要的,这些问题包括与细胞组织(包括血液)的相容、水解的稳定性,与药物和药物处理的反应,钙化作用,长期的功能,诱变的或致癌

12、的作用以及无菌性。对于生物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关键问题是可吸收性和它的测量及定义界限以及对细胞组织部位的效果,酶和其他活性物质对于高分子材料吸收性的作用,退化产品的吸收作用,消毒对于功能度和退化性能不稳定的释放媒介物渗到高分子材料行为的作用,以及材料对于伤口愈合的效果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4。4 医用高分子的表面改性方法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情况决定了材料组织相容性的程度。材料对组织相容性的影响包含着两种特征尺度水平上的因素。一是微观分子水平,这类影响主要表现为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电荷性质及其分布等等。另一个是宏观尺度水平,这类影响包括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材料

13、的宏观形态尺寸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接触时,可能会使生物体发生毒性、致敏、炎症、致癌、血栓等生物反应,材料表面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发生这些反应的最主要因素,而两者的相互作用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的结构、成分、形貌、能量状态、亲疏水性、所带电荷、导电特征等有关。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优化材料的表面性质,可改善和促进材料表面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大幅度提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的相容性15。4.1 物理方法4.1.1 表面涂层当异体与血液相接触,其表面很快会吸附一层蛋白质,一些能促进血小板粘附的蛋白质及吸附在异体表面的血纤维蛋白原通过作用将会粘附和活化血小板,致使产生

14、凝血现象。通过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增加抗凝血涂层,钝化敏感的生物材料表面,即血液不会直接接触材料表面,可有效提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性。Lewis16等合成了可交联的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月桂醇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硅丙酯的共聚物抗凝血涂层。这种涂层与基材表面的粘合力增强,可用于涂层易脱落或发生形变的医疗器件。表面涂层技术是将生物活性物质涂抹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生物相容性涂层,涂层与基底材料之间的粘附作用主要依赖氢键、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来维系,这也导致涂层与基材表面的粘合力较弱,涂层稳定性较差,特别是一些易脱落、易变形的医疗器件,会使涂层从

15、基材表面脱落。尽管如此,表面涂层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均一性好等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过程中常被优先考虑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7。4.1.2 物理共混将少许的抗凝血添加剂与基材共混得到性能优良的抗凝血材料。多为两亲性共聚物的抗凝血添加剂,进入基材本体后,为减少界面自由能,会富集在基材的表面。Ishihara18等合成的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共聚物,将其共混于聚砜,可提高聚砜渗析膜的血液相容性。4.2 化学方法表面接枝法通过接枝亲水基团或疏水基团来改善血液相容性是提高材料抗凝血性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表面层与基材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