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3055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一、总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为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监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及预测系统中的危险性,采取综合安全措施,加强事故的预警预防预控工作,来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发生,防止潜在危险变成实际危险,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结构安全、财产安全和安全的施工环境。二、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含义: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类矛盾问题的集中反映,隐患的产生和存在,通常反映了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或者监管主体思想重视不够、治理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力

2、等问题,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三、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开展安全教育,认真的组织了对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特制定本项目的排查制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编制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制度成立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及人员职责安全教育知识培训是否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

3、订未发生发生 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三、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排查制度:1、按照“企业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进行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的排查。2、各施工组织每月必须组织三次以上的安全检查,排查和发现事故隐患及危险源。新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必须在24小时内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报告。3、项目部每月必须组织一次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并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4、按照“企业全面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造成,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原则,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责任。5、重大事故

4、隐患或重大危险源排查组织机构为技术安全部门,必须设立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隐患管理小组或危险源管理小组。三、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排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机构为:技术安全部门。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 长:张朝良副组长:刘剑组 员:徐新新、叶华娟、张和平、陈国跃、楼晓刚、罗川、何武成、期益民(二)组织机构领导小组职责1.全面掌握监管责任范围内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情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监管台帐;2.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监管责任制;3.确保监管责任范围内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措施和监管责任的落实;4.

5、审查和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监管方案的实施,并保证按期完成整改任务;5.审查重大事故隐患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6.对监管责任范围的重大安全隐患管理和整改情况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7.按时上报监管责任范围内重大安全隐患监管整改情况;8.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监管责任范围内重大安全隐患整改验收工作。四、施工现场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一)、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1、基本装备1)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

6、手套等。2)一般防救护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等;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止血胶布、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3)专用饮水源、洗手间和冲洗设备。2、专用装备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水桶、铁锹等。2)自备小车壹辆。3)无线电话对讲机。相关单位联系电话表序号单 位联系人电 话备注1急救电话1202求救电话1103建设单位工程部申春洪、温培明、4监理单位监理部郑先徐、李洪、王晨帆、5组长张朝良6副组长刘剑7成员楼晓刚、张和平(二)、应急响应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项目部安质部收集

7、、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1)值班:项目部实行昼夜值班制度。(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

8、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项目部安质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

9、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紧急事故发生上报综合部或安全长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人员伤亡图2 施工现场事故应急发生处理流程图五、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分析由于危险性有潜在的性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展为事故,故在未发生事故前,如何辨认出潜在的危险源就至关重要,为了能迅速查出危险源,应采取如下两种预先分析方法:(一)调查危险源:先对生产目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较为充分的调查了解,然后再按照过去的经验和同类施工中所发生过的事故,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

10、情况,查找能够造成人员受伤,物质损失的危险性。(二)识别危险因素:潜在的危险性往往是很难辨识的,危险性已是固有的潜在性质,应采取系统地去辨别它,才不会造成遗漏。(三) 根据过去的经验及同类施工中所发生过的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施工现场存在着主要的“五大伤害”,既高处坠落占46%,触电占14%,施工坍塌占13%,物体打击占11%,机具伤害占6%。五大伤害”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90%。这五类事故是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类型,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常见重大危险源。其他重大危险源还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六、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建筑工程的类型、特点、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根

11、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充分辩识出本工程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需控制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列出清单,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已辩识的全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场界内外的影响,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确定为重大危险源。(一)、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的依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可作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辩识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

12、应急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0)第4.1条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第2.0.10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应以汇总表的总得分及保证项目达标与否,作为对一个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评价依据,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附录A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分(表A.0.3)安全技术管理分项评分表第

13、1款规定,未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未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策划、建档,扣10分;对重大危险源未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扣10分。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历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对建筑施工事故的类别、发生部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也是辩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依据之一。(二)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常用的辩识方法1、经验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包括对照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类比分析法是利用相同或

14、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总结以往的生产经验,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或未遂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找出危险因素。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主要是通过经验分析方法来辩识。2、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害辩识的基础,危害辩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有:毒性、物理化学性质、燃烧和爆炸特性等。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的材料的危险性质加剧。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符号L表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

15、件危险性分值用符号D表示,D=LEC,D值愈大,说明危险性愈大,当D值超过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时,就认定为重大危险源。4、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一)A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二)B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C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四)D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重大危险源的具体等级认定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七、重大危险源的认定(一)施工现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危险源1、违反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2、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规定检查,分项检查中保证项目得分不足40分或保证项目中有一项得分为0分的。(二)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1、施工现场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